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颱風來臨時,你也可以不再讓農民一個人 – Cropital 農業集資平台創辦人專訪

by 早安

( 照片來源:Cropital 簡報)

「謝謝你們,現在我養得起我的孩子,也不再害怕每次颱風來後,我的生活就一蹶不振。」

這是在 Cropital 菲律賓農業集資平台上募資成功的當地農夫和 Everett 表達的感恩,Everett 回想起來,很欣慰地說著:「一開始他們對於這樣新的籌措資金模式很懷疑,最後他們真的很開心當初有相信我們。」。

年紀輕輕的他,就已經是 Cropital 的創辦人兼營運長,一開始有些害羞生澀的他,一談到自己在做的事情,和菲律賓現在的農業情況,立即轉為自信發亮的眼神,和我們侃侃而談。

「 菲律賓目前仍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國民從事農業,然而生產值卻只佔了 GDP 的 9% ,這些農民平均年齡 57 歲,都是所得和生活水準相對較低的一群人,平均月收入僅 2000 披索( 約新台幣1277 元 )。」幼時就是農業家庭的 Everett ,也會協助家人一起在田裡工作,那些童年記憶讓他對於菲律賓的農業發展現況,有更深的感觸。

 Bayanihan 」, 在菲律賓語裡,代表城鎮、國家或是社區的意涵。背後表達了群眾共建的力量,足以共同創造大事情。Everett 和他的另一位好朋友在學生時期課堂中發想輔助小農的計畫,在課程結束後,他們決定將計畫真正落實在菲律賓的農業社會,協助農民透過更有效率、穩定和受保障的融資方式,降低農業損害機率,並更專注於耕種。「 Grow your money and help our farmers 」是 Cropital 的信念,他們讓群眾和農民站在同一陣線,共享報酬及分擔風險。

想像一下,這和股票市場的投資一樣,只是現在是投資農民,共享的報酬即是農民的收成,共擔的風險即是包括天氣、災害、土壤、技術、市場需求等等。任何人只要準備好最低贊助金額 5,000 披索(約合新台幣 3,200 元),就能夠自由選擇欲金援的農業計畫。更重要的是,透過「 群眾 」的力量 ,每個人都有能力直接協助農民改善生活,最後的收成,也能群體共享收益,創造雙贏局面。

Cropital 從 2015 年成立至今,僅一年多的時間,已經輔助超過 200 位菲律賓農民成功獲得贊助,其中發起長期計畫的 20 位農民,更全數預先獲得未來 5 年的資金,使其可無後顧之憂,悉心照料作物。在今年六月時,他們在網站上發起 15 位農民的新專案,更在 24 小時內,全數募資成功,獲得 150 萬披索 ( 約 96 萬台幣) 。這套模式正在翻轉菲律賓農民的未來,Cropital 也因其帶來的社會影響力,被富比士評為菲律賓前 24 Fintech 新創公司之一。

( 照片來源:Cropital 簡報)

Cropital 不僅是平台,也是農民的好夥伴,深入和他們溝通,盡可能協助他們解決問題。

Everett 提到起步時試營運期間,在位於馬尼拉北岸的Bulacan,說服五位農民在平台上發起專案。

「當時遇到颱風,是農民的致命傷,但我們協助他們事先向 Philippine Crop Insurance Corp  申請保險,且費用都包含在農民募集資金的預算上,在天災來臨時補助他們所受到的損失,讓他們有能力購買新的種子繼續耕種。」。

「我們發現農夫在耕種與收成之間,會有一段收入空窗期,且他們必須確保作物順利收成,才有收入。使得這段期間沒有辦法有足夠金錢撫養小孩,所以我們提供新的薪資制度,讓他們可以固定如月薪般領取。」。這五位農民一開始皆非常猶豫,也很不信任,當他們嘗試這種完全顛覆他們想法的方式後,皆成功募資,並改善原本的生活。

Cropital 也替投資人扮演守門人的角色
農民會在 Cropital 平台上創建專案,像群眾表達需求,以請求支持。而這些農民非隨意挑選,而是經由地方政府篩選和核實過的名單,以確保投資人的利益。他們也積極和非政府單位的民間農業相關團體合作,協助篩選更多符合資格的受益農民。這些符合資格的農民,仍須通過 Cropital 的面試及審核程序,才能正式在平台上提案。除此之外,Cropital 也用科技及農業專業知識,提供農民更科學的方式,系統性的天氣、病蟲害與市場風險管理,觀察土壤的品質特性,降低歉收機率,也提供贊助者明確依據,例如預計收成的時間、最終推估的每單位收益金額,公開透明及監管把關,以確保雙方權利。

如何起步?
要能和在地的農民談群眾集資,可能比和傳統小吃店談這樣的觀念還要困難。被問到這樣的問題,Everett 表示:「 在建立平台之前,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和許多農夫溝通,同時我們也和當地政府持續協調,一開始是非常艱難的,到處碰壁。」但菲律賓農業社會的背景,也有類似農會及農業合作社的組織,透過這些單位,會更清楚知道,不同地區的農民需要的是什麼,再進一步和農民對話,為個別農民量身訂製他們的募資計畫。

另一個則是和社區小農們接觸,取得他們的信任。若是單個單個和農民談,會耗費非常大的工程,但透過一區一區的方式,可以有效率知道他們的需求。

成立開始,Cropital 透過社群網站,我們一開始鎖定在海外工作的菲律賓人,找到一群人支持農民的對象,加上菲律賓人在臉書上是非常活躍的, 他們展現了對農民的支持和此計畫的興趣,包括國內與國外的群眾,Cropital 也定期分享農民的故事、歷史,和當地的氣候狀況及風險,讓投資人更深入了解農民的運作模式和可能遇到的問題。

( 照片來源:Cropital 粉絲專頁

天災帶來的重創,沮喪卻更確信我們存在的必要

「 其實有一次真的遇到強颱肆虐,造成作物歉收,衝擊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嚴重,雖然當時很沮喪,但正是因為這樣的情形,更顯 Cropital 存在的必要。」提到那次的經驗,慶幸的是至少農民不是一個人,當時透過保險,保護農民渡過那次的危機,當然還有群眾的支持。

目前 Cropital 會先專注在改善菲律賓的農業狀況,主要在稻和玉米兩項作物,他們也會更努力照顧到更多菲律賓的農民,並改善和優化他們從種植到收成的過程,系統性的替農民降低風險。也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致力於農業創業。

現代的Bayanihan,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群眾集資成了這股能量的驗證

「 亞洲在這塊領域起步的慢,仍然很少人知道這個概念,但在亞洲卻是有很大的潛力在,尤其在菲律賓。」他樂觀地說,菲律賓人對群眾集資的概念是很開放的,這也是 Cropital 能在不到一年時間就在菲律賓闖出名堂的原因之一,身為第一位將群眾集資概念沿用到農業的新創團隊,他說,清楚告訴群眾,他們的錢該往哪裡去,能發揮他們心中最大的價值,這才是最重要的

Cropital 不但改善菲律賓的農業狀況,也讓投資人在他們專業的審核程序和把關中,得以安心。台灣呢?每年的颱風與天災,新聞上總看到最大受害者就是農民,這個方式能不能也成為台灣農業問題的一種解法呢?

更多 亞洲國際群眾集資會【 眾力時代 】相關報導就在這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