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陳爸點燃的燭光!「孩子的書屋」啟動重建計畫,盼集資陪伴孩子下一個 20 年

by 外部投稿

(封面來源:《下一個 20 年,建和書屋重建集資計畫》)

在台東大知本地區,有個讓缺乏資源、經濟受困、有家庭問題的孩童能安心生活長大的避風港,那就是「孩子的書屋」。 2019 年,書屋創辦人陳爸驟逝,由長子陳彥翰接班,與團隊一起守護著孩子的書屋的精神;不只延續過往服務,也希望開創新的格局!

彥翰表示:「既然父親點燃了燭火,那我們就要守護燭光。」如今,最早成立的書屋起家厝「建和書屋」已逐漸老舊,產生許多安全問題。為了陪伴孩子走向下一個 20 年,彥翰決定重建建和書屋,保護更多孩子,成為孩子們第二個家!

(圖片來源:財團法人孩子的書屋文教基金會提供)

書屋陪伴孩子成長、提供職涯培訓,從家庭根本解決問題
書屋由人稱「陳爸」的陳俊朗創立於 1999 年,原先僅有自家的小庭院,至今已有 9 間書屋;陳彥翰回憶:「在我的記憶裡,從早上練功到放學後的運動、讀書、玩耍,還有爸爸最拿手的說故事,所有小朋友都圍著他,聽他胡謅天馬行空的故事!」

陳彥翰表示,
自從他國小三年級,爸爸回台東創建書屋後,他的功課、體育運動都變強了;甚至從沒有朋友,到許多同學都跟他互動、講話,詢問怎麼加入他們。說起小時候對書屋的印象,彥翰眼中閃著光芒,他說:「這就是書屋的力量!它讓什麼事情都變得色彩斑斕,生活變得非常快樂。

孩子的書屋一開始的創辦理念為陪伴社區的孩子,書屋提供穩定的晚餐、伴讀、音樂、戶外運動等活動,讓孩子身心適性發展;青少年與成人則可以在此習得咖啡、烘焙、木工等技能。不僅如此,當陳爸得知孩子的家庭狀況後,他理解到除了照顧孩子,還需從根本的家庭解開諸多繁鎖、沉重的問題;例如為孩子的父母提供就業、醫療、輔導的幫助,進而從一兩個家庭延伸到整個社區共好。

(圖片來源:財團法人孩子的書屋文教基金會提供)

危機也是轉機!
陳爸驟逝,彥翰接班強化組織
如此深具教育意義的組織,卻在 2019 年陳爸驟逝,面臨嚴峻的考驗。「爸爸就像是有超能力的超人,而我是超人的兒子,只是個凡人,但我身後有一群團隊跟我一起奮鬥。超人想做的、能做的,我們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我有信心!」

就這樣,孩子的書屋在彥翰的帶領下,從組織化分工開始強化機構,讓團隊中的老師、社工、公關、產業及農業組人員各司其職,陪伴每個孩子往前走。
一路走來,孩子的書屋建構地方完善安全網,涵蓋超過 14 個社區、 500 個家庭;陪伴超過 3,000 位單親、隔代教養、貧窮等弱勢孩童、青少年共同成長。此外,孩子的書屋也帶領孩子登山、單車環島、獨木舟跳島,總計已繞行台灣 24 圈;音樂教育方面,則有超過 1,500 位孩子參與 400 多場的公演,甚至發行全製作專輯。

孩子的書屋也為大孩子們,提供總時數超過 85,000 多小時的職涯培力,一同研發上百件的產品;並號召 500 多位的志工,協力完成綠建築青林書屋黑孩子黑咖啡等項目。「每個孩子都值得成為很好的人。跟著書屋一起長大的陳彥翰,因曾身受其惠、感受過書屋的美好,希望下一代可以在好的環境中成長。

(圖片來源:財團法人孩子的書屋文教基金會提供)

重建建和書屋,陪伴孩子走過下一個 20 年
「既然父親點燃了燭火,那我們就要守護燭光!」彥翰與團隊在陳爸離開後,用了 2 年時間站穩腳步;不只延續過往服務,也希望開創新的格局。為了守護這道燭光,彥翰決定重建書屋的起家厝「建和書屋」,這是陳爸從自家庭院後的第一間完整書屋;而建和書屋也是社區部落的一位長者 Vuvu (女性長者稱呼)所提供的空間。如今 Vuvu 雖已不在,但離世前告訴後代,務必要保留建和的空間給書屋使用。

然而,許多建築面臨老舊、破損、漏水等問題設備,空間均已不符教學需求使用,孩子們的安全也遇到挑戰。
重建建和書屋象徵「莫忘初衷」的精神,代表彥翰與團隊回到原點再出發,以及對支持者的責任;也希望藉此彰顯書屋的精神、目標,鞏固後蛻變成書屋 2.0。

這項重建計畫需要有逾 1,400 萬的經費,已超出書屋所能負荷;因此希望透過群眾集資的力量,完成書屋重建的三階段。這三階段分別為:首先,建構安穩的地基,開放空間讓孩子安全地遊戲、辦活動;其次是提供飽足餐食的廚房空間,與守護孩子心靈成長的諮詢室;最後是建置活動與閱讀空間,讓孩子能發掘興趣、學習知識,找到生命的方向。相信透過大眾參與打造出新的建和書屋,將更穩固、更安全、更完善,繼續陪伴他們好幾個 20 年!

>>> 點我前往《下一個 20 年,建和書屋重建集資計畫》

延伸閱讀

本文為外部投稿,圖文由財團法人孩子的書屋文教基金會提供、群眾觀點整理編輯。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