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范琪斐】用 Podcast 記錄台灣故事!《說故事的人》如精緻蛋糕,要一口口慢慢品嚐

by 劉郁葶

(自第一季《說故事的人》播出以來,創造 70 萬次的收聽,更入圍 2021 入圍卓越新聞獎「Podcast 新聞節目獎」。封面來源:《說故事的人》製作團隊提供)

留著俏麗短髮、雙眼炯炯有神,聲音如洪鐘般響亮,說起話來節奏明快、條理分明,她是資深媒體人范琪斐。范琪斐過去 20 多年擔任駐美特派記者,在新聞圈名氣響亮,採訪過 5 屆美國總統大選、歷經 911 攻擊與金融海嘯;知名影星李察基爾、安潔莉納裘莉,以及宗教領袖達賴喇嘛,都曾接受她的訪問。

2018 年,她從紐約回台,卸下電視記者的身份,開始經營多元的自媒體頻道,包含《TODAY 看世界》《范琪斐的美國時間》《說故事的人》⋯⋯等等,以獨到的記者之眼,記錄時事、分析國際局勢。
近期,范琪斐更發起《說故事的人》第二季集資計畫,期望藉群眾的力量,為台灣留下更多珍貴庶民故事。

(《說故事的人》用人物訪談帶出人與土地的深刻連結,與濃厚的情感溫度。 圖片來源:《說故事的人》製作團隊提供)

《說故事的人》以人物訪談,感性講述生命故事
你可能會好奇,當多數人年過半百在規劃退休,56 歲的范琪斐為何仍像「工作狂」,對新聞有源源不絕的熱忱?范琪斐說:「新聞工作對我來講是個癮」,寫新聞如「吸毒」,會越來越上癮。墨西哥裔丈夫 Roberto 說,范琪斐進工作室後,常常頭也不抬,一待就是十幾個小時。

范琪斐經營的新媒體有 5 個,當中 Podcast 節目 《說故事的人》的屬性較為獨特,不是聚焦於國際新聞,而是講台灣的故事。不同於其他節目用理性、邏輯的方式闡述事件,《說故事的人》用人物訪談,帶出人與土地的深刻連結,以及濃厚的情感溫度。范琪斐:「我希望《說故事的人》是很情感的。人除了很理性外,必須要有很感性的那一面。」

第一季《說故事的人》共有 13 個故事,每集訪問一位或多位「有故事的人」,藉由受訪者分享生命際遇,讓聽眾跟著經歷不同人生的跌宕起伏。自第一季播出以來,《說故事的人》創造 70 萬次的收聽,更入圍 2021 卓越新聞獎「Podcast 新聞節目獎」,質與量皆獲得肯定。

(對親人的思念,讓范琪斐決定在旅美 20 多年後返台;在製作第一季《說故事的人》,許多內容和家庭與親情相關。圖片來源:《說故事的人》製作團隊提供)

旅美 20 多年,范琪斐回家記錄庶民故事
談及製作《說故事的人》的契機,范琪斐分享,在美國待了 20 多年,家始終是她心中最柔軟的一塊。在美國時她經常做一種夢,在清晨半夢半醒間,以為身處在台北的家,但旅館床單的消毒水味,讓她馬上意識到自己是在美國,醒來不免惆悵。 

4 年前,范琪斐意識到父母年事已高,能陪伴家人的時間恐怕不多,決定從美國搬回來。回台後,她有感於對台灣社會具正面影響力的報導不多,同時思考:「外國人是怎麼看我們的?我們又是如何看我們自己?」於是在 2021 年,和製作團隊推出《說故事的人》,用 Podcast 記錄這片土地的故事。

戴上耳機,打開《說故事的人》,范琪斐柔性的聲線,牽引聽眾們進入故事中。第一季《說故事的人》,許多內容都和家庭相關,〈回不了家的人〉講述西藏人跋熱·達瓦才仁流亡到印度,多年來心心念念回西藏;〈我的第二個媽媽〉則訴說紫涵印尼保姆 Dwi陪伴下長大,兩人分開後,紫涵展開尋找之旅;〈我爸要我當乞丐〉的主角阿光,則分享年幼跟隨父親至街頭行乞⋯⋯范琪斐說:「我們在選故事時,沒有刻意選和家相關的。但寫的時候,很容易往那個方向發展。因為我當時的心境的確是如此。」

除了親情,《說故事的人》也呈現台灣社會的多元面貌。台灣社會如同「大熔爐」,世界各國的人來此生活,相互激盪、影響與融合,形成獨特的社會文化;在范琪斐看來,這份多樣性相當難能可貴。也因此,《說故事的人》的訪談對象不侷限於台灣人,流亡的西藏人、香港銅鑼灣書店店長、美國捐精者⋯⋯都成為受訪主角。

范琪斐認為,外國人的成長背景不同,其故事存在奇特性;這些外國人的故事,也構築台灣的一部分。她說:「我們跟不同國家的人,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但很多時候又不大一樣。這兩個都是可以學習的、都很 Amazing。」

(《說故事的人》訪談的對象相當多元,包含社子島的居民(左上)、促轉會前專委彭仁郁(左下)、歷經白色恐怖的前輩(右上)、香港銅鑼灣書店老闆林榮基(右下)。圖片來源:《說故事的人》製作團隊提供)

從故事中「見樹又見林」:為什麼台灣社會讓他們經歷這些?
在第一季《說故事的人》,製作團隊訪問白色恐怖受難者、被罷免的里長、當過乞丐的市議員候選人⋯⋯談論的內容,涉及受訪者經歷過的傷痛與挫敗。范琪斐說,由於團隊的企劃是三十年的資深記者,有豐富的新聞經驗,在初期邀約時和受訪者建立信任感,讓他們願意分享隱密私事。

《說故事的人》像顆洋蔥,一層剝開還有另一層,用故事層層堆疊生命厚度。受訪者多年來藏著掖著、理不清化不開的傷痛,也在這當中一一攤開來,迴盪在聽眾的耳間。

作為節目主持人,范琪斐說,訪談時她不會用自身價值觀,評斷對方的選擇。「我是跟著他的思維走。我的態度不是:『為什麼你當時不這樣?』我問的是:『你當時為什麼做這個選擇呢?你的考量是什麼?』」讓受訪者感覺被同理,進而分享生命中的累累傷痕,與轉化調適的心境。

范琪斐說:「《說故事的人》是我寫給台灣的情書。」節目看似由正面故事堆疊,但她期待聽眾能「見樹又見林」,體會更深層的意涵,看見社會的結構性——用心去看的話,知道為什麼這些人會有這些遭遇,告訴我們台灣社會是什麼樣子?我希望大家除了聽故事外,還能看到我們的社會,為何造成這個情況。」

>>> 點我前往《說故事的人》第二季集資計畫

(在發生電視製作人周遊被網路霸凌事件後,范琪斐決定提筆重寫,將此事記錄下來,留給後人評斷。圖片來源:《說故事的人》製作團隊提供)

周遊被網路霸凌,范琪斐:記錄很重要,留給後人來評斷
在第一季《說故事的人》結束後,團隊持續挖掘多元的故事,發起《說故事的人》第二季集資計畫,邀請大眾支持響應。團隊也在集資頁面預告,第二季囊括的受訪者如:跨世代的電視製作人周遊、面對幼女驟逝之痛的心理師、從出家到還俗的副教授⋯⋯等等,各個都是飽滿深刻的故事。

團隊已開始著手訪談、預錄,范琪斐特別分享訪談周遊的經過。有「戲劇之母」之稱、現已 84 歲的周遊,是台灣早期知名的電視劇製作人,其作品《梨花淚》、《神鵰俠侶》、《飛龍在天》⋯⋯等連續劇,當年皆創下亮眼收視率。

然而,看似光鮮亮麗的演藝人生,背後卻有不為人知的辛酸。范琪斐轉述,周遊受訪分享,年輕時曾有導演給她演主角的機會,邀約到他家談劇本。赴約前,周遊察覺導演心懷不軌,特地穿緊身旗袍,為的是「讓導演不容易脫」,才所幸逃過一劫。范琪斐直指:「這就是我們現在講的 Metoo。表示台灣那時候,對女性不尊重到這種程度。當年台灣的演藝圈,女性地位是如此低下。

2022 年 5 月初,周遊將歷年製作的電視劇錄影帶,捐贈給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保存修復;接受媒體訪問,重提這段往事時淚流不止。新聞刊出後,底下的留言卻是:「她長這麼醜,怎麼會有人要她?」、「為什麼老了還在講這件事?」這令范琪斐憤怒與感慨,在當今 21 世紀的台灣,竟有許多人用如此輕蔑的態度,在網路公然霸凌女性。

儘管范琪斐已寫好周遊的稿子,但她向導演提出「提筆重寫」的要求,將霸凌之事涵蓋進去。范琪斐認為,記錄是很重要的工作,「周遊的事情是我們的歷史,要記下來。以前的女性被這樣對待,到現在還這樣被對待,歷史要記下來,讓我們的後代子孫去評斷。

(范琪斐分享,團隊是以電視節目規格製作節目;《說故事的人》的精緻,需要聽眾一口口慢慢品嚐。圖片來源:《說故事的人》製作團隊提供)

用高規格製作!《說故事的人》的精緻,要一口口品嚐
范琪斐相信「文以載道」,期待《說故事的人》具時代意義,為聽眾帶來反思。那麼《說故事的人》背後又是如何運作?如何打造深度與廣度兼具的內容?Podcast 大約在 2020 年於台灣掀起風潮,由於製作成本小、技術門檻較低,吸引許多自媒體創作者加入,平台出現各類理財、國際新聞、職場等主題的節目。

和多數 Podcast 不同的是,《說故事的人》是以電視節目規格製作節目,從初訪、擬訂腳本與採訪策略,到採訪後對焦討論、建立逐字稿;以及錄製節目前撰寫大綱、梳理想法,至最終的核稿與事實查核,流程相當嚴謹。此外,團隊在收音、剪輯、後製與混音的環節,都有專業人士把關品質,避免出現爆音、回音、音量不一致等情況。

這不禁令人好奇,為什麼團隊願意不惜成本,堅持用高規格製作節目?范琪斐從過去在美國的經歷談起,美國地廣人稀,開車往往一小時以上,Podcast 經常陪她度過漫長旅途。美國的 Podcast 較早興起,節目講故事的手法成熟,且整理完整、配樂得宜。范琪斐坦言,她已經習慣聽高品質的 Podcast;台灣近幾年才踏入 Podcast 市場,產製流程未如美國 Podcast 成熟,因此她決定親自打造高品質的節目。

范琪斐:「說故事的人》迷人的地方是,你像是在聽廣播劇。我們是很認真、好好地做。它是很精緻的東西,你要一口口慢慢吃,而不會趕快吃完就好了。我希望你在聽的時候是很 enjoy、享受當下的氣氛。

范琪斐認為,「當你認真想了解什麼事,或認識某個人,Podcast 是最好的媒介。」不僅如此,聽 Podcast 的同時,能通勤、洗衣、掃地,在講求效率的時代,更貼近使用者需求。和傳統廣播不同,若沒聽清楚內容,Podcast 還能倒回去重聽。如今,范琪斐仍是 Podcast 的重度使用者,每週大約花 10~15 個小時聽,幾乎是「耳機掛著,隨時都在聽」。

(團隊發起《說故事的人》第二季集資計畫,期望藉群眾的力量,為台灣留下更多當代歷史紀錄。圖片來源:《說故事的人》製作團隊提供)

第二季發起群眾集資,盼留下珍貴庶民紀錄
然而,以高規格來製作節目的開銷相當高,第一季是范琪斐不計成本、自費執行。為了延續更多好故事,團隊發起《說故事的人》第二季集資計畫,期望藉群眾的力量,為台灣留下更多當代歷史紀錄。 

范琪斐認為,群眾集資是一個和大眾不斷溝通的過程,能突破既有的同溫層,也讓支持者們有「參與感」。她曾在 2020 年發起《美國總統大選特別報導》集資計畫,獲得逾千人的支持、累積破百萬台幣的集資金額,希望這次集資亦能得到成功迴響。 

在本次集資計畫中,團隊希望第一階段募集 1,000 人,支持全季約 250 萬台幣的製作費用。而到第二階段,團隊也開放贊助者提供自己的故事,經團隊挑選製成額外的「觀眾故事集」,並加上外文字幕,讓外國朋友也能閱讀《說故事的人》。

當代人的故事,是未來人的珍貴史料;當許多現代人故事疊加起來,即建構出台灣當代的樣貌。有你我的支持,才能將這些好故事留下、被更多人聽見,就讓我們一起保存屬於這個世代的故事吧! 

>>> 點我前往《說故事的人》第二季集資計畫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