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風靡全日本!小貓熊「風太」20 歲生日,千葉市動物公園集資提升高齡動物福祉

by jie

(封面來源:《風太 20 歲生日紀念,讓動物們過更幸福的日子》集資頁面)

計畫名稱 《風太 20 歲生日紀念,讓動物們過更幸福的日子》
集資管道 日本 / READYFOR
集資期間 2023 / 06 / 07 (三)~2023 / 07 / 31 (一)
適合對象 關心動物福祉的你

風太生日快樂!日本千葉市動物公園裡的動物明星——小貓熊「風太」,在 2023 年迎來 20 歲生日,換算成人類年齡相當於 80 歲高齡。隨著動物和人類一樣有機會越來越長壽,高齡動物照護也逐漸成為備受關切的新興議題。

「我們希望與您一起,創造一個對動物們更友善的未來。」——2023 年 6 月,日本千葉市動物公園在 READYFOR 發起群眾集資,慶祝園區內的動物明星「風太」迎接 20 歲生日,也期盼向社會大眾募集經費打造友善設施、推廣「環境豐富化」觀念的重要性,讓動物園裡逐漸邁入高齡的動物們,能過著更舒服、更幸福的晚年生活。

擁有一身蓬鬆厚毛、身形圓潤可愛的小貓熊 (Red Panda),卻也面臨著人類非法誘捕、盜獵的致命危機,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UCN) 列為「瀕危物種」,有專家預估全球野生的小貓熊數量已經低於 10,000 隻,且有持續減少的趨勢⋯⋯


(圖片來源:《風太 20 歲生日紀念,讓動物們過更幸福的日子》集資頁面)
誕生於 2003 年 7 月 5 日的小貓熊「風太」,在 2005 年來到日本千葉市動物公園。由於牠能像人類一樣用兩隻腳站立,活潑又親人的可愛形象深植人心,也成為風靡全日本的動物明星,吸引大量遊客入園參觀。風太與牠的伴侶「奇奇」孕育出 8 隻小貓熊寶寶,血脈代代傳承至今,日本全國各地動物園都可以見到牠們的後代子孫。

集資頁面提到,市府每年分配給千葉市動物公園的經營預算,大部分會用在動物飼料和基本設施維護等必要支出,在推動「環境豐富化」與提升動物福祉層面仍有資金不足的情形千葉市動物公園意識到動物高齡化議題的重要性,也認為必須積極應對、有所作為,因此期望能借助群眾集資的力量,打造高齡友善的園區環境。


(圖片來源:《風太 20 歲生日紀念,讓動物們過更幸福的日子》集資頁面)

而所謂「環境豐富化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指的是人類為圈養
動物提供多樣化的環境刺激,例如準備適合動物的棲息空間安排具有挑戰性的遊戲或互動讓動物們尋找食物或主動獵食等,鼓勵動物們探索周遭環境、表現出更多自然的行為,以此減輕壓力、避免憂鬱和繁殖困難等問題,進而提升生理與心理健康。

近年來,千葉市動物公園嘗試多種環境豐富化措施,例如為獵豹設置專屬跑道、改變餵食獅子的方式,為的就是希望讓這些動物能生活得更加自在;2023 年園方選擇在風太 20 歲生日前發起群眾集資,主要希望將資金用於提升小貓熊的空間生活品質,也累積高齡動物的照護經驗,讓世人們更加了解如何保護瀕危的小貓熊。


(圖片來源:《風太 20 歲生日紀念,讓動物們過更幸福的日子》集資頁面)
在本次集資計畫裡,千葉市動物公園設定了三階段達標金額:達到第一階段目標 500 萬日幣,資金將會用於種植一批新樹木、製造更大的遮蔭環境,並安裝局部空調冷風機,讓天生怕熱的小貓熊在 25 °C 以下的環境自在活動。同時也因應小貓熊風太邁入老年、口腔咀嚼功能退化,園方將會購買研磨設備,以利準備適合高齡動物的食物。

達到第二階段目標 2,200 萬日幣,資金將用於在現有的展示玻璃上加裝遮熱膜,以及範圍能涵蓋到整個小貓熊棲所的自動噴霧裝置;資金累積到第三階段目標 3,000 萬日幣,則預計會增設觀賞與學習環境,並更新導覽手冊內容,讓遊客們有機會更進一步了解小貓熊。

集資開跑一個月,此一計畫已累積有超過 600 人贊助支持。為了感謝參與集資的贊助者們,園方不僅規劃以入場券與感謝狀作為回饋,也準備了風太寫真集、絨毛娃娃、抱枕、風太 20 歲生日紀念燒酒等多種品項提供選擇;若是選擇企業贊助方案,還可以列名於園區內的獸舍。

透過這次機會,希望能將『環境豐富化』的重要性傳達給更多人——不只是關心風太,也關心自己周遭的自然環境。」千葉市動物公園在集資頁面裡表示,集資改善園區設施不僅僅是為了風太,更是為了小貓熊保育研究做出貢獻,進而實踐聯合國永續目標 (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裡的生物多樣性目標。

>>> 點我前往《風太 20 歲生日紀念,讓動物們過更幸福的日子》集資頁面

 

延伸閱讀:
為動物們紓困!札幌北野生動物園集資度疫情難關,水豚腳印衣、猴子親筆畫作都是回饋品
拯救臺灣最多候鳥的濕地!《布袋鹽田群飛計畫》為近 3 萬隻候鳥留下過冬棲地
這些動物別再搞錯!窩窩《我才跟牠不一樣》第二季繪本,27 隻相似動物全新登場
【中華鯨豚協會專訪】前進擱淺救援現場──回歸大海前,人與動物各自掙扎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