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勇敢面對死亡?台灣第一部靈性照顧電影《回眸》,陪你從生命終點溫柔回顧人生

by 外部投稿

(封面來源:大悲學苑提供)

近來 COVID-19 新冠肺炎疫情變得嚴峻,確診與死亡人數持續攀升,也將大眾籠罩在恐慌之中。死亡代表著人生結束,疫情讓這樣的議題變得離生活更近,不難想像人們會產生多少恐慌。實際上,那些被醫生宣告平均剩餘壽命不到一年的「末期病人」,就是在時間倒數壓力下,必須學習面對死亡的一群人。

人生不一定活得漂亮,但是要走得鏗鏘!」看見末期病人的遺憾與不捨,多年擔任臨床關懷宗教師的宗惇法師於 2014 年成立「大悲學苑」,帶領一群無私奉獻的專業關懷人員,以宗教力量提供病人身心靈全人照顧的「靈性照顧」,幫助病人解開心中的結、圓滿離世。這一切過程都被鏡頭記錄下來,成為台灣第一部專門探討靈性照顧的電影《回眸》

《回眸》是熱衷於拍攝生死議題紀錄片的陳志漢導演,歷時近兩年的最新力作。該片記錄三位末期病人冠瑋、瑤華、育姍在離開人世前如何面對死亡的每一刻,用生命故事向大眾展現他們對生的不捨、對死的恐懼、以及過程中靈性照顧給他們的勇氣;期盼帶領大家從平時避而不談的生死議題切入,凝群眾之力成為「正視生命階段」與「靈性提升」的傳承助力。

可惜的是,《回眸》拍攝到後期經費用盡,咬牙拍攝完畢後卻缺乏經費上映;此外,隨著病人照顧需求量不斷增加,專業關懷人員的培訓也必須相對應增加。大悲學苑於是發起《回眸》紀錄片上映暨關懷人員培訓經費集資計畫,希望透過大眾力量,讓末期病人的生命故事登上大銀幕,讓靈性照顧議題被更多人看見,並募集專業關懷人員的培訓經費,使更多病人能圓滿離世。

(法師與冠瑋的雙胞胎兒子佑佑和廷廷。圖片來源:大悲學苑提供)

回首來時路,引領世人勇敢面對死亡

即使人生際遇不相同,生老病死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但往往真的看見死亡時,我們才驚覺還沒準備好,遺憾太多心願未了、卻只怕已為時已晚。

《回眸》引領世人勇敢直視死亡,細膩呈現三位末期病人對生命抱持的不同執著與情緒。冠瑋被告知生命剩下一個月,他苦惱來不及看著就讀小學的雙胞胎兒子佑佑和廷廷長大;瑤華希望在家安寧,但回到家後,家人之間的不和睦讓她感到害怕;育姍長期在海外工作,生病返台治療被判定為末期病人,因為女兒不在身邊,育姍擔心臨走前見不到女兒最後一面⋯⋯。

不僅末期病人需要勇氣,家屬親友也需要。如果病人沒能好好面對死亡、最終抱著遺憾離開,會怎麼樣呢?大悲學苑靈性關懷督導德嘉法師說:「平靜安心好走,對家屬來說是很大的安慰。否則往生的人往生了,活著的人一輩子走不出那個痛。」。

2014 年大悲學苑成立前,靈性照顧的概念在台灣仍在萌芽階段,時任臨床宗教師的宗惇法師在醫院看到許多無助病人,便開始帶領關懷人員走進一間又一間的病房,引導病人回顧自己的人生、抽絲剝繭找到遺憾之結,一步步引導病人的身心靈回歸安定,也慢慢建構起台灣靈性照顧體系。

至今,大悲學苑陪伴超過 550 位社區末期病人勇敢面對死亡,同時也讓家屬親友能走出痛苦。隨著安寧照顧的「身」被重視,越來越多末期病人有「心」、「靈」照顧的需求,這也讓大悲學苑意識到:必須積極培訓更多專業關懷人員,才能讓台灣靈性照顧往下一個里程碑──「社區居家靈性照顧」加速邁進。

(《回眸》電影導演陳志漢。圖片來源:大悲學苑提供)

醫院拍攝不易,《回眸》紀錄生死之前的結與解

疫情不斷升溫,醫院成為高風險場域,大悲學苑的法師、關懷人員也更難進入醫院,此時此刻可能正有身處醫院的末期病人在無助、恐慌之中為生命倒數。病人臨終前最多的願望是「想回家」,但因為安寧照顧資源集中在病房,多數病人並沒有辦法如願離開病床,在在證明社區居家靈性照顧的發展至關重要。

醫院除了是高風險場域,更是不容易拍攝取景的場所:考量家屬隱私、不能妨礙醫療動線,劇組必須在狹小的空間以輕巧設備上陣,只為在不打擾病人的前提下拍下真實。談到對著病人拍攝,陳志漢導演就曾分享有「傷口上撒鹽」的無力感,這次拍攝《回眸》更有感而發:「拍攝近 2 年其實不算太久,我卻一直覺得時間走得很慢。」。

直視生死的課題,每一刻都彌足珍貴。」陳志漢導演宣布《回眸》殺青後,電影中主要的三位末期病人冠瑋、瑤華、育姍都已離世。事實上,安寧病房病人平均剩餘壽命為 3 週,因此每一次拍攝都在與時間賽跑,鏡頭下的影像顯得更得來不易⋯⋯。

(大悲學苑透過靈性照顧給予每一位末期病人力量。圖片來源:大悲學苑提供)

眾人集氣推動靈性照顧,幫助《回眸》電影上映

實際上,《回眸》除了作為保存台灣靈性照顧的珍貴影像,也拍攝大悲學苑法師們實地走訪日本、香港與當地宗教師互動的過程,展現台灣臨床佛教宗教師的專業是能耀眼國際的「台灣之光」,也讓觀眾能一探究竟靈性照顧超越地域的重要交流。

《回眸》紀錄片上映暨關懷人員培訓經費集資計畫已於 5/25 (二) 正式啟動,募集資金將同時幫助《回眸》電影上映以及大悲學苑關懷人員培訓經費;不論您是單筆支持、每月支持還是企業支持,都能讓台灣靈性照顧更往前走,也幫助更多病人能圓滿離世。誠摯邀請大家一起成為靈性照顧的推手!

>>> 點我前往《回眸》紀錄片上映暨關懷人員培訓經費集資頁面

本文為外部投稿,圖文由大悲學苑提供、群眾觀點整理編輯。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