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不到就收攤!范琪斐發起《說故事的人》第二季集資計畫,盼為台灣留下珍貴庶民紀錄

by 外部投稿

(圖片來源:《說故事的人》製作團隊提供)

計畫 / 產品名稱 《說故事的人》第二季集資計畫
集資管道 獨立集資
集資期間  2022 / 4 / 28 (四)~2022 / 7 / 31 (日) 
適合對象 《說故事的人》的聽眾粉絲

烏俄戰爭開打,你有「要做些什麼」的急迫感嗎?對於資深媒體人范琪斐而言,就是要製作《說故事的人》。

《說故事的人》是范琪斐與實在影像、資深記者朋友們籌備許久,並於 2021 年推出的 Podcast 節目;有別於她過往報導國際新聞的理性形象,《說故事的人》是相當感性的作品,製作團隊將焦點放在生活周遭,發掘那些真實、卻不曾被分享到檯面的故事。

第一季結束後,為讓更多故事擁有更好的資源得以延續,製作團隊發起《說故事的人》第二季集資計畫,期盼以群眾集資的方式,邀請大眾認同理念而支持。除了期望可以集資到製作經費,也希望邀請參與集資的民眾提供自己的故事,製作成額外的節目;一同訴說更多當代人的故事,為台灣留下珍貴的庶民紀錄!

(圖片來源:《說故事的人》官方網站)

不同於國際新聞的理性,范琪斐感性紀錄台灣當代史
「把外面發生的事情用簡單的方式告訴台灣大眾,是我作為媒體的責任。」從事國際新聞工作 30 多年的范琪斐,在回台定居後, 不禁讓她思考:「外國人是如何看待我們台灣人?我們又如何看到自己?」因此,她與專門製作紀錄片的團隊「實在影像」合作,製作 Podcast 《說故事的人》,每一集都會訪問一位或多位「有故事的人」,透過進入受訪者的生活際遇,讓聽眾了解「不同人生」的起承轉合。

范琪斐表示:「《說故事的人》是想把我在台灣遇到的人,把他們的故事紀錄下來。希望能用這些人的臉譜,組成一個台灣的面貌。」透過這些活在當代的人與故事,也成為我們如何生活著、與外國的人怎麼看台灣的另外一種敘事。《說故事的人》第一季共有「13 個」故事、超過 13 種不同面向的角度,提供看待生活的態度;在第一季結束後,創造 70 萬次收聽,更入圍 2021 年《卓越新聞獎》!

(圖片來源:《說故事的人》製作團隊提供)

走訪全台、挖掘故事!《說故事的人》第二季帶你深入庶民人生
「我做過很多新聞、很多有邏輯、有道理的東西,但《說故事的人》,是我三十年以來最喜歡的作品。」范琪斐表示,秉持新聞工作紀錄當下的初衷,為了讓更多好故事可以被記錄,第一季結束後,製作團隊也沒有因此停止講述,持續走訪台灣北中南,挖掘更多元、主題觸角更廣更深的故事。

目前預計採訪完 12 個精彩故事,其中囊括各行各業的角色,像是跨世代的電視製作人周遊、面對幼女驟逝之痛的心理師與拒絕科技的北一女教師;以及出家後又還俗的副教授、與聽障者交往八年的情侶,各自都是深刻且飽滿的故事。

(圖片來源:《說故事的人》製作團隊提供)

製作經費龐大!《說故事的人》比擬電視高規格
《說故事的人》製作規格比對電視規格來製作 Podcast,流程相當嚴謹,從訪前的初訪、團隊腳本與採訪策略擬訂,到採訪後對焦討論、建立逐字稿;以及錄製節目前撰寫大綱、自身想法,以及事後核對審稿與事實查核,才完成節目的製作。

然而,以高規格的團隊製作節目開銷相當高,第一季製作費用全是范琪斐不計成本、自費執行,為了讓更多的故事,擁有更好的資源得以繼續延續,製作團隊發起《說故事的人》第二季集資計畫,希望能夠邀請大眾加入,募集第二季節目製作經費,一起繼續說「我們的」故事,為台灣當代留下更多紀錄。

(圖片來源: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粉絲專頁)

邀請 1,000 人支持,一起來說「我們的故事」
在第一階段,若募集 1,000 人支持全季的製作費用,就能完整製作第二季節目。而第二階段,更希望能夠請贊助民眾提供自己的故事,並由團隊挑選出最有趣的主題,製作成額外的「觀眾故事集」;同時加上外文字幕,讓外國朋友也能順暢閱讀《說故事的人》。除此之外,製作團隊也希望能將節目影像化,從聲音、畫面雙管齊下,讓世界看見台灣的故事。

《說故事的人》第二季集資計畫將於 7/31(日) 截止。若集資不如預期,第二季也將是《說故事的人》最後的作品。就讓我們用行動支持,讓好故事可以讓更多人「聽見」,為台灣留下珍貴庶民紀錄!

>>> 點我前往《說故事的人》第二季集資計畫

延伸閱讀

本文為外部投稿,圖文由《說故事的人》製作團隊提供、群眾觀點整理編輯。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