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幫病人買單、親送病逝患者回家,台灣小兒麻痺之父畢嘉士的故事

by 陳莞欣

(封面來源:畢嘉士基金會提供)
93 歲的挪威醫師畢嘉士(Olav Bjorgaas)在今(2019)年 11 月過世。告別式照片裡的他,留著一頭銀白色的頭髮、鼓鼓的臉頰、皺褶滿布的雙眼有藏不住笑意。受過他照顧的人喊他畢爸爸、畢耶穌,也有人說他像極了分享愛和禮物的聖誕老人。凡他所經過之處,皆有光亮與溫暖,照亮每個幽暗的生命。

在台灣的醫療宣教士當中,畢嘉士不是最有名的醫師。然而,他用 30 年的青春,為台灣人創下許多「第一」:第一次大規模接種小兒麻痺疫苗、第一間世界級的脊椎側彎矯正中心、小兒麻痺患者第一次可以到公立學校上學。他引進的疫苗、藥物、外國醫療技術,加速了漢生病、小兒麻痺等疾病在台絕跡。

但與這些光芒萬丈的成就相反,畢嘉士本人卻顯得無比低調。不僅他共同創辦的屏東基督教醫院從未列出個人的豐功偉業,自傳《奇醫恩典:台灣之友.挪威醫生畢嘉士》當中,他更一再強調自己「不是英雄」。

(曾和畢嘉士共事過的人,都忘不了他的溫暖與對病人的關懷。圖片來源:畢嘉士基金會提供)
曾和畢嘉士共事過的人,都說他事事為人著想,總把自我放在最後。在屏東基督教醫院任職 40 年以上的麻醉科護士張秀惠還記得,有次她在開刀房,好奇的檢視子宮頸癌患者治療用的鐳錠。畢嘉士一經過,嚇的大叫「哎呀呀!」急忙將她連人抱起跑到走廊。

原來,鐳錠會散發強烈放射線,年輕女性暴露其中有可能影響內分泌系統導致不孕。在那個醫療資源有限、防護措施不足的年代,畢嘉士擔心同事的健康受影響,寧可讓自己暴露在極大的風險下,也不願麻煩別人。說起這份體貼的心意,張秀惠懷念地說:「跟他一起工作,真的很幸福。」

體驗過貧窮滋味的孩子,放不下有需要的人

對人的同理心,萌芽於他的童年。1926 年生的畢嘉士,成長於一次世界大戰後挪威的斯塔萬格。他的父親因經濟大蕭條失業,一家人全靠媽媽賣薯餅維生。體驗過貧窮的滋味,讓畢嘉士很早就決定以助人為一生的職志。在自傳當中,他描述當時的心情:「他對自己許下一個諾言:只要他活著,就不會拒絕別人要求他的幫助。」

醫學院畢業後,畢嘉士原本計劃前往中國成為醫療宣教士。然而,1948 年爆發的國共內戰使得外國宣教士們被迫撤離。當中許多人因此轉往台灣,畢嘉士也是其中的一員。

(畢嘉士醫師為漢生病人看診。圖片來源:畢嘉士基金會提供)
位於新莊的樂生療養院,是畢嘉士 1954 年來台的第一站。院裡住的皆是漢生病患者。在那個醫療資源不足、知識尚不普及的年代,人們對漢生病聞之色變。漢生病患者一旦被舉報,就會被送至機構強制隔離。

漢生病會影響肌膚和神經,使人四肢蜷曲、手指潰爛。在《奇醫恩典》當中,有一段文字形容畢嘉士和太太初訪樂生時所看見的畫面:「集會群眾塌陷的鼻子、遲鈍的雙腳、以及因為長期治療硬化成爪子的殘缺手指。一雙雙紅腫的眼睛望向他們。」此情此景,讓畢嘉士的太太卡莉嚇得說:「畢嘉士,我想回家了!」

然而,即便是如此艱難的處境,畢嘉士也沒有退卻。他是樂生第一位不帶口罩或任何防護設備、直接碰觸病人的醫師;還曾在緊急情況下,直接將痰從病人口中吸出。「畢爸爸對病人的好,是你很難想像的。」屏東基督教醫院院長、畢嘉士基金會董事余廣亮說。

捐錢、捐血、背遺體,被稱為「畢耶穌」的醫師

在樂生工作兩年後,畢嘉士夫婦落腳屏東,在診所為漢生病、結核病的病人看診。幾年過去,小小的診所患者愈來愈多,最後在挪威協力差會和眾多醫療宣教士的協助下共同成立了屏東基督教醫院。

(屏東基督教醫院前身「基督教診所」的兩位創辦醫師:畢嘉士(右)與傅德蘭(左)。圖片來源:畢嘉士基金會提供)
彼時台灣醫療資源相當匱乏,全民健保制度還是許久以後的事。開一場盲腸炎的手術要價 3、4,000 塊台幣,而一位基層護理人員的月薪卻僅有 1,600 塊。相當於動一場手術,就得花掉普通人 2、3 個月的薪水。

地緣因素使然,當年會前往屏東基督教醫院看診的往往是附近的農民、住在偏遠地區付不出看診費用的民眾。張秀惠回憶,畢嘉士常自掏腰包,為病人買單大筆醫療費用。不論早上他的口袋裝滿多少錢,到了下班時間一定全部花光,有時連手錶都取下來送人。就連女兒哈娜也難以倖免,畢嘉士總告訴她:「把你的零用錢拿出來,爸爸要幫病人看病!」

(畢醫師視病猶親,常常不顧自己身體狀況,捐血給開刀的病人。圖片來源:畢嘉士基金會提供)
不只捐錢,當時捐血觀念尚不普及,每逢手術缺血時,畢嘉士總會撩起自己的袖子輸血給病人。即使長期下來影響健康也不以為意。他甚至因為對病人太好,和醫院的同事關係緊張。余廣亮說,當時的畢嘉士常一邊看診,一邊發藥給經濟狀況不佳的患者。同事深受其擾,只好鎖上藥局的門,威脅他要扣薪。

然而,同事的用心良苦完全無法阻止畢嘉士。他總有辦法繞過上鎖的門,偷偷拿藥。就算薪水全用在病人身上、被家人埋怨,他仍是一派樂天的態度,彷彿世上沒有任何事情難得倒他。「當時醫院經營得很困難,院長想盡辦法籌錢,連掉在地上的 5 塊錢都不放過。另一頭,畢大夫卻很努力的去花錢!」張秀惠笑說。

在屏基醫院的老同事回憶裡,畢嘉士從不擺出醫師的架子,永遠和病人打成一片。醫院放射師劉啟聰說,他不僅關懷病人的健康,也關心他們的生活。有時偏遠地區的病人在醫院過世,他甚至揹著背巾,親自用機車送遺體回家。

「當年不可能有其他醫師願意為病人做到這種程度,他真的視病猶親。」劉啟聰說。有些患者形容畢嘉士是「畢耶穌」,由此可見他對病人無與倫比的關愛與耐心。

上山下海,把資源送往最需要幫助的地方

為了讓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畢嘉士常到處尋找資源。二次大戰後,大批美軍駐紮台灣。美軍所在處常有食物、藥物和醫療器材。畢嘉士不只說服他們捐出器材,還親自前往機場找空軍捐血給接受手術的病人。

有次,屏東山區部落爆發麻疹疫情,當地牧師向畢嘉士求助。由於部落地處偏遠,全面注射抗生素曠日費時,來不及控制疫情。畢嘉士說服空軍高層出動直升機到山地空投麵粉和藥物。待飛機駛至村落上方,自己和護士再往下跳,聚集村民展開注射工作。「他常常像這樣,用自己的人脈幫醫院找資源。」張秀惠說。

(畢嘉士對小兒麻痺在台灣絕跡有極大的貢獻。圖片來源:畢嘉士基金會提供)
此外,他親自從美國、香港延請專家來台指導矯正手術,讓小兒痲痺患者免於脊椎側彎之苦。在他的奔走之下,屏東基督教醫院醫治了 1 萬多名小兒麻痺患者,進行了 7 百多場脊椎矯正手術,更成為 70 年代世界 8 大脊椎矯正中心之一。

應他的邀請,整形外科名醫羅慧夫也從淡水遠赴屏東義診,免費為唇顎裂的小孩開刀。張秀惠說,當時南北醫療資源差距很大。南部唇顎裂的小孩常因進食困難,身材瘦小,偏偏又沒有能力到台北就醫。畢嘉士和羅慧夫兩人常從早忙到晚,不論有多少病人都動完手術才回家。

(1963 年,畢嘉士屏東籌設台灣第一個小兒痲痺兒童之家「勝利之家」,更請專人製作拐杖和專屬支架,讓孩子免於爬行之苦。圖片來源:畢嘉士基金會提供)
不僅如此,他還說服藥廠提供小兒麻痺疫苗,創下台灣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免費接種紀錄;他一次次的要求國小開設特教專班,讓小兒痲痺的學童可以就讀公立小學;他甚至透過在扶輪社認識的企業主,幫求職不易的患者找工作,更確保他們拿到合理的報酬。

(畢嘉士與當年的醫院宿舍及小兒麻痺兒童療養院合影。圖片來源:畢嘉士基金會提供)
即使貢獻無數,畢嘉士卻始終謙虛。2010 年,他回台和老同事、朋友敘舊,突然感到暈眩。經診斷後發現他有心臟問題,醫院自費買了較好的抗凝血藥物希望他服用。沒想到畢嘉士卻婉拒:「我不需要吃這麼貴的藥,我吃便宜的阿斯匹林就可以了,你們把藥留給需要的人。」余廣亮指出,他就像當年其他醫療宣教士一樣到異地奉獻,安靜地來、安靜地走,從不誇耀自己的功勞。這樣的精神也深深影響了後人。

一粒麥子落在土裡,結出許多麥子

畢嘉士在 1984 年退休回到挪威。他離開台灣 30 幾年,卻留下了許多無形的遺產。今日屏東基督教醫院仍持續為山區原住民義診,並特別著力於長期照護、家庭托顧、失智預防等資源相對不足的項目。

余廣亮也提到,畢嘉士醫師的助人精神已深植於醫院夥伴的 DNA 當中。過去 20 幾年,屏基醫院曾在泰緬邊境設立醫療站、到吉爾吉斯提供醫療服務。2002 – 2008 年間更接受國合會委託,承辦台灣駐馬拉威醫療團。2013 年,在畢嘉士的首肯下,「畢嘉士基金會」正式成立。主要的任務有二,一是關懷屏東偏鄉的長者,另一則是在馬拉威推動衛生、教育、經濟等領域的援助行動。

(畢嘉士醫師於 1997 年獲第七屆醫療奉獻獎。圖片來源:畢嘉士基金會提供)
畢嘉士的一兒一女和孫子,後來都繼承了他的職志成為醫師,離開挪威遠赴尼泊爾、坦尚尼亞等地方服務。他的孫子也曾在基金會的安排下,到馬拉威的工作據點見習。余廣亮轉述畢嘉士聽到馬拉威計畫時的反應:「他眼睛發亮,直說這就是他們當初在台灣做的事。」

在畢嘉士臨終前的最後一段日子,曾向女兒哈娜表達無法再到台灣的遺憾。哈娜告訴他,台灣人將為他舉行一場追思會。這個天性樂觀的老人居然露出頑皮的笑容,說著:「好啊,我也要去!」幾天後,他就在睡夢中靜靜地離去,為圓滿的一生畫下句點。

聖經寫道:「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幾十年前,曾有位醫療宣教士遠赴重洋來台,埋下了愛的種子。這份愛並不因他的肉身死去而消失,而是由畢嘉士基金會的團隊傳承,在遙遠的非洲大陸開出新的花朵。曾經受人幫助的台灣人,如今也有能力對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貢獻你我的一點力量,讓畢爸爸的愛在人間生生不息。

>>> 點我前往畢嘉士基金會《馬拉威關懷計畫》集資頁面

【延伸閱讀】

畢嘉士基金會專員林茵慈:馬拉威女孩和我阿嬤膚色不同,人生困境卻是相同的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願意以最直接的行動支持群眾觀點,在文章正上方有個「媒體小農捐款灌溉」按鈕,按下它就能灌溉點數給我們滿滿的鼓勵,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群眾集資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