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嘉士基金會專員林茵慈:馬拉威女孩和我阿嬤膚色不同,人生困境卻是相同的

by 陳莞欣

(封面來源:畢嘉士基金會提供)
「台灣有那麼多需要幫助的人,為什麼要去援助馬拉威?他們的生活好壞,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工作 6 年,畢嘉士基金會公共事務組專員林茵慈幾乎每年募款季節時都會收到這樣的質疑。

和台灣斷交 11 年的馬拉威,是全球 10 大窮國中的第 4 名。當地居民有逾 7 成人活在貧窮線以下。早在兩國還有邦交時,屏東基督教醫院院長余廣亮就曾率領醫療團前往當地服務。兩國斷交後,關懷行動由屏基醫院協助成立的非營利組織畢嘉士基金會接棒,讓來自台灣的關懷不因政治因素而中斷。

我們的膚色不同,困境卻是一樣的

「即使膚色不同,人不都是一樣的嗎?」面對質疑,林茵慈有感而發的說。在馬拉威,畢嘉士基金會的援助行動分為教育、衛生和經濟 3 大層面,其中又特別著力於女性的賦權議題。因為在貧窮面前,女性總是受害更深。

(在馬拉威女性身上,林茵慈常看見自己家中長輩的生命縮影。圖片來源:畢嘉士基金會提供)
看著馬拉威的女性,林茵慈常想起自己家族裡的長輩。奶奶早早結婚、生子,一輩子不識字。人生大半的青春,都在操持家計、養育子女。而母親則只有小學畢業,很早就中斷學業開始工作,賺錢供養弟弟唸書。她曾詢問母親,是否覺得人生不公平?但母親只回答她,「那個時代,大家都這麼做。」

面對奶奶重男輕女的態度,童年時的林茵慈也曾覺得忿忿不平。直到大學修習了社會學的課程,她才體悟到母親和奶奶所面臨的困境,本是大時代下個人難以翻轉的結構問題。「她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

走錯一步路,就可能掉入貧窮的天羅地網

林茵慈說,奶奶生於日據時代,母親則成長於 4、50 年代的台灣。時下年輕人或許很難想像,今日的馬拉威還有女孩過著相當於早年台灣阿嬤的生活。

(馬拉威人仰賴湖泊作為日常用水的水源,卻也因此喝進不乾淨的水。圖片來源:畢嘉士基金會提供)
馬拉威女孩的人生,像是走在險峻的鋼索上。走錯一步路,隨時有可能掉入貧困的天羅地網。以健康為例,當地合格的廁所普及率相當低,不少居民在水源地附近大小便,排泄物就隨著雨水沖進湖中。不乾淨的水被喝下肚,不僅有可能拉肚子,還會引發霍亂等傳染病。雖然可以煮沸殺菌,但家中女性平時要負責砍柴煮飯,幾乎沒有餘力張羅煮水用的柴火。用木炭生火或買氯消毒,又是一筆額外的家庭開銷。

再者,女孩青春期後,每個月都有生理期。在馬拉威,一包從南非進口的衛生棉要價約 30 塊台幣,每人的年平均收入卻只有 1 萬塊台幣左右。若掌握家中經濟決定權的男性不讓女兒買衛生棉,女孩就只能在腰間裹上破布,度過長達一週的生理期。除了容易感染、長痛瘡外,更不利於走動,遑論出外上學工作。

(沒有衛生棉、沒有廁所,都是馬拉威女孩無法上學的原因。畢嘉士基金會在當地推廣布衛生棉、蓋廁所,盡可能讓女孩不因生理期影響上學意願。圖片來源:畢嘉士基金會提供)
即便有了衛生棉,女孩們到了學校,也可能因廁所太少而無法更換。在當地小學,一所學校動輒 2、3 千人,廁所卻只有 10 間左右,還很可能沒有門板、屋頂,只是用茅草圍成的簡陋空間。不少人因為擔心月經外漏被嘲笑,選擇不去上課。「每個月都缺課,功課怎麼會變好呢?」林茵慈感嘆的說。

在傳染病的威脅下長大、沒有足夠的教育資源,馬拉威女孩多半很早進入婚姻,減輕家中經濟負擔。然而,結婚不代表往後的人生就有絕對的保障。若丈夫早逝,變成寡婦的女孩會頓失經濟支柱。更甚者,還會被其他擔心老公出軌的女性排擠,無法獲得同儕的支援。

「一個馬拉威女孩要順利長大,必須通過重重關卡。」林茵慈如此形容。

你的一筆捐款,可能改變一個人的生命

目前在馬拉威,畢嘉士基金會的援助工作包括裝設家戶濾水器、整修並建造學校廁所、推廣布衛生棉、發放獎學金到提供微型貸款等。從衛生、教育到經濟,都是基金會服務的範圍。

(林茵慈認為,透過獎學金等基金會的服務項目,或許可以改變馬拉威長期以來性別不平等的困境。陳莞欣攝影)
儘管阻力不少,但林茵慈也認為,這些辛苦的教育服務工作確實有其意義。以獎學金為例,畢嘉士基金會每年獎助約 150 – 200 名學生,其中有 7 成名額保留給女生。期望能藉由制度性的保障,改變馬拉威長年以來性別不平等的困境。

「很多家長覺得,女生唸完免學費的小學就夠了。在這樣的氛圍下,也有女孩認為反正以後要嫁人,為什麼要唸書?」林茵慈指出。在馬拉威,能夠念大學的高中生不到 1%。女孩想念大學,不僅要成績夠好,還得有願意資助她的家庭或拿到獎學金。因為馬拉威的大學學費幾乎和台灣相當,在當地是一筆鉅款。

今年成為護理系大一新生的 Bertha,是畢嘉士基金會獎助的學生之一。小學時,Bertha的爸爸失蹤,媽媽再婚。叔叔願意照顧她的生活,但沒有能力供她升學。儘管 Bertha 的小學成績是全校第一名,卻因為付不出中學學費,只好留級重唸小學 8 年級。在校長的轉介下,Bertha 領取畢嘉士的中學獎學金  4 年,一路努力考上大學。未來她希望當護士,幫助更多人。

「像 Bertha 這樣的故事,只要有一個就會讓人倍受激勵。你會看到自己正在做的事,真的改變了馬拉威朋友的生命。」林茵慈說。至今為止,接受畢嘉士基金會獎助的孩子超過千位,也提供 1,000 片以上的布衛生棉,讓女孩盡可能地留在學校。

培力不只是給錢,而是讓受助者有自己的力量

此外,輔導寡婦團體 Chitatata(馬拉威語「努力工作」之意)也是畢嘉士近年來重要的工作項目之一。為了避免喪偶的女性在先生過世後,因為太早結婚、沒有一技之長而失去謀生能力,畢嘉士提供微型貸款,並培訓媽媽們養雞換取收入。

養雞聽起來簡單,其實從控管庫存、成本到訂定售價、分配上市時間等,都是企業經營的學問。在 Chitatata,每位媽媽各司其職,有人做飼料、有人餵雞、有人記帳。工作人員也會和申請借貸的媽媽們深入討論經營計畫,確保他們不只拿到錢,也真正習得謀生的技能。此外,基金會協助的另一個團體是身心障礙者。基金會借重她們的縫紉專長,讓行動不方便的她們可以接訂單織毛衣、縫制服。「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林茵慈說。

(畢嘉士基金會在馬拉威的團隊,絕大多數都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圖片來源:畢嘉士基金會提供)
在當地耕耘 6 年,林茵慈和夥伴也常互相提醒:跨文化工作要有更高的敏感度。目前畢嘉士基金會在馬拉威的工作團隊中,只有兩位台灣人,其他都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他們所提供的觀點,是基金會推動社區工作時的重要參考。

當然,基金會所推動的助人計畫,也有失敗的例子。幾年前,畢嘉士基金會曾試著輔導一群愛滋病患者在馬拉威開設豆漿店。當時工作人員認為,黃豆是非洲常見的作物,也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但營業了一段時間,豆漿始終無法打入當地市場。豆漿店計畫以失敗告終,基金會最後轉而輔導部份成員開設雜貨店。

像豆漿店這樣的例子,讓林茵慈和夥伴們更深刻地反省到助人的美意必須考量在地文化脈絡。如今畢嘉士在當地的工作除了基礎建設外,多是串連當地既有的資源。像是以獎學金取代蓋學校,補助馬拉威同事完成大學學業,都是希望能更直接的培力當地人。「我們終究是外來者。萬一有天,我們不得已要離開這裡,也希望他們有能力幫助自己。」林茵慈說。

以群眾集資突破募款瓶頸,讓馬拉威女孩過有選擇的人生

為了籌措每年超過 300 萬台幣的服務資金,今(2019)年畢嘉士基金會決定發起群眾集資《馬拉威關懷計畫》,填補捐款所不足的經費缺口。

一般人或許很難想像,同樣關注非洲貧窮議題,大型公益組織一年的服務經費可以高達 25 億台幣,是畢嘉士基金會的 800 倍以上。加上台灣的公益勸募條例規定,勸募活動所得在台幣 1,000 萬元以下者,只能提撥 15 % 作為宣傳之用。以畢嘉士為例,每年的宣傳活動大約只能編列 40 多萬台幣的預算。

(馬拉威關懷計劃的贊助回饋品,包含筆記本、明信片等選項。陳莞欣攝影)
在這樣的限制下,台灣的非營利組織發展呈現「大者愈大,小者恆小」的不平衡狀態。大型公益組織可以用充足的宣傳預算請藝人代言、拍攝廣告,提升大眾認知,成為民眾捐款時的第一選擇。反之,規模較小的組織則會因為難以開拓新的捐款名單,陷入經費不足的發展瓶頸。

林茵慈認為,相對於日常募款,集資是一種短時間、高強度的宣傳活動。透過計畫頁面,組織可以更精準地向大眾說明議題的重要性,接觸到同溫層以外的新受眾。「我們希望讓更多人知道、認同我們在馬拉威的工作。」她說。今年,畢嘉士基金會和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合作,正是期望藉由獨立集資計畫找到更多定期定額的捐款者。

造訪馬拉威好幾次,林茵慈對當地最深刻的印象,是從機場轉往服務據點的那段車程。筆直的柏油路旁,零星的農舍和茅草屋後是一片雄偉的高原。那景色天藍地闊,非常動人。就像馬拉威女孩們的人生,若能有人同行向前走,將會是截然不同的美麗風景。用你我手中的一筆小錢,開啟她們人生更多不同的選項!

>>> 點我前往畢嘉士基金會《馬拉威關懷計畫》集資頁面

喜歡這篇文章、願意以最直接的行動支持群眾觀點,在文章上方有個「媒體小農捐款灌溉」按鈕,按下它就能灌溉點數給我們滿滿的鼓勵,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群眾集資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