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集資某種程度改變了商業生態,它讓有夢想的提案團隊在產品量產前端就能預見未來發展性,也強化了民眾參與的影響力。這段「去中間化」的過程,自 2011 年第一個集資平台成立後便如火如荼地開展,當我們以為群眾集資的輪廓已經足夠清晰,集資工具的演進,卻又為其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從「去中間化」,到「去中心化」
二、三年前,美國出現 Selfstarter 套件工具,藉此建置類似 Kickstarter 集資平台的網站介面,可謂獨立集資的濫觴。後來許多架站工具陸續開發,只是在此階段,仍需要具備基礎程式撰寫能力才有辦法實現「獨立集資」。
接著 Tilt、Celery 等工具如雨後春筍般現身,降低建置獨立集資頁面的專業背景門檻;觀諸台灣,則有貝殼放大公司推出的貝殼集器服務,讓不會架網頁、程式撰寫的提案者,亦能滿足建置獨立集資頁面的需求,使獨立集資的概念更普及化。〈延伸閱讀:想要群眾集資?除了集資平台外你還有更好的選擇!〉
第三方支付的興起,如 Facebook、Line Pay 的獨立金流系統,也為獨立集資的興起埋下種子。這些專屬的網站設計與金流系統,取代過往集資提案需要嫁接於平台的必要性。〈延伸閱讀:【眾力時代】從提案者到開發者,他用挫折經驗打造最走心的群眾集資工具《BackerKit》〉
傳統銷售與群眾集資、平台集資與獨立集資的關係,就好比從老三台時期到百家爭鳴的網路世代,素人變紅人的曝光管道不再侷限,它是一種必然的演進。談及此,林大涵為這樣的趨勢下了個精闢的詞彙──「群眾集資的民主化」。
「一開始很少人接觸群募這件事情,所以它需要群聚效應及規模效應的輔助,集資平台於是應運而生。不過當群眾集資這件事情變得越來越一般化,就會造成管道、工具也逐漸一般化,甚至連溝通語言都一般化」,林大涵解釋道,獨立集資是群眾集資趨於成熟的產物。
跳脫平台思維,獨立集資更添自由色彩
平台集資的優勢在於其本身賦予的附加價值、「聚眾性」帶來的流量,以及提案者不需有一定的工程技術門檻。而反觀獨立集資,它則提供更自由的設計、金流處理與溝通方式,如:頁面能客製化、集資期間不受限制、贊助名單能有效利用等,其衍生發展性更強,後台的數據追蹤也更完整,在成本方面也無須支付平台 8% 的抽成。
擺脫平台的制式化架構,林大涵對於獨立集資有著更多期待:「獨立集資能呈現的東西更有趣,參與感也會更高。所以會期望獨立集資能做到更多“除了錢“之外的事情」。這意味著集資不再只是追求一次性的成功,而是成為提案團隊經營模式的一環,「不論是半訂閱的模式,抑或不斷延伸目標,會有越來越多有意義且原生的長期集資專案出現」。
以台灣吧大抓周計畫為例,其獨立集資頁面的進度條,便是持續透過向群眾溝通跟互動的方式,取得資源、資金,同時間也反饋給持者不斷更新的創作內容,等於群眾伴隨著台灣吧團隊一起成長、一同破關。
獨立集資,是下一波浪
根據「台灣群眾集資報告」的資料,去年有 30 個團隊利用自有平台或網站集資,而獨立集資的金額從 2014 年約 300 萬新台幣,到 2015 年已攀升到 1.1 億新台幣,等於在台灣有近乎 2/5 的金額是獨立集資。2016 年則有 25 個團隊集資近 1 億新台幣,在數量上成長超過 50%。
這兩年來,國內外獨立集資成功的捷報不斷,國外的星際公民(Star Citizen)就大破 1.4 億美金,台灣國內案例亦不惶多讓,ARRC 前瞻火箭、月亮杯、Piconizer、Remix Mini 等,都闖出千萬台幣左右的佳績。〈延伸閱讀:史上集資最高《Star Citizen》,突破一億美金〉
社群聲量大、集資目標在台幣 200 萬以上的專案,較適合「獨立集資」
沒有最好的模式,只有最適合的方式,獨立集資雖為集資界的新寵,但絕非萬靈丹。「甚麼樣的專案適合獨立集資?」不免俗地,小編將這個問題拋予大涵。
「如果提案者或提案團隊已有對應的粉絲族群或一群凝結性很強的支持者,會較適合採用獨立集資。然而沒有根基穩固的粉絲群,不代表對象群眾無法被聚焦,如果能透過好的方式聚焦TA,獨立集資依然可以是一個被考慮的選擇」。林大涵停頓了一下,緊接著談到 ARRC 前瞻火箭計畫───一群瘋狂教授大叔的 MIT 火箭夢故事,搭上強烈視覺印象塑造的團隊專業感,使原先大概一千粉絲的知名度,透過獨立集資頁面與一般民眾互動,締造超過 3,700 位支持者贊助的價值。
另外,集資時程長、需要持續不斷更新回饋品項,或是規模大於 200 萬台幣的專案,也都是獨立集資的適用範圍。這 200 萬的金額並非憑空掐指一算,「因為平台的手續費約 8%,獨立集資的金流成本約為 2%。若集資目標以 200 萬來算,差額 6% 就相當於 12 萬台幣,12 萬台幣大概等於創造 5 萬次點擊的價值。目前在台灣,任何平台方幫專案創造的被動流量都不太會超過 5 萬次」,林大涵耐心地一層層演算。
貝殼放大的兩大輔導重點
從 ARRC 前瞻火箭、Piconizer 口袋相簿、月亮杯到近期的廖文強《喜劇人生》專輯、Mr. Bartender、茶籽堂的苦茶油復興之路…,貝殼放大在獨立集資領域累積了近 2 億的集資額。林大涵表示,這些獨立集資專案的輔導重點,大致可以分成兩個面向:
一、透過獨立頁面,增強說服力與參與感、減少疑慮和溝通障礙
經由集資平台付款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其實並不是一件直觀的事,有贊助過集資專案僅不過 3% 的人。在絕大多數人的觀念裡,講「預購」絕對比講「贊助」來的好懂。
因此獨立集資得以用更強的畫面表現、更多的參與方式、更明確的溝通方法,更簡單直覺的操作流程,使群眾集資以較為親切的姿態走入群眾。
二、為提案者創造長期而穩定的關注和流量
為了讓獨立集資發揮長期效益,頁面需要持續不斷地更新與維護,也正是在這樣的互動環境下,才能繫起社群與提案者的「革命情感」。
獨立集資最美好的部分,在於它能讓提案者形成自己的品牌,令林大涵印象深刻的幾個案例:ARRC 前瞻火箭、月亮杯、台灣吧大抓周、鮮乳坊與 Piconizer 口袋相簿,都是在獨立集資裡因為企劃設計、溝通方式的用心及著墨,而能感受到獨立集資為其品牌的加分。
上述的幾個專案中,不乏從平台走進獨立集資的案例,最令人驚豔的莫過於 Piconizer 口袋相簿。它在美國集資平台 Kickstarter 獲得 469 位贊助者、約 65 萬美金的集資額,儘管成功達標,但結果並不突出;而後,在貝殼放大的輔導下,其以獨立頁面的樣貌於台灣進行集資預購,席捲千筆訂單,締造 6,400 萬台幣的集資額,至今仍是獨立集資的紀錄保持者。〈延伸閱讀:【專訪】連 Apple 都驚豔的口袋相簿-Piconizer 團隊〉
當然,獨立集資的優勢絕非建立在集資金額上,林大涵說,「重要的是藉由獨立集資,讓產品本身成為自媒體,持續透過網路互動的宣傳方式,與粉絲、潛在支持者建立交流、培養情感,這才是最可貴、最長遠的。例如 Mr.Bartender 在獨立集資上的成功,並非換了不同工具而已,主因還是在於它後面創造了更多的話題討論、與更專業的行銷團隊一起規劃」。
「利用平台進行群眾集資的成功機率大?還是獨立架設網頁集資,築出自身的品牌社群好?」當產生這樣的疑問,我們不如回歸本質──獨立集資抑或平台集資,都只是管道與工具的抉擇,最關鍵的還是自身的產品力與內容力。〈延伸閱讀:台灣集資平台大觀園〉
群眾集資是一種集體共好的訴求,變形演進的終究只是形式,平台集資建構了群募生態系的根基,獨立集資則導入了介面操作的自由;它並不先進,更不遙遠,只是很龐大,因為承載著你/妳的夢想、你/妳的參與,它確實撼動了這個時代的一些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