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紀錄者 2】死亡不是瞬間,而是過程:專訪大悲學苑紀錄片《回眸》導演陳志漢

by 郁子

(大悲學苑紀錄片《回眸》導演陳志漢。封面來源:舊視界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提供)

熱衷探討生死議題的導演陳志漢,歷時 2 年拍攝《回眸》,記錄大悲學苑關懷人員,如何以「靈性照顧」幫助末期病人圓滿離世。由於拍攝後期經費用罄,2021 年 5 月,大悲學苑發起群眾集資,希望讓「靈性照顧」議題被更多人認識,並募集專業關懷人員培訓經費。

作為生命議題紀錄片導演,陳志漢也算是經歷「生死」好幾回,《回眸》裡拍攝的 3 位病人,此刻皆已不在人世。他有回心有所感──拍攝過的個案,從病危到往生最多不過 40 天,有的甚至比 20 天更短。幾十年的恩怨情仇,要在幾十天處理完,道謝、道愛、道歉、道別⋯⋯,不從現在開始,怎麼來得及?

他問大悲學苑的法師,對方只是慈藹地笑。「可人很有趣,沒有死到臨頭,就不會想做這些事。」以後好了、下次再說。逃避處理的課題,一旦生命開始倒數,每項都是最難的特急件。拍完《回眸》,陳志漢告訴法師,希望自己臨終前,法師也幫他做靈性關懷。「但不知道我們倆誰活得比較久。」他笑得爽朗。

生命本是無常。


(《回眸》紀錄片導演陳志漢。圖片來源:舊視界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提供)
生死交界回頭望,才能洞悉生命的本質
陳志漢 2017 年推出的《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主題是「大體捐贈」;2019 年的《一念》,談的是「無效醫療」;2021 年的《回眸》,則帶觀眾探討病人臨終前的「靈性照顧」。每個主題都與死亡靠得極近,但或許就得這麼近,才能從捨與不捨裡,看清楚生命的本質。

人活在世上的價值是什麼?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陳志漢很小的時候,便開始思考這些事。只是具體來說是為什麼,他也說不太上來。可能是國中考差、被老師打,讓他質疑活著到底要幹嘛;或是和母親爬山時,從她越來越慢的步伐裡興起的傷感?可能時間得回溯到更久之前⋯⋯

我以前,做過一件很殘忍的事。

陳志漢讀國小時,學校附近抓得到許多小青蛙。有天,他將小青蛙們裝到一個瓶子。「然後我⋯⋯」他頓了頓,「我把熱水打開。」瓶子裡 10 幾隻小青蛙,突然腿都伸得筆直,全死了。年幼的他盯著青蛙看了好久。「我覺得小孩子就是會有種惡作劇心態,以為這樣可能很好玩。」只是青蛙們好像很痛苦,這感覺一點都不好玩⋯⋯,從此,他沒再欺負過任何小動物。

年幼時生死概念還模糊,可越長越大,小青蛙的事壓在心頭,愈發沉甸甸。「其實很長一段時間,我對這件事都耿耿於懷,也不太敢跟別人說。」兒時無意識犯下的錯,讓陳志漢上了堂震撼的生命教育課──懂得該尊重每一條生命,無關種族。後來去拜拜,他總虔誠認真地對青蛙道歉,也感謝祂們讓他學會尊重、也懂得生命之重。


(陳志漢拍攝紀錄片,多半是在旁靜靜觀察。圖片來源:大悲學苑提供)
尊重被攝者意願,盼作品開啟個人與生命的對話
當年的小男孩,後來拿起攝影機,成了一名紀錄片導演,專注探討生命和死亡的本相。朋友虧他在醫院來去自如,陳志漢豪爽大笑,「怎麼可能!我掛號是來去自如,要拍就沒那麼容易。」他一一數來:進醫院拍攝本就須申請,病人 / 家屬也未必願意給拍;帶的設備得輕巧,不能妨礙醫療動線、也盡量不要打擾到病人。

我倒沒有覺得,非拍到什麼畫面不可。」他想了想,「最重要的還是尊重被攝者,別讓人家覺得不舒服。」靈性照顧本是希望協助末期病人,以最舒服坦然的狀態面對死亡;拍攝若影響到病人臨終前的舒適度,反而悖離靈性照顧的核心本質。所以拍攝時,他通常只靜靜觀察,鮮少主動對病人提問;有疑問,他就私下跟法師聊。

大悲學苑的法師們,如何為病人靈性照顧?」陳志漢認為,這才是《回眸》的重點。紀錄片畢竟不是劇情片,沒有安排好的腳本。生命給的所有故事,他都感謝。「其實拍都可以拍,真正難的是剪輯。」有些素材涉及個案隱私、甚至可能對家屬造成二次傷害。層層顧慮,總得回歸根本──觀眾要的是什麼?自己想呈現的又是什麼?

「我不會在影片裡說,大家都該去做靈性照顧。」他覺得,生命的解答不該武斷而單一,他有想傳遞的訊息,但也替觀眾留下思考空間。「如果《回眸》能讓大家思考生命,想起要與親友道謝道愛,哪怕只在看完影片的當下,我覺得都值得。」這幾年他的幾部作品,議題不同,可都想傳達一件事──愛要及時。「只要這個想法出現過,之後再回想起來,或許對生命又有不同體悟。」。


(圖片來源:大悲學苑提供)
無償提供靈性關懷,盼集資點燃傳承之火
截至 2021 年 6 月底,《回眸》紀錄片上映暨關懷人員培訓經費集資計畫已累積 700 多萬台幣,成功籌得紀錄片上映院線國際發行所需資金。陳志漢打趣道:「以前拍的紀錄片,票房都沒這麼高。」當然集資金額不一定反映票房成績,但幾千人都願意參與,至少確定──這件事是大家需要且重視的。

如未受 COVID-19 肺炎疫情影響,《回眸》預計 2021 年 9 月於全台戲院上映。除了讓觀眾有所思考,陳志漢還是希望,《回眸》能為關懷人員帶來更多實質幫助。「大悲學苑目前只有 3 個法師,再加一個護理師,人真的太少。」陳志漢提及,法師們都是「免費」為病人提供靈性照顧;且培訓關懷志工至少需要 1 年的完整訓練,像安寧療護、靈性關懷、訪視實習⋯⋯等,從志工成長到能獨當一面的資深關懷人員,甚至要花上 3 年。

大悲學苑在做的事,需要更多人一起參與;大家更認識『靈性關懷』,法師執行上的困難就能少一些。」他說明,大悲學苑主要致力於進入社區、提供居家靈性照顧。患者回到自己熟悉的環境,整體來說也會更自在。不過,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接受法師或關懷人員進到家裡、跟病人關懷聊天。「他們會以為你要來提前超渡病人。」講完,他自己都笑了。

集資第三階段──靈性照顧資深關懷人員的培訓經費,目前還在持續累積;涓滴善意匯流成河,日後可能是家人、朋友、甚至自己生命最後一段的福澤。「但法師們也會老、有天也會往生。那之後,有沒有人能繼續做這些事?」對陳志漢而言,延續傳承,是《回眸》更重要的意義。


(《回眸》紀錄片海報,電影預計 2021 年 9 月上映。圖片來源:大悲學苑提供)
回眸此生,才能安然往生
拍一部紀錄片,像翻一座山丘;陳志漢爬著爬著,不覺已年過不惑。他拍紀錄片,紀錄片也悄然形塑他的生命樣貌。拍完《回眸》,他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雙胞胎的爸爸冠瑋。「他的年齡跟我真的太近,冠瑋只大我一歲吧?」病床上的人已瘦成枯骨、即將面對死亡;陳志漢拿著攝影機,內心有一道浪,波濤洶湧卻無以名狀。

「我以前一直覺得,死亡是靈魂離開身體、一個瞬間的狀態。拍完《回眸》才有點理解,死亡更像是過程。」他想起冠瑋過世後,道濟法師到靈堂對他說話的事。「現在我覺得,死亡,其實是兩個生命型態的轉換過程。中間可能只有幾秒鐘,那之後,人就變成另一種形式存在。

死亡,即是「往生」。而我們都幸運,還享有此刻安逸、能恣意揮霍逃避。有一天,當我們終於來到生命終點,「靈性照顧」會伴我們溫柔回眸;或許到時,我們就能找到一種答案去相信、去仰望,闔眼之後也能順著光、去到心之所向的遠方。

>>> 支持《回眸》靈性照顧紀錄片上映,助更多生命圓滿善終

回顧閱讀
【生死紀錄者 1】末期病人如何善終?大悲學苑紀錄片《回眸》:靈性照顧,圓滿今世的愛與修行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