群眾集資過氣了?!嘖嘖創辦人徐震說⋯⋯

by 大晴

:「今年群眾集資好像比較冷清?」
:「累積金額跟去年同期比可能低很多吧?」
:「都沒看到破萬人贊助的專案。」

以上,都不是真的。

真的事實是:

① 2017 上半年群眾集資總金額約為 2016 年上半年的 1.8 倍。
② 若不計入獨立集資的 1.6 億(什麼是獨立集資?),嘖嘖今年上半年破億的總額不僅成為台灣最大的群募平台,這數字更多於國內其他平台的總和!
③ 6/26 凌晨,《Pockeat – 口袋裡的便當盒》以 2,400 萬的佳績成為嘖嘖史上第 3 高的集資專案,近 5,000 筆訂單的預購總量突破 42,000 個,是台灣首個以超低單價(千元以下)達成超高集資金額(千萬以上)的專案。

▲ Pockeat

一閃而逝的流星?穩健成長的明日之星!
從各項數據(2015 年報2016 年報)來看,台灣群眾集資的表現一路來始終穩健,與江湖傳言的冷清相去甚遠,那麼,這股「內熱外冷」的落差感從何而來?

▶︎ 原因一:公眾議題類專案數量降低、型態轉變

「我認為關鍵在『公眾議題型』案件。」徐震直指核心地表示,往年這類專案數量少,容易匯集社會聲量與能量,「過去只要公眾計畫議題明確,贊助率可達 3%~4% 轉換率,但現在已降至 1.5% 左右。」

大眾對公眾議題的思考已不如以往單純直接,另一方面,計畫的「型態」也逐漸改變——漸從過往對抗、否定性的議題,轉為建設、肯定式案件。

以今年上半年於嘖嘖上架的《透明足跡-監控污染數據,讓我們一起改變下一代的環境!》、《溫柔革命:屬於每一個人的性別書 Everyone’s Gender Book》與使用獨立集資的《端傳媒》為例。

「這些計畫都有很類似的地方,它們都不是『我們現在不做什麼,社會就要完蛋』的激情式議題,而都是改用『投資未來』的正面積極解方:一個是要架構對環境保護有幫助的資料庫網站,一個是要透過書籍推動性別教育,另一個則是嘗試轉型『付費牆』模式,由市場決定媒體價值在一般人心中能轉換為多少數字價格。」

然而,大眾對這類建設型案計畫會有各自不同的表述,不再是過往簡單的二元價值觀說,要如何凝聚共識,並讓閱聽者們對「投資未來」有感,是這類計畫面臨的共同挑戰。

▶︎ 原因二:主觀印象未隨客觀數據放大

另一個造成「偽衰退感」的原因,恰與衰退感受相反,那就是——群眾集資長大了!它已從天才寡少的新鮮期,過渡到人才輩出的成熟期。這樣的改變,在眾多產業皆是成長的必然。

「就像台灣棒球,過去我們有很多有天份、令人印象深刻的投手與打者,不過隨著運動科學的進步、教育系統的健全,現在選手們的平均實力已經比過去好很多。」然而,就是因為怪物型天才選手在產業新生時期留給大家的印象太深刻,以致於眾人討論時,很容易總以他們為例,代稱整個產業。

群眾集資亦然,它雖然一直在長大,但外界的印象並沒有跟著等比放大,「我常看一些新聞,只要記者寫到群眾集資,提到的不外乎就是太白粉路跑( 2013 年 8 月)、紐約時報集資廣告(2014 年 3 月)、《Stair-Rover™ – 八輪滑板讓你遨遊城市 毫無阻攔(2014 年 10 月)》⋯⋯因為這些專案在群募剛起步時留給大家的印象實在太深刻了。」

▲ 八輪滑板
或許正因如此,使得在 2016 年贊助人次與累積金額都是 3 年前八輪滑板數倍的《一秒變換風格,只要翻轉背包 – FlipBag™ by Allrover™》,並未成為大家心目中的群募代表作、也不是媒體報導的指標案例,「翻轉背包 2016 年在台灣這個小市場做到了近 7,000 萬台幣,讓我們覺得既振奮又不可思議,但當時社會對這個專案的迴響,並不若八輪滑板來得熱烈。」

除了上述這些主觀分析外,徐震進一步以客觀數據佐證「產業穩健發展」的觀察,「去年成案的平均金額,在排除翻轉背包這個極值後,已達 130 萬;今年上半年排除 Pockeat 後,均值也成長到 160~170 萬上下。那些 3 年前來做群募只能募到 5~6 萬甚至會失敗的計畫,現在都能夠集得 20~40 萬。」

換句話說,台灣群眾集資在經歷 5 年多來的衝撞試驗後,已從一個唯有天才或怪物型選手才能登頂的金字塔世界,變為人人都可以自造尖塔的時代。

不僅從業者們漸能從中摸索出律法與心法,越來越多基礎型而非爆發型的專案,也都能透過群募獲得它需要的資源;而那些連續提案者們也在一次次與市場互動的過程中學習修正目標、累積能量,成為直地而起的高峰(註:翻轉背包、Pockeat、四度空間機械錶美感教科書⋯⋯都是連續提案團隊)

「這套穩健系統真的開始幫助到那些以前我們覺得不太有希望的計畫,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外面的人覺得聲量不大,但整體成績反而越來越好的主因。」

▶︎ 原因三:平台勢力變遷

最後一個造成群募討論度看似降低的原因,是平台的消長。曾經,台灣群募市場群雄割據,除最早的 weReport嘖嘖flyingVLimitStyle 外,陸續出現的還有紅龜群募貝果 WeBackers有.設計 uDesign104 夢想搖籃創夢市集OKing勾勾gogoSOSreaderHahowPressPlay度度客步步FLiPER 等 10 多個平台。

不過角逐的狼煙來得快散得也快,當爭戰時塵土飛揚的大霧散去,日漸清晰的,就是殘酷的生存法則——以目前勢態來說,扣除退場、轉型、專注利基市場的平台後,目前活躍的家數僅剩一半左右。

雖然嘖嘖在各項數據上已經稱霸,但深知「唯一不變就是不斷在變」的徐震也自承不斷在思考還能做什麼、該做什麼,「就像 Indiegogo 為了能在 Kickstarter 這個強大平台下找到自己的出路,總是持續創新————無論是 InDemandSecret Perk 或是股權集資⋯⋯那股不斷嘗試的戰鬥慾望令人欣賞。 」

▲ 嘖嘖創辦人 徐震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有了先例,那麼有眾多人氣專案的嘖嘖,是否也想跟進 InDemand,讓集資期間累積的社群動能持續壯大滾動?「其實內部一直有在討論,」但一問到現階段最想做的事,徐震則毫不遲疑的回答,是「會員關係的經營」。

自 2012 年初開站以來,嘖嘖改版無數次,目的是要將反饋的使用者經驗導入網站,再用流量追蹤成效這樣的正向循環,讓瀏覽者體驗不斷優化。雖然外在的門面打造讓嘖嘖網站一向好評不斷,但內在與會員的「互動距離拿捏」卻始終在進進退退的猶疑中。

「我們跟創作者間都有不錯的關係,跟會員間則相對單純。這跟我『害怕被打擾』的個性很像,如果進一家店,店員一直向我介紹,我就會因恐懼越躲越遠,所以對會員我們也就採取較不打擾的方式,一個月只寄一次電子報。」但最近幾次和家人在親子餐廳的經驗後,讓他的想法開始轉彎。

「我發現世界上不是只有像我這樣的人,還有種客人,很樂於有人引導他該做什麼。接觸幾次親子餐廳中熱情的服務生後,老實說,我並沒有覺得非常討厭,因為這關乎對方的特質,與『如何』接近。」

不過,該如何接近,才不會讓收信者將它們通通送進垃圾信件匣中,如同處理電商平台瘋狂電子報般地悲劇?如何化被動為主動?如何彼此吸引又有距離美?徐震坦言,目前還在思索關係中的最佳解。

需要經營的關係,除了對內的會員外,還有對外的平台知名度。「就像我那天在臉書上說的,大家覺得今年的群募冷清,是『平台沒有善盡宣傳責任』,我太低調了,這可能是自己的一個責任。」

一直以來總說自己樂於做「蝙蝠俠身旁的羅賓、福爾摩斯背後的華生」的徐震,一直以來抱持著「將舞台蓋好,讓表演者提案人能精彩演出就好」的心態,希望讓觀眾記住這群表演者而非記住舞台,但現在的他認為,「作為舞台,某種程度上也有義務要讓大家知道,這些演出人很努力、這些成果很精彩。畢竟,表演者需要專注創作、製作產出,實在沒有多餘時間精力宣傳公關。」

Q:那些最印象深刻的群募大小事? 

① 八輪滑板(2014 年):用小眾產品滑出大市場,帶給設計產業全新衝擊。
② 318 學運集資潮(2014 年):體現聚沙成塔、涓滴成河的驚人力量,將「群眾」集資推進至不同層次。
③ 貝殼放大成立(2014 年):不同身份的從業者,完整了台灣群募市場生態。
④ 嘖嘖累積集資金額破億(2016 年):年年成長終達單年破億。團隊擴編,邀集老友變夥伴。
⑤ 跨足訂閱集資,做台灣的 Patreon(2016 年):讓內容創作者不需再經由產品化過程才能獲得資金。
ATOM 3D 印表機(2013 年):台灣首個以超高單價募得近 500 萬的自造工具。

未來挑戰與解藥
在徐震眼中,現階段的群眾集資「像青春期的少年,剛度過沒人知道該怎麼辦的兒少時期,正踏進急著想長大卻又難掩生澀的階段。」青春期的確美好、有機、充滿想像與話語權,但這些自由,還是需在法規的範圍之內。

「直到現在,全世界的法律都還是沒明確地告訴我們,群眾集資到底是什麼?是消費還是贈與?面對延遲出貨或無法交貨的責任又各是什麼?又該給贊助者哪些保障?」即便無法在短時間內制定法律條文,徐震仍衷心盼望相關從業者們也能有共識,而不是讓平台做敲槌的法官,「法律的制定是遲早要面對的事,不然這幾年幾個群眾集資的負面新聞,對產業發展並非好事。」

另一個挑戰,則是擔心這位發育中的少年無法轉骨增高,「任何新行業,剛開始都是風生水起,但最終這個商業模式會面臨參與者的疲乏,例如 Fab.com、Groupon⋯⋯當這天來臨的時候,這個模式剩下的穩定價值,是否能讓它持續存活?」面對歷史不遠的前車之鑑,徐震思考了兩帖可能的藥方。

一是希望能認識全台灣各領域的創作人,用深入理解與類型的多元,堆疊出成長的曲線。徐震分享,在和賴柏志(註:八輪滑板&翻轉背包設計師)與桌遊設計師們合作的過程中,讓他得以有機會跳脫買家及玩家的單純面角度去看設計&桌遊領域,「這些深入了解的經驗,讓我不論是跟後來的設計類提案者交流,或是推廣相關專案時都有極大的幫助。」

雖然歷來站上累積的專案已有數百件,但這只是冰山的一角,徐震希望藉由群眾集資這盞探測燈照映出海平面下的冰山全貌,除了讓自己有更紮實的產業知識能應用在群募專案中,並不斷交互累積外,也讓那些隱於角落的各領域民間高手們,都有機會在舞台上「成名 15 分鐘」。

另一個可能的活水,則是海外市場。華文世界不只台灣,還有香港、澳門、馬來西亞等,一直以來,這些地區的創作人不斷叩問如何登「台」展演,「如果在這些市場中有人分享到台灣繁體中文群眾集資市場的利潤,那麼反過來說,那些市場的消費者就有可能回饋他們的資金到台灣創作者身上,這是互相的。」雖然郎有情妹有意,不過一直以來礙於稅務問題,讓心動的雙方暫時只能隔海相望,徐震無奈地說,團隊現在還在腦力激盪階段,希望能早日疏通這層阻礙。

Q:那些最真心推薦的群眾集資計畫?

走走家具,獨立集資,7/31 結束:3 位學生時期好友齊力打造「只要一趟自用小客車就能帶著走的家」,上架一天破百萬。
端傳媒,獨立集資:開啟華文媒體的付費時代,讓群眾能以「價格」支持回應深度報導的「價值」。平均每天只要 5 元就能閱讀站上所有文章。
 Spinbox™ – 傻瓜唱機,你的第一台黑膠唱機,Kickstaretr,7/18 上架:打破常人對黑膠唱機昂貴、難入門的刻板印象,不僅簡單上手又不會犧牲音質。在國內創下破千萬、超過 2,600 人贊助的好成績後,今年 7 月中即將上架 Kickstarter 進軍國際。
《Good Night Stories for Rebel Girls 2》最夯童書第二輯,Kickstaretr,7/20 結束:用 100 張插圖,為孩子講述 100 位世界各地傑出女性的生命故事。去年的第一輯是 Kickstarter 童書計畫類的紀錄保持者——贊助人次:13,454,累積金額:約 2,000 萬台幣!
eto 紅酒鎖鮮瓶,Kickstaretr,已結束:喝不完的紅酒不用再倒掉或猛煮紅酒燉牛肉了,只要有 eto 保存器,就能為心愛的紅酒延長至少 12 天保鮮期。

用群眾集資這張網,接住每個有夢想的人
如果你是嘖嘖腦粉,一定有發現最近網站改版與專案數量增多的這兩項改變,呃,或許還有⋯⋯「選案品味」的改變。


▲嘖嘖辦公室@趣工作共同工作空間
徐震急忙澄清,在選案這件事上其實沒有改變,真正改變的,是外在環境造成的推力:在平台勢力變遷的狀況下,近期湧入嘖嘖的提案增多,基數增加,特殊案件出現的數量當然也增加。

「其實我個人非常喜歡這些案件,所以看來是我個人品味的問題。」語畢大笑後,徐震緊接澄清:「我不是說我品味差,只是我認為群眾集資的基本精神應該是在『鼓勵』。去年暢銷書都是勇氣,群募就是『給予勇氣』的過程,而我們給的就是一個讓大家『願意來集資』的勇氣。」 

「鼓勵他們,無形中就是在幫助台灣未來創業創意產業的發展。你不能期望這些人一蹴可成,因為他們也許完全來自素人背景,或是因為年紀關係,在人生前 40~50 年都不是投身相關事業,不可能立刻會拍影片、會做臉書行銷⋯⋯這是很困難的,可是我們要適度地給予肯定讓他們知道,機會不會否定你。」

面對江湖上流傳「嘖嘖成長得比較健康,是因為選案品味比較好」的說法,徐震一則以喜,開心大家的肯定,但另一則以憂,擔心這個狀態並不健康。「以前的案子都是我們主動 pitch 找來的,因此邀請到的當然都是品質與底子兼具的計畫。但另方面也代表,台灣群募還停留在『選擇誰該進來』的過程。」其實,嘖嘖追求的正好與傳言相反,他們希望打造一個健全的體制,除讓天才發光,更想讓潛力人才從曖曖內含光的樸石變鑽石。

「怪物型的有才者,不管到哪,遲早會為世界所見,但不是每個有夢的凡人都有好的機遇、都有高格局的夢想,很多時候他們只是務實地對一件事情有愛而投身其中。我們希望群眾集資這張網,可以接住所有想做這件事情的人,讓創作人都能在這基礎上,將獲得的資源紮紮實實的保存著。」

群眾集資的初衷,在於讓每個人都能釋放自己最無雜念的渴望,並在單純的路上找到同行者,共演一齣彼此痴迷的戲碼,「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角色從無分大小,喜好從不分高低,不需要擔心自己的計畫、夢想長得不夠漂亮,只要勇敢踏出第一步,它就會在信念的養分下活得越來越漂亮。

:「我媽現在每天都上嘖嘖看有哪些新專案可以贊助。」
:「哇,這些冷門的專案竟然都能募到 50 萬!」
:「隔壁老王、樓上表姐、鄉下叔公都用群募為自己設計試水溫耶~」
 

以上,或許有天都會成真。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願意以最直接的行動支持群眾觀點,在文章正上方有個「媒體小農捐款灌溉」按鈕,按下它就能灌溉點數給我們滿滿的鼓勵,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群眾集資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