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式三醬專訪 2】倒掉無數箱豆腐乳,黃鶯仍堅持:「如果做不出我要的味道,那我寧可不做」

by 劉郁葶

(黃鶯坦言,在研發「芋頭豆腐乳雙拼醬」時失敗了無數次,倒掉好幾箱的豆腐乳。攝影:劉郁葶)

在「越風鹹檸檬」、「芋頭豆腐乳雙拼醬」與「越家酸菜」這三種醬料之中,最困難的莫過於研發豆腐乳的過程。黃鶯坦言,在研發時失敗無數次,倒掉好幾箱的豆腐乳。細究才發現,原來是氣候差異,導致失敗不斷。越南南部長達六個月出大太陽,相較之下,台灣一天內天氣變化大,早晨涼爽,中午炎熱,午後開始下雨,天氣難以掌控。

一開始黃鶯採用越南的傳統做法,將豆腐放在大盤子、撒上鹽巴,用乾淨的布包覆,營造室溫空間,靜待發酵。然而,台灣天氣忽冷忽熱,導致豆腐發酵不穩定;且豆腐發酵時程較漫長,需耗時約半月。這使得好壞結果無法馬上得知,要等半月後打開才發現是「失敗品」,只得忍痛將整箱倒掉。

儘管失敗無數次,她眼神堅定地說,「每一批出來不是我要的味道,我就倒掉。我強迫是我要的味道。儘管身邊的人說:『你覺得剛好就可以』。可是我說不行,我寧願不做。如果做出來不是我要的味道,那我不要做了。因為我很堅持我要做的事情。

(「芋頭豆腐乳雙拼醬」可以拌飯、拌飯、和肉品醃製,或是塗抹在麵包上,有多種食用方式。圖片來源:《越式三醬:越南媽媽帶你簡單入手異國饗宴》集資頁面)

請教專家,在溫室成功研發出家鄉味
直到黃鶯請教台灣專做豆腐乳的老師,在對方細心指導下,才逐漸掌握撇步,將「台灣的手法」與「越南的味道」結合,成功做出「芋頭豆腐乳雙拼醬」。

這道料理的製作過程繁瑣、費工,要先讓板豆腐在工廠溫室中發酵;另外用鹽、水、辣椒與酒調理湯汁;將芋頭切塊後,用電風扇散熱,等待水分釋出後蒸透,再將這幾項食材融合。

製成的「芋頭豆腐乳雙拼醬」有多種食用方法。例如拌飯、拌麵,或淋在燙好的青菜上,增添風味;或者冬天想煮鴨肉火鍋,可將鴨肉和豆腐乳一同醃製調味。此外,也可單純將它當成醬料,塗抹在麵包或吐司上食用。

(相較於台灣的酸菜,「越家酸菜」酸而不鹹,可以用來快炒、煮湯。攝影:劉郁葶)

酸而不鹹的「越家酸菜」,快炒煮湯都相宜
在越南 54 個族群中,清淡爽口的酸菜是大眾喜愛的開胃小菜。不分貧富貴賤,不管在食堂酒肆或家庭餐桌,都可以看到酸菜的影子。然而,越南的酸菜與台灣略有差異,黃鶯表示,台灣的酸菜往往過鹹,和越南「酸而不鹹」的口感不同。

相較於「越風鹹檸檬」與「芋頭豆腐乳雙拼醬」,「越家酸菜」的製作方法簡單許多。首先,要將芥菜的莖葉洗淨,晾乾 1 ~3 天後放進玻璃罐,並將按比例的鹽水倒進去,過 3~4 天即可享用。不同的是,在越南農民會把芥菜放在院子曝曬,半天即可脫水;但黃鶯在台灣沒有這樣的空間,只好找方形桌拼起來,將芥菜置於桌上,等待隔日脫水完畢。

製成的「越風酸菜」,酸味較台灣的酸菜濃厚,但這也代表不能久放,最多只能存放一個月。至於食用方法,除了可配飯、做成涼拌,也能將酸菜和酸魚湯、排骨湯一起煮;或快炒入菜,和紅燒魚、豬肉悶煮,味道相當下飯。

(黃鶯認為,當建立起自己品牌,才能打開知名度,和市場做出區隔。攝影:劉郁葶)

「要有自己品牌,你才能做大」
如今,越式三醬在新北中和一帶累積口碑,「喬記」品牌也漸漸廣為人知;近期,團隊透過台灣群眾集資平台挖貝,推出《越式三醬:越南媽媽帶你簡單入手異國饗宴》集資計畫,期盼透過群眾集資,將越式三醬推廣給更多人知曉。

這是 19 年前來台的黃鶯,沒想到的成果。她說,當年來台灣很辛苦,換過很多職種,曾開店創業但以失敗作結。她觀察到,許多東南亞新住民會在台灣開美甲店、美容店、小吃店,但「沒有哪個姐妹願意做自己的品牌」。 

因此,她決定跳下來嘗試,3 年前開始研發越式三醬,同時成立「喬記」品牌,盼達到拋磚引玉之效,吸引其他姐妹跟進。黃鶯直言:「對我來講,要有自己品牌,你才能做大。」她認為,台灣有無數家的越南餐飲店,打開菜單有五六十種料理,但每道都很普通,無法與市場區隔。一旦做出自己的品牌,端出主打產品,就能累積口碑,獲得不錯的成果。 

「台灣已經給新住民明姐妹那麼大的舞台,你要展示自己的能力,如果不用的話真的很浪費。」於是在 2021 年 1、2 月,她決定將越式三醬「商品化」,建構出一套完整的商業模式。

(「新北市越南文化會館」讓不同族群的人都能在此交流。攝影:劉郁葶)

越式三醬串連在地社區,創造交流機會
然而,每項料理都歷經許多道工,例如去皮、烹調、裝罐、包裝,又該如何安排人力呢?黃鶯說,兩年前她與其他社福團體成立「新北市越南文化會館」,初衷是為了讓新住民、老人、身心障礙者,這三種社會身份較弱勢的人有一個聚會的場所。

因此,每到三醬料要出貨前,她會提供工作機會給東南亞姐妹與年長者,邀請他們協助加工,並按照《勞動基準法》發放薪水,也歡迎大家來當志工。

每週新北市越南文化會館也會舉辦東南亞美食活動或課程,讓社區居民前來交流,也吸引一些外縣市的民眾參與。這一系列活動,串連起不同族群互動的機會,「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們也很開心,我們的想法被周邊認同。」

歷經多年的努力,黃鶯開創一條自己的道路,讓家鄉味出現在異地的餐桌上,也推廣到台灣人的飲食日常。越式三醬從來不只是醬料,它一解新住民的思鄉之情,讓台灣人品嚐到越南道地的滋味,更搭建起不同族群間的交流橋樑。

>>> 點我前往《越式三醬:越南媽媽帶你簡單入手異國饗宴》集資計畫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