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習集資計畫 在偏鄉開設 13 間「星光教室」!谷若思以愛相伴,集資助弱勢孩子餐食溫飽、勇敢逐夢 by 郁子 2022 年 8 月 5 日 by 郁子 2022 年 8 月 5 日 長期關注偏鄉兒少的陳在惠牧師,自戰勝癌症後,決心成立「谷若思全人關懷中心」,將生命奉獻給偏鄉孩童,為他們翻轉成長及學習困境。然而,由於經費嚴重匱乏,谷若思即將接不住這群需要幫助的孩子⋯⋯ Read more
教育學習社會議題集資計畫 早餐吃餅乾果腹?孩子的書屋發起《麵包箱培力計畫》,讓孩童吃得營養、創造友善工作環境 by 劉郁葶 2022 年 7 月 27 日 by 劉郁葶 2022 年 7 月 27 日 許多人以營養豐富的早餐迎接美好的一天,但在臺東偏鄉,有許多孩子因家境因素,僅能吃餅乾、泡麵等乾糧果腹。 近期,「孩子的書屋」發起《麵包箱培力計畫》,希望讓偏鄉孩子享有營養的早餐,也為社區夥伴創造友善工作機會。 Read more
教育學習社會議題集資計畫 讓世界聽見玉山唱歌──《原聲音樂學校 2.0》教育集資,伴部落孩子從合唱中重拾自信 by 郁子 2022 年 7 月 26 日 by 郁子 2022 年 7 月 26 日 2008 年,馬彼得校長創立「台灣原聲音樂學校」,為偏鄉部落孩子加強課業,也陪他們從合唱練習中找回自信。然而,疫情衝擊影響組織營運,團隊遂啟動群眾集資,希望社會各界都能共同支持,改變部落的未來⋯⋯ Read more
教育學習集資計畫 集資打造「棒球界人力銀行」!職棒退役人才媒合平台,號召熱血球迷一同支持 by 外部投稿 2022 年 7 月 14 日 by 外部投稿 2022 年 7 月 14 日 職棒選手退役後可能因「只會打棒球」面臨轉職困境,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許多學校和社區棒球隊卻也正為找不到教練而煩惱。為此,於是,中華職棒球員工會與中華職棒大聯盟發起《職棒退役人才媒合平台集資計畫》⋯⋯ Read more
教育學習集資計畫 月經怎麼教?《來去子宮!》青春初經寶典,用原創漫畫陪孩子迎接青春期 by 郁子 2022 年 7 月 7 日 by 郁子 2022 年 7 月 7 日 投入月經教育超過 10 年的台灣月亮褲團隊「望月女子谷慕慕 Good Moon Mood」,除了舉辦全亞洲第一場月經狂歡節、出版《從零開始打造月經平權》一書,近期更推出原創月經教育漫畫書《來去子宮!青春期初經寶典:從零開始跟月經相處》,預計透過群眾集資,將這本月經漫畫送到全台 2,633 所小學! Read more
教育學習藝文創作集資計畫 臺灣第一部帶兒童深入體驗自然的實境節目!《叫我野孩子》製作人陳芝安自述:我就是野孩子,從前是、現在還是、以後都是 by 外部投稿 2022 年 6 月 16 日 by 外部投稿 2022 年 6 月 16 日 兒童實境節目《叫我野孩子》登上 LINE TV 排行榜第一名、點閱數破百萬,製作團隊發起復育臺灣野孩子|《叫我野孩子》校園巡映集資計畫,希望讓「野孩子」遍佈臺灣各地⋯⋯ Read more
社會議題集資計畫 用雙眼重拾就業機會!目目非營利《身障青年夢想接力計畫》,集資助重度身障不只「被照顧」 by 外部投稿 2022 年 6 月 15 日 by 外部投稿 2022 年 6 月 15 日 為了讓全台更多重度肢體障礙青年,能夠「以眼代手」發揮能力;目目非營利發起《身障青年夢想接力計畫》,讓他們不再只能因為肢體障礙躺臥病床,可而是靠自己的「眼睛」翻轉未來! Read more
時事焦點產業趨勢 齊柏林逝世五週年,《看見台灣》首度線上直播、紀念攝影展同步開跑 by jie 2022 年 6 月 10 日 by jie 2022 年 6 月 10 日 看見 · 齊柏林基金會決定在齊導逝世五週年這一天,首度進行《看見台灣》線上直播,開放免費收看。 Read more
主題分析教育學習產業趨勢集資計畫 台語不能亡!群眾之力來相挺,這 5 個提案讓台語學習更有趣 by 郁子 2022 年 6 月 6 日 by 郁子 2022 年 6 月 6 日 根據《國家語言發展法》,2022 年 8 月起,「本土語言」將列入全台國高中的必修課程,讓孩子有更多時間接觸母語。而近幾年,不少民間團體也嘗試透過群眾集資,邀請更多人共同推廣台語學習,傳承珍貴的土地文化。 Read more
專訪提案團隊生活設計集資計畫 把月釀碟片開進陰道宇宙!月亮杯教主凡妮莎:實際嘗試前,所有困難都是想像出來的 by 郁子 2022 年 6 月 2 日 by 郁子 2022 年 6 月 2 日 在台灣市面上僅有一兩款指入式棉條的年代,人稱「月經一姐」的凡妮莎,通過嚴格的醫療器材法規,創立台灣第一個塑膠導管式衛生棉條品牌「凱娜」。2015 年以群眾集資打造台灣第一個月亮杯之後,2022 年,凡妮莎再度啟動集資,為台灣帶來第一款月經碟片──「月釀碟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