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無家者打造共生空間、媒合就業機會!浪人食堂 X 福喜小客廳,讓被拒絕的生命不再飄蕩

by jie

(封面來源:《浪人食堂X福喜小客廳服務經費集資計畫》集資影片)
你去過台北饒河夜市嗎?位於饒河夜市內、以數個餐飲攤位起家的「浪人食堂」,從 2018 年起投入弱勢關懷服務與培力課程,透過販售手作茶飲、鯉魚燒等技能培訓,幫助無家者建立自信、擁有自食其力的生活。

到了 2021 年,全新實體空間「浪人食堂 X 福喜小客廳」正式落腳於萬華社區,要以不一樣的服務面向,點亮更多生命的希望。2022 年,《浪人食堂X福喜小客廳服務經費集資計畫》正式啟動,期望號召群眾集資力挺空間長期營運,達成三階段的資金目標。

從夜市裡的小攤位,到 2021 年成立的「浪人食堂 X 福喜小客廳」,浪人食堂的社工團隊如何幫助這些「被拒絕的生命」重新肯定自己、融入社會?跟著《群眾觀點》的採訪視角,一起來聽聽羽儀、于真兩位社工的經驗分享:


(圖片來源:《浪人食堂X福喜小客廳服務經費集資計畫》集資影片)
像家一樣的小客廳,把碎裂的信任拼回來
每週一到週五,浪人食堂 X 福喜小客廳為弱勢供應餐食和用餐空間;作為萬華鄰近愛心物資與就業機會的轉介樞紐,浪人食堂 X 福喜小客廳不僅讓需要幫助的人們重新獲得溫暖與飽足,更讓「受助者」有機會成長轉向「自助」與「助人」。羽儀為我們說明,這裡服務的對象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前來用餐的「會員」,二是在此接受培力的工作夥伴,兩者皆需經過縝密的審核機制、確認其經濟狀態真的需要幫助,且會員即是潛在的工作培力者,社工在陪伴之餘,也會視個案意願及狀態進行評估,轉介工作機會到適合的單位。

浪人食堂 X 福喜小客廳提供的食物與物資,一部分來自萬華當地的社區里長和熱心民眾,團隊也與芒草心慈善協會台灣社區實踐協會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等多個公益組織保持密切往來,例如與「海漁基金會」的《鯖愛送暖捐贈計畫》攜手合作,發放免費便當推廣台灣鯖魚;作家林立青在 2022 年新成立的公司「友洗社創」,也提供清洗地板的工作機會,讓不被接納的族群有望回到社會。

在我們這邊會有比較多的無家者,有些是從社會局轉介過來的低收入戶,有些是從社區里長、弱勢戶房東介紹過來,也有一小部分是獨居老人。」羽儀形容,浪人食堂 X 福喜小客廳提供的就業培力服務,是幫助無家者學習「在過往生命經驗裡漏掉的東西」,因而跟一般大眾認知的「職業訓練」不太一樣,「會更像是怎麼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夠信任別人、擁有好的溝通方式⋯⋯,甚至可能是從小在學校就應該要學習到的事情。」迷惘著人生拼圖掉了好幾片,對這些被拒絕的生命而言,旁人眼中越是理所當然的「簡單」,越是需要反覆練習的艱難。


(圖片來源:《浪人食堂X福喜小客廳服務經費集資計畫》集資影片)
詐騙、家暴、重病⋯⋯ ,弱勢困境百百種
被主流就業市場篩選、淘汰掉的無家者們,年齡從 30 多歲到 6、70 歲都有,大多有其難以言說的苦衷。有人家中遭逢變故、失去可以依靠的至親;有人從一場大病或意外死裡逃生,撿回不適合勞動一整天的身體。有人認真投入工作,卻因受到職業災害而不得不離開原本的職場;也有人辛苦了大半輩子,被利用陷害而落得一無所有。

而且,現有的政府補助管道未必能幫上忙。羽儀舉例,「像我們最近有一位個案是脊椎受過傷、無法爭取一份全職工作,她在年輕時遭遇過家暴,逃離了那個家,也離開了當時的小孩。後來她把身上的錢都交給親戚去照顧小孩,導致現在經濟狀況非常困窘,但她也拒絕申請低收入戶補助,因為在法律上小孩有扶養直系親屬的義務,她擔心會為了申請補助,而需要上法院對簿公堂。」卻步的真實原因說來令人心疼,「她覺得是她虧欠了小孩,而不是小孩虧欠她。」。

于真也補充提及,在人來人往的車站或商圈街頭,常會有詐騙集團鎖定急需用錢的弱勢族群,以幾百元現金作為交換條件,宣稱要向他們「借」身分證,實際上是盜用其證件開立人頭帳戶、流通不法資金,「他們其實不太清楚自己的證件會被詐騙集團拿去做什麼,尤其有些是智能障礙者,名字被登記在別人公司底下也不知道。」個資被盜用犯罪後,下一步是被通緝、入監服刑或得以減刑?弱勢無家者在急難關頭需要的法律諮詢服務,浪人食堂 X 福喜小客廳也會盡可能轉介適當資源。

浪人食堂 X 福喜小客廳
(圖片來源:《浪人食堂X福喜小客廳服務經費集資計畫》集資影片)
憤怒和攻擊,也是受過傷的證明
身型壯碩的小梨 (化名),與他人意見不合或情緒不穩時,常會突然大罵或作勢要攻擊旁人,「但是等她兇完了、脾氣過了之後,她會很擔心地傳訊息問我們說,『我這樣是不是就沒辦法繼續來這裡吃飯了?』」又有幾次,小梨與其他工作夥伴發生激烈衝突,氣得差點要與大家斷絕往來。于真試圖以社工的客觀立場梳理事態、協助小梨了解另一位工作者為什麼會容易情緒激動:「這位工作者因為過去在街頭上受到很多暴力對待,所以她對暴力是一個很敏感的狀態——每當有人打她、罵她,她就會有很激烈的反應產生,可能會哭,或者想要離開這個場地。」

「其實我也是⋯⋯」聽到于真這番話,小梨刺蝟般的武裝瞬間鬆綁開來,「我會有像她這樣很兇或者罵人的反應,其實也是因為我覺得很害怕。我想要保護我自己,不要再受到其他人的傷害。」有了于真和羽儀的陪伴,小梨開始理解心中那股憤怒從何而生,也希望自己脾氣能變好一些。

羽儀感慨道,「我們這裡有好幾位工作者在遇到挫折時,都會很擔心自己是不是要離開了,或者是接下來會被怎麼樣。信任,好像真的很難在他們的身上發生。」儘管每個人背景不同,浪人食堂 X 福喜小客廳的社工夥伴們卻不約而同地發現,長時間徘徊於生存邊緣的無家者們,既不被群體接納、也難以與人建立穩定的互信關係;信任猶如包在牛軋糖表面那層薄薄的透明糯米紙,一碰水就幾乎要融掉。


(圖片來源:社團法人慕哲人社)

「表達脆弱」是我們都要學習的事
于真有感而發地說,「在從事這份工作的時候,我覺得『表達脆弱』很重要,因為我們要面對的是一群更脆弱的人。」她坦言,以前曾被無家者一句「像你們這種大學畢業生,不會懂我們!」的氣話重重擊落、陷入自我懷疑,擔心自己不夠了解無家者的處境、無法走入他們的生命。羽儀則感慨,要找到理念相同、又能一起工作的人很不容易,然而每個人狀態不同、心中顧慮一言難盡,夥伴歷經磨合與默契培養後選擇離職,亦是這份工作必然歷經的困難。

「但為什麼會想繼續待在這份工作?我覺得是⋯⋯,每當我們看到會員或者是工作者來到這裡,在他們身上發生了一點點改變、開始有了一點點的相信,我就會覺得很感動。」于真回憶,她曾陪伴個案從沒有自立謀生能力,經過培力課程後身心狀態逐漸穩定,到後來個案不僅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工作,還能獨立在外租屋。

也曾有一名陪伴多時的會員,某天突然和她借了紙和筆,在小小紙張裡寫下「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哪怕生命只有三秒,也要照亮全世界。」,許了一個「自助也助人」的心願。在這樣的時刻裡,再大的徬徨與挫敗感,彷彿都能一消而散。

羽儀也分享,自己大約從一年前開始學習「非暴力溝通」,基於事實狀態去觀察、了解說話者當下的感受,不僅耐心聆聽陪伴,也要小心翼翼地釐清對話中的需求,「我覺得無家者好像也漸漸會學習這種說話方式,來練習表達他們自己的狀態。」或許當我們能夠平視著彼此來練習交換脆弱時,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因此能真正地拉近,不看外表去評斷一個人、沒有自我貶抑的標籤,更無關乎誰可不可憐。


(圖片來源:《浪人食堂X福喜小客廳服務經費集資計畫》集資影片)
人力、經費吃緊,三階段集資盼穩定達標
我們的工作者也很適合去做陪伴、關懷的助人工作,他們對於『幫助別人』這件事情,很能夠帶入自己的生活經驗。」羽儀透露,浪人食堂 X 福喜小客廳正與其他團隊洽談合作模式,例如從嘉義發跡、服務範圍擴大至全台的「銀色大門」平台,透過 App 整合地方餐飲資源與長者送餐需求,讓未有子女同住的老人不愁三餐。

目前浪人食堂 X 福喜小客廳僅有兩名人員為全職服務,場地租金、生活用品採買預算及支付給無家者的薪資等,也都是空間穩定運作必然的成本,因而團隊立下三階段集資目標,邀請各界善心人士共襄盛舉;倘若群眾集資金額能達到第二階段的每月 53 萬台幣穩定門檻,或許未來我們就有機會看到無家者們組成社區送餐隊、騎著三輪車將便當送到獨居老人手中,搭建起「自助且助人」的服務系統。

即刻支持《浪人食堂X福喜小客廳服務經費集資計畫》,無論贊助金額多寡,只要你願意伸出手,就能成為一道照進暗巷的光,讓被拒絕的生命不再飄蕩。

>>> 點我前往響應《浪人食堂X福喜小客廳服務經費集資計畫》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