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台灣的教育能量走向世界!遠山呼喚「亞洲營養教育基金」,助飢貧孩童重拾上學希望

by 外部投稿

(封面來源:遠山呼喚提供)
根據聯合國 2021 下半年全球食安營養最新研究報告,南亞與東南亞孩童營養不足瘦弱比例高居世界之冠,情況比非洲嚴峻。這個困境尤其在 COVID-19 疫情底下更嚴重──相較 2020 年,整個南亞發育不良比例上升近 10 %。報告中提及,COVID-19 疫情不僅對經濟產生衝擊,當地孩子的教育亦受到嚴重影響;即使疫情緩和,此期間一旦孩子無法上學、被迫成為童工,影響的將是一輩子的人生發展。

有了營養、不再飢餓,孩子才能取得教育的入場券。由台灣青年發起的國際教育非營利組織「遠山呼喚」正式發起《亞洲營養教育基金》募集計畫這是目前唯一源自台灣,以跨國界教育服務為目標的營養基金,希望能募集共 6,000 位孩童的營養午餐經費,並把台灣的教育能量從尼泊爾帶向全亞洲,帶領更多貧童扭轉人生。

(南亞、東南亞孩童深受飢貧之苦,圖右為因溫飽貧困無法上學的 Aman。圖片來源:遠山呼喚提供)
疫情加重飢貧困境,南亞孩童面臨生存難關
聽到「飢餓」,大家往往直接聯想到非洲;但根據聯合國 2021 年 7 月發布的全球食安營養最新研究報告,與台灣緊鄰的亞洲其他國家,飢餓困境其實比我們想得更嚴重!南亞當地孩童營養不足瘦弱比例高達 14.1 %,東南亞則為 8.2 %,比例高於非洲成為世界之最;成長瘦弱除了可能導致免疫系統低落,甚至可能有較高死亡風險。而在發育遲緩及過矮的分佈數據中,南亞高達 40.2 %,東南亞則為 30.5 %,兩區皆遠超過世界平均的 26.2 %。在 COVID-19 疫情影響之下,南亞孩童發育不良及過矮的比例,相較 2020 年更上升近 10 % ,情況越趨嚴峻。

飢餓不止阻礙孩子生長,更阻斷了孩子上學的希望。遠山呼喚長期於尼泊爾服務,經手個案中就有一位就讀小學一年級的男孩 Aman,居住於聖母峰山腳下的吉里鎮;他的家庭共有五人,但月收入僅有 5,000 元,母親也因長期生病無法全心照顧小孩。Aman 過去每天只吃一餐,根本無法持續到學校上學,這些難以想像的處境,就是亞洲許多孩子必須面對的日常。

(圖片來源:遠山呼喚提供)
從尼泊爾邁向全亞洲,不讓飢餓擊垮孩子的人生
由兩位台灣青年林子鈞、蔡宛庭創立的國際教育非營利組織「遠山呼喚」,在尼泊爾長期陪伴超過 6 年,更從 2018 年起在尼泊爾落實「營養午餐計畫」;團隊與當地政府、社區、學校緊密合作,至今已提供 3,000 個孩子共 45 萬份營養午餐,當地輟學率也從 42 % 下降到 2 %,成功將消除飢餓的行動帶進教育場域。

遠山呼喚過去的成功經驗,證明將營養與教育結合確實能帶來長遠改變;而就在此刻,與台灣緊鄰的南亞與東南亞,許多貧窮國家共有多達上億名孩子,正期盼著能好好吃飽以及好好讀書。遠山呼喚決定延續在尼泊爾的成功經驗,成立「亞洲營養教育基金」,期盼在疫情下飢餓風險升溫的此刻,將教育服務拓展至整個亞洲。

在亞洲貧窮地區,學童往往因為飢餓,被迫失學成為童工及童婚受害者,走上難以挽回的人生。因此,未來亞洲營養教育基金將透過「儲備資金」的形式,提早為有需求的孩子預備好營養午餐的供給資金。此外,遠山呼喚堅持透過培育當地人才發展跨國服務,每年都持續培訓 12~20 組印尼、菲律賓、柬埔寨、越南等亞洲各國的教育 NGO 團隊;而亞洲營養教育基金將開放這些在地團隊申請,讓營養成為教育的強力後盾,用一座小島的力量,改變亞洲貧窮地區的處境。

(圖片擷取自:遠山呼喚《亞洲營養教育基金》募集計畫頁面)
集資凝聚島嶼暖流,改變亞洲飢貧孩童困境
遠山呼喚 12/7 (三) 正式發起群眾集資第一階段希望募集尼泊爾在地 3,000 位孩童營養午餐經費,擴大服務範圍;第二階段預計走向亞洲,提早為 3,000 位亞洲孩童儲備營養基金,帶領更多貧童扭轉人生。長期支持兒童教育的金鐘演員柯淑勤、金鐘主播舒夢蘭、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也加入參與宣傳影片拍攝,邀請社會大眾共同響應。

整個亞州的貧窮飢餓議題,聽起來巨大而難解,但只要匯集眾人之力,你我就能一點一點改變世界;台灣是一座小小島嶼,能發揮的力量卻超乎世界想像,邀請大家共同關注並支持遠山呼喚《亞洲營養教育基金》募集計畫──每月只要 300 元,就能讓一位孩子踏上營養充足的上學路,改變鄰近亞洲一群貧窮孩子的未來命運。

>>> 點我了解遠山呼喚《亞洲營養教育基金》募集計畫

延伸閱讀

本文為外部投稿,圖文由遠山呼喚提供、群眾觀點整理編輯。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