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柑仔店、石頭湯計畫後,人生百味帶你走進「貧窮人的台北」

by 大晴

食物有百味、生活有百味、人生,當然也有百味。

不過,那些出現在電視媒體、報章雜誌上的新聞與人生,往往都只集中某些味、鎂光燈都只打在某幾位⋯⋯為了呈現人生不同風貌、不同味道,2014 年,一群年輕人組成「人生百味」,他們從街頭出發,關注無家者與街賣文化,透過一系列計畫讓街頭風景變得明亮友善,讓人們願意駐足交流,從理解進而連結,再到改變。

例如他們推出「石頭湯計畫」,將家庭、婚宴、尾牙等活動的「剩宴」變「盛宴」,透過街頭游擊食堂,與寒士們分享美好的一餐。更重要的是,藉由共同烹煮、共食共享的過程,讓彼此都卸下心防,讓斷裂的關係從「心」升溫加熱。


還有「把回收拿給阿公阿嬤」計畫。他們在台灣各地建立回收點地圖,鼓勵大家將家中的五金鐵鋁寶特紙等,直接交給附近的回收長者。

(▲ 聶永真X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X人生柑仔店的第一條設計師款街頭泡泡糖)


(▲ 與知名插畫家馬來貘合作的玉蘭香氛片)
2015 年團隊發起「人生柑仔店」計畫,他們開發一系列實用商品,例如街頭泡泡糖、可愛熱銷的玉蘭香氛片、在地食品、竹牙刷等,讓那些因生活無依、沒有選擇而選擇街賣的工作者們,能藉由這些翻轉街賣的形象計畫,重新被理解與尊重;藉由街賣文化的轉譯,讓他們成為社會保護網的一部份。

2017 年,人生百味再度推出新計劃——城市狹縫旅行團:一起看見「貧窮人的台北」

(▲「貧窮,我覺得是個人想法啦。我這樣的日子,我不覺得是貧窮,因為我有時間。」)

貧窮、落魄、流浪,它們不是樂觀的字詞,但也不是負面的詞彙,只是人生的一種狀態。這個狀態就跟大自然有晴就有雨、有寒也有暑一樣,與成功、富裕、繁華共存在每座城市中。

「我們這個社會因為不理解身處於貧窮狀態的人的生活,所以歧視貶低貧窮者的存在,因為自覺無能為力回應身處於貧窮狀態的困境,所以冷漠假裝看不見貧窮的存在,而『貧窮人的台北』這樣的城市狹縫旅行,便是希望參與者可以感受、可以理解,而最後,改變行為,這是不是一種消費貧窮的行為,我們沒有答案,我們只能努力確保每一個微小的行動,都能具體的解決一些問題,改善一些情況,並且盡可能的降低對最弱勢者的傷害。」


為了記住構築這城市的每一個人、為了呈現貧窮者更真實而立體的樣貌,並讓這個狀態被看見、理解與討論,人生百味這次計畫要帶領眾人走入都市部落與底層生活,帶你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台北”。


行程內容包括:無家者的萬華導覽;工地 BAR、部落風味餐、石頭湯宵夜等的一夜無家百人露宿活動;茶室的茶香與人情味;專人展覽介紹,讓你了解貧窮的最強補習班等等,底層生活苦雖苦,但其中的生猛與強韌,絕對讓你大開眼界~


除了導覽行程外,計劃還提供衣服、毛巾、雨傘等設計回饋品。
城市的街邊,有許多無家無依的流浪者,也許你會說:「這是他們自找的。」但,實情真的是這樣嗎?貧窮到底是個人自由的選擇?還是失去選擇的自由?流浪街頭到底是自己的選擇,還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即便是自己的選擇,一個人又該為自己的選擇付出多少代價,才叫負責呢?

以上這些問題,與其想破頭,不如直接走入街頭!如果你也認同人生百味的計畫與理念,不妨在 10/7 前 點此 支持參與。你的一些贊助、一個分享,都將不會是「淡薄仔稀微」,因為一個人力量再小,也是成就行動的開始。

以上影片圖片來源:人生百味粉絲專頁

【延伸閱讀】
可以做到 100% 的事情,為什麼只做一半?專訪: Fng 世代設計 X 人生百味
畢嘉士基金會專員林茵慈:馬拉威女孩和我阿嬤膚色不同,人生困境卻是相同的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願意以最直接的行動支持群眾觀點,在文章正上方有個「媒體小農捐款灌溉」按鈕,按下它就能灌溉點數給我們滿滿的鼓勵,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群眾集資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