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安置經費告急!桃園少年之家《大改少年支持計畫》,盼集資撐起為「飛行少年」開門的家

by 外部投稿

(封面來源:桃園少年之家|大改少年支持計畫)
根據衛福部近年統計,台灣平均每年有 4 萬多名孩子生活在高風險家庭,他們一出生,可能就被迫面對家暴、貧困或父母入獄⋯⋯等情況。

2001 年成立的桃園少年之家,20 年來一路努力,為這些原生家庭不完整的「飛行少年」建起一個家。從基本的生活知能開始教起,連結醫療資源,並針對生理、情緒表述、人際相處等面向給予少年協助;同時也鼓勵少年穩定就學、培養一技之長,重新建立自信心,20 年來已經安置超過 200 位青少年。

然而,面臨 COVID-19 (新冠肺炎 / 武漢肺炎) 疫情衝擊,桃園少年之家的支出增加、收入減少,可動用資金一度只能再支撐 4 個月;目前安置服務中的青少年有 28 名,加上營運空間成本,經費狀況吃緊。為了不讓安置服務中斷,桃園少年之家發起《大改少年支持計畫》,盼能邀請大眾一同加入支持,繼續撐起為少年開門的家。


(牧師張進益創立桃園少年之家 20 年。圖片來源:桃園少年之家|大改少年支持計畫)
創立桃園少年之家 20 年,張進益牧師改變百位青少年人生
桃園少年之家創辦人張進益牧師曾經歷過一段荒唐的青春。因為有個當流氓的兄長、長期被老師用有色眼光看待,加上家貧被同學嘲笑,張進益在自卑與憤怒下,最後也走上歧路。直到 27 歲,張進益因緣際會接觸基督信仰,一步步走出泥沼,決定開始拯救跟他一樣的孩子。張牧師表示:「或許你現在看到眼前這個孩子真的很壞,可是你用另外一個角度去看,誰要壞?他們走到這一步,絕對有他的人生故事。」對張牧師而言,每一位「飛行少年」,他都不願意放棄,只願做好每一位孩子口中的「進益爸爸」。

現在,桃園少年之家每個月會關懷 300 多個家庭,更創立大改樂團加力力輕食吧大改飛行一號音樂快餐車等培力品牌,以及 2021 年新創辦的電商品牌遺失男孩,培養少年們的一技之長,讓他們擁有重新出發的機會。目前,桃園少年之家共安置 28 名青少年,給予他們穩定的照顧──這裡不只是安置機構,更是他們永遠可以回來的第二個家。


(少年之家溫暖陪伴 「飛行少年」聖凱放下刀棍當起生輔員。圖片來源:桃園少年之家|大改少年支持計畫)
少年之家溫暖陪伴,「飛行少年」聖凱放下刀棍當起生輔員
來到桃園少年之家的孩子們,多半是因為家庭有著不同的難題與困境,而今年 27 歲的聖凱,就是眾多青少年中的其中一位。聖凱因幼時父母離異,和弟弟一起跟著父親與繼母居住,卻被繼母的孩子家暴,忍無可忍之下只好逃家。「當時我印象非常深刻,是在大概傍晚五六點,聞到街上煮飯菜的油煙味道,讓我居然掉下眼淚,想著為什麼我們家不能這樣?

聖凱來到少家之後,張牧師陪著他處理情緒、學樂器與唱詩歌,他漸漸從「揚言要砍下家人的頭」,變成「學會寬恕,重新與家人和解」。對於這些改變,聖凱表示:「過去在外的日子,可能會覺得我人生就是這樣過下去,但沒有想到,來到少年之家後,卻發現這裡讓我感覺像一個家。」5 年前,聖凱順利考取生輔員資格,成為替少家孩子準備一桌飯菜、改變他人人生的「家人」。


(桃園少年之家希望集資能讓少年在安置期間擁有正常生活水平。圖片來源:桃園少年之家|大改少年支持計畫)
疫情影響捐款驟減,桃園少年之家可動用資金緊縮
初來少家的青少年,內心往往怨恨自己、怨恨親人,同時也怨恨社會不公。桃園少年之家盡力撫慰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承受的傷,扮演「家人」角色去傾聽、理解及陪伴,花了許多年時間,盡力治癒這些青少年從原生家庭帶來的傷。

長年以來,桃園少年之家主要經費來源僅依靠政府補助以及教友的幫忙,今年卻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捐款驟減,張牧師也無法外出演講募款。與此同時,機構目前光是安置的青少年就有 28 人,防疫需求需要更加嚴謹,各項支出不減反增,目前可動用的資金已經所剩不多。對於這群「飛行少年」而言,桃園少年之家已經像他們的「第二個家」,如果失去了,他們也許又將跌入泥沼。

為了不讓安置服務中斷,桃園少年之家於 8/17 (二) 發起《大改少年支持計畫》,盼能集結大眾力量支持,讓現有安置服務得以繼續──提供少年固定的居住環境外,也希望可以尋求穩定的伙食、醫療及教育費用,讓少年在安置期間擁有正常的生活水平。除了每個月基本服務外,張牧師也期望透過集資,繼續開辦各項培力計畫的費用與生輔員培育,將過去對外募款的心力放在青少年們身上,讓他們在少年之家不只得到生活保障,更能學習各項技能,擁有飛向未來的機會。

>>> 點我支持桃園少年之家《大改少年支持計畫》

延伸閱讀

本文為外部投稿,圖文由桃園少年之家提供、群眾觀點整理編輯。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