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老人家成「階上囚」!行無礙集資助身障長輩上下樓:生命最後不該只剩孤獨

by 郁子

(左圖為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總幹事許朝富。封面來源: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提供)
「老了以後,我想    。」

年少時未竟的夢,欲留待晚年逐一實現;可隨著年齡漸長、健康狀態下滑,青春留白的不同念想,也逐漸失去平穩的基底可支撐。

當獨居長輩深受體能退化與病症折磨,又住在沒有電梯的公寓,上下樓便成為他們出門最難的關卡。別提出國遊山玩水,有時就連買菜散步、公園下棋、和鄰居聊天寒暄⋯⋯,看似簡單平凡的日常,都成了遙不可及的盼望。

為此,長期推動「無障礙生活」的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2022 年 6 月底發起《支持身障長者行動計畫》;期望擴大協會提供的爬梯機、復康巴士接送服務,伴更多身障長輩安全上下樓,翻轉人生後半場的行動困境。

(圖片來源: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提供)
老舊公寓無電梯,「下樓」成最大挑戰
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成立於 2004 年,過往曾透過發行雜誌、架設網站、活動倡議、輔具租借等方式,為行動不便的族群推動無障礙生活空間。比如 2012 年開始在台北國際書展推出行動輔具租借服務,2014 年與新北市政府合作設計無障礙旅遊手冊等等;每次詳細地事前場勘、安排交通,只希望讓身障者的外出過程更順利。

像淡水老街河岸一帶,以前都是碎石塊,推輪椅真的很難走。後來一兩年我們持續推動路面重鋪,才變成大家方便走的樣子。」由於 3 歲那年感染小兒麻痺,行無礙協會總幹事許朝富從小就靠拐杖及輪椅生活,因此對身障者的行動困境深有所感。行無礙協會創立後,他除了持續推動無障礙空間,也曾多次辦理旅遊活動,鼓勵身障朋友一起走出精彩人生。

每一次辦完活動,行無礙都持續反思調整,希望讓行動不便的輪椅族外出旅遊更方便。可隨著他們深入社區訪查,才發現許多身障者家中,本身就充滿門檻、台階等障礙;其中有些人甚至住在無電梯公寓,外出最難的挑戰,便是公寓建築內,那段從家門到一樓大門前的階梯。

以往都是靠家人或計程車司機揹抱扛。但像我自己坐輪椅,給別人揹很多時候是不太舒服的。而且揹一個 5、60 公斤的人上下樓,本身就非常危險。」許朝富指出,另一個選擇是叫救護車,問題是光單趟來回,可能就得花上台幣 4,000~5,000 元;若是每周回診,一個月就得花上快 2 萬元台幣的接駁費用,著實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左圖為履帶式爬梯機,右上為撐桿式爬梯機、右下則為復康巴士。圖片來源:右上擷取自《支持身障長者行動計畫》集資影片、其餘由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提供)
爬梯機輔具支援,專人協助無障礙接送
除了無電梯公寓,透天厝也有相同問題。根據內政部營建署調查,2015 年全國有人經常居住之宅數約 729 萬戶,其中透天厝的佔比近半 (49.2%)。舊式透天厝多半沒有電梯,想解決樓梯障礙,不搬家就只能加裝電梯或樓梯升降椅。問題是,另行購屋租屋或加裝設備,都需要龐大費用支援;況且,許多老舊住宅本身便難以安裝現代設備,若是住在公寓,可能還得先跟其他住戶協商共議。

於是,2015 年行無礙協會正式啟動「爬梯機專人操作服務」,由專業人員攜帶爬梯機到府,協助身障族群、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安全上下樓;若有申請「無障礙接送服務」,團隊還會利用復康巴士,載他們往返目的地與住家。

爬梯機是專為上下樓設計的輔具,一般有分『履帶式』和『撐桿式』。」許朝富解釋,履帶式爬梯機上手容易、安全性高,操作時履帶能咬合樓梯邊緣,避免操作者雙手一放,整台爬梯機就失去重心、連人帶車摔下樓。缺點是體型相對笨重,若樓層之間的平台深度不足,履帶式爬梯機便無法順利轉向。

反之,撐桿式爬梯機的適用範圍更廣,連扇形、三角螺旋狀階梯都能駕馭;不過操作技術性較高,也不像履帶式爬梯機有安全防摔設計。「無論哪一款,都需要有人從旁協助操作。」許朝富強調,「但基本上一定都比人力揹抱來得輕鬆,對身障者與照護家人的移動風險也更低。」。

(圖片擷取自:《支持身障長者行動計畫》集資影片)
就醫回診之外,簡單日常都是珍貴盼望
從復康巴士取下爬梯機,走進一棟又一棟老舊公寓,小心領著身障長輩穿過陡長階梯;2015 年至今,行無礙協會在雙北地區累積的里程數超過 100,000 公里,共計完成 25,000 趟爬梯機服務,協助 2,000 多個身障家庭安心下樓、順利出門。

這些個案中,出門就醫的比例佔了近 9 成。」抽血、洗腎、復健、身體檢查,許朝富指出,就醫回診確實是身障長輩主要且必要的外出原因,但爬梯機服務的存在意義,不該就此被窄化。

比如體重近 100 公斤的奶奶,過往怕麻煩子女不願下樓;後來借助爬梯機服務,順利出門參加了寶貝孫子的婚禮。有些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則因此得以定期到子女家小住,就近相處聯絡感情⋯⋯,「有的甚至就只是下樓散散步、吃碗麵、到美容院剪頭髮。」許朝富感慨地說。

家庭生活的參與、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維繫,看似簡單俗常的小事,都是最難能可貴的事。如同 COVID-19 疫情警戒期間,整天只能關在家,無法與人實體交流的憂鬱煩悶;有些身障長輩不僅在生理上行動受限,也不擅操作 3C 產品,在家便宛如受困孤島──無法自主就醫看病,連簡單小事都要叨擾子女,想法就容易變得負面,覺得自己「年老無用」。

我們想潛移默化地,協助身障長輩跨過心裡那道坎。」許朝富說著,又想起那位總是笑容滿面的呂王奶奶。每回接受爬梯機服務,她都高興地像要赴一場盛會;協會人員要離開時,她還會感激地親吻他們的手,在窗邊輕輕揮手道別。「只要有機會走出家門,接受外面的刺激,甚至有一些投入或產出;他們就有可能重新找回一點生活的樂趣與期待。」。

(圖片擷取自:《支持身障長者行動計畫》集資影片)
集群眾之力,盼牽起更多身障長輩安全下樓
開啟爬梯機服務的第一年,行無礙協會即造福逾 500 個家庭;此後申請數量逐年遞增,單就 2021 年,團隊便服務超過 9,000 人次。而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推估,2025 年台灣 65 歲以上的人口數將超過 20%,正式從高齡社會邁入超高齡社會;可以預見,未來年長人口持續增加,你我都可能因年老導致體力退化、行動受限。

然而,面對逐年遞增的服務需求,行無礙僅有 4 台爬梯機與 2 台復康巴士可用;2022 年初,其中一台巴士甚至出現嚴重漏水、引擎燒壞等狀況,急需維修汰換。且近兩年 COVID-19 疫情衝擊,公益勸募所得縮減,組織營運的資金缺口已達上百萬台幣。

講白一點,我們可能會因為這個服務而倒閉。」許朝富苦笑解釋,目前行無礙每趟爬梯機服務的單趟收費是 800 元台幣,除了基本行政費用,其餘均用於專業人員、司機的勞務給付。考量提高收費,將加重服務家庭的經濟負擔;行無礙協會決定於 2022 年啟動《支持身障長者行動計畫》,希望集群眾之力添購 20 台爬梯機、汰換掉 2 台老舊的復康巴士,並邀請更多人投入爬梯機服務。

這次集資如果能順利達標,我們希望爬梯機服務的使用人次,未來能增加到每年 13,000 人,甚至拓展到基隆、桃園等雙北以外的縣市。」許朝富指出,由此向外延伸,因應超高齡化社會的到來,打造無障礙居家環境、加速普及輔具知識、辦理無障礙旅遊等行動,都是行無礙團隊想努力的方向。

人不怕老,只怕老了過不好;我們都有想守護的人,也總有一天,會成為需要被照料的那一方。邀請你共同支持,每月只要 300 元台幣,通往「無障礙」的道路上便能少些險阻、多些希望;一起護送更多身障長輩安全下樓,伴他們找回人生希望、重返陽光之下!

>>> 點我贊助行無礙《支持身障長者行動計畫》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