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來源:《叫我野孩子》官方 facebook 粉絲專頁)
習慣躺沙發滑手機的孩子,突然要睡在山林裡;連喪禮都還沒參加過的孩子,突然要親眼目睹動物的死亡——這些,都不是小說裡的虛構情節。
2022 年問世的臺灣原創綜藝節目《叫我野孩子》,以專業紀錄片規格投入製作、開播一個月內衝上串流平台排行榜冠軍,更於上映後發起校園巡映集資計畫,希望邀請大小朋友都來看一看,這是我們的臺灣。
以下就跟著《群眾觀點》專訪《叫我野孩子》節目製作人陳芝安,聊聊累積破 200 萬次點閱的《叫我野孩子》,如何帶領觀眾探索大自然:
(圖片來源:《叫我野孩子》官方 facebook 粉絲專頁)
「野孩子」怎麼找?先通過這三關
陳芝安認為,「人類如何從大自然取得食物」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彰顯出人們探索未知的好奇心,與適應環境的創造力。《叫我野孩子》每集節目都有一位教練帶領兩名 9~13 歲的孩子,在臺灣各地自然環境裡親手實作,品嚐野外可食植物、烤過的蝸牛、現採的蚵仔⋯⋯。
「從採集到農耕,後來才有工業社會,人類生活方式走到了下一個階段⋯⋯,我們的祖先就是這樣活過來的。為什麼我們不透過一點點的練習,試著去體驗、去找出這個脈絡?」
陳芝安透露,《叫我野孩子》節目籌備期還沒打開知名度,每一集設定的兩位主角都是由身邊親友或教師推薦人選,且需通過三道關卡:首先以視訊訪談聊聊,接著帶孩子到溪邊、觀察他們在大自然「玩耍」的能力;最後則是下田翻土種菜,測試他們能否在豔陽高照、蚊蟲飛繞等環境考驗下,保有一定的耐受度與好奇心。
「其實人類取得食物的過程絕對不會是完全甜美的,我們也不只是去『玩』的,它是有一些強度的,不可能那麼美好。」陳芝安篤定表示,「我知道我們在拍攝過程一定會碰到這些問題,所以我希望他們不要過度害怕大自然。」
由於《叫我野孩子》想帶領都市小孩放下 3C、探索自然,因此對於自然環境「有點害怕,但想試試看」的孩子,會是最理想的拍攝對象。
(圖片來源:《叫我野孩子》官方 facebook 粉絲專頁)
不是玩玩而已,這節目全都來真的!
那麼,亦師亦友的「教練」角色呢?陳芝安也設定了三道關卡,其一是這個人必須熟諳特定技能,其二是他擁有的這些技能,必須合乎他自己原來的生活模式及價值觀,不能只在鏡頭前做做樣子;最後,他也要懂得如何和人相處、引導孩子融入環境,誠心向大自然學習。
陳芝安強調,《叫我野孩子》不是旅遊行腳節目,她也不希望孩子以出遊打卡的心情參與,「我那時候就覺得說,啊!如果只是這麼玩一玩,那根本就不足以支撐我對這個節目的期待。」作為臺灣第一個以兒童為主體的自然體驗實境節目,《叫我野孩子》從取景地點到拍攝對象的評估,一連串「失敗率超高」的前置作業,是一群資深紀錄片工作者的專業堅持,也透露出團隊開創「兒童綜藝節目新品種」的野心。
在臺灣,有些綜藝節目會出動多機拍攝、大陣仗捕捉分秒細節,《叫我野孩子》則採反向操作,以單機拍攝為主、無人機空拍為輔,每次出機也僅有 4 名工作人員,加上 1 位協助照料緊急需求的隨行家長。這麼做,一方面減少對自然環境的人為干擾,二方面也讓孩子放下「我正在被拍」的主角包袱,更容易投入真實場域裡。
(圖片來源:《叫我野孩子》官方 facebook 粉絲專頁)
等待事情發生,畫面自然就動人
究竟有多真實?真實到孩子抱怨「好累」,也會有不想與同伴分擔任務的時候,沒幾分鐘就打算偷懶。但陳芝安會在現場精神抖擻地喊著,「還沒!哪有這樣子就結束的?」所有大人陪孩子一起熱、一起累,「到後來他可能自己都快累死了,完全不會管攝影機,就會反映出他最真實的情緒,這才是我們要的。我們提供了一個『容器』,然後等待事情發生的畫面,那就會是最好的素材。」陳芝安笑了笑,「這也是我覺得紀錄片最迷人的地方!」
例如,《叫我野孩子》第五集「種稻」前往苗栗稻鴨莊,鴨群裡有幾隻體質格外孱弱,比同伴更快迎向死亡。女孩小小的手將小鴨埋入土壤,輕輕柔柔放上一朵花。課本裡達爾文《進化論》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並不陌生,可很少有人能教導我們,如何為將盡的生命點一盞燈;孩子純真溫柔的舉動,撼動了旁觀的大人們:沒有被選擇的那一個,也能如此被愛著。
「就算這是一個紀實節目,你看到我們剪出來的成品,其實是充滿著『戲劇節拍』的——它要有挫折,會有突破、會取得新的成功,也有可能再失敗。這是故事的本質,也是吸引觀眾看下去的關鍵。」
拍攝期間,製作團隊每抵達一個地點會停留 5 到 7 天,拍回 900 多分鐘的影片檔案,再剪輯成一集 24 分鐘的節目。陳芝安一度掙扎,真的要做一集 24 分鐘的長度嗎?時間砍半會不會更好?沒有聲光效果、沒有跑馬燈字卡、沒有虛擬角色和情節,這樣的節目觀眾會有耐心看完嗎?
幸而這些擔憂都在正式播出後,獲得市場的回答。2022 年夏季,《叫我野孩子》在 LINE TV 、客家電視台、三立電視台陸續開播,不到一個月更衝上 LINE TV 排行榜冠軍,累積破百萬點閱次數。甚至有片中主角的家長主動分享,透過鏡頭看到了孩子「在家中從未表露的一面」⋯⋯
(圖片來源:《叫我野孩子》官方 facebook 粉絲專頁)
家長希望孩子快樂,卻鮮少理解他們的不快樂
或許現代父母難以意識到,當家中氛圍是以「各自滑手機」取代陪伴與交談,不知不覺孩子也漸漸面著紛雜的世界,舉起了自己的盾。
在《叫我野孩子》第三集「靠海生活」裡,翔翔、子濬跟著教練坤師來到澎湖,體驗古老的潮間帶漁法。「魚圍繞在我身邊,就好像大海不嫌棄我,我也是他們的一份子」鏡頭一轉,孩子坐在攝影棚裡被問了這麼一句:「你害怕別人不喜歡你嗎?」他嘟起小嘴說:「我其實怕的是媽媽偏心」,小小的心靈有自己的恐懼。
課業壓力、親子關係、同儕霸凌、自我認同⋯⋯,成年人關注的身心健康與人際課題,年紀輕輕的孩子也可能深困其中。製作團隊會為各集主角與教練,在行程前、中、後安排共 3 次訪談。經過與團隊的朝夕相處,也或許是環境開闊能讓人舒展身心,孩子們大多能夠鬆綁情緒武裝,說出「平常不敢說」的話。
更有孩子受訪後意猶未盡,主動跑來問陳芝安:「我們今天還有訪問嗎?」她笑說,「可能這是人的本性,都想要被關注、被理解。那種能被理解的感覺,我想每個人都會是開心的。」
當孩子面臨種種提問,工作人員也像在對著鏡子梳理人生,「我們的攝影助理還說,明明是來工作,怎麼好像每一集都變成心靈旅程!」心智已成熟的大人,也會隨著那些問題開始思考、開始疑惑、開始回顧自己各站停靠的人生,算不算是旅途愉快。
(圖片來源:《叫我野孩子》校園巡映集資計畫)
小孩 3C 成癮,比大人更可怕
「我們非常害怕無聊,我們的生活其實很少『空白』——你不這麼覺得嗎?我自己也是啊!」陳芝安提到,現代人幾乎都有長時間使用 3C 的習慣,出門沒帶手機就彷彿渾身不對勁、時不時想滑幾下。
「我們大人會觀察到這種行為『怎麼這麼恐怖』,會想說算了、先把手機放下好了,去散個步或處理其他事情。但小孩子還沒有分辨能力,他沒有辦法像我們大人這樣,有意識地想要去處理成癮問題。」
怕無聊的大人們,也習慣仰賴高強度的視覺特效,把綜藝節目塞滿分秒緊湊的「提示」:這個話題很勁爆、下一秒你會跟全世界一起驚呆,精彩萬分的段落結束後,你最好記得要拍手大笑。
但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連「情緒控管」都要如此被外在環境發號施令,而不是發於內在的一種能力?一機在手,掌握訊息極為容易。而科技產品一點一點削弱人們對真實世界的感知,也作用得無聲無形。
陳芝安表示,「我希望這 24 分鐘的長度,能夠讓節目稍微有一點點重量——所謂的『重量』是說,你看完《叫我野孩子》之後,它本身有些內涵能夠達到你內心的位置,而不只是哈哈大笑。」
(圖片來源:《叫我野孩子》官方 facebook 粉絲專頁)
你正在追求的,就是你想要的了嗎
習慣在螢幕上滑滑滑的手指,如何輕拂樹葉的脈絡、泥土的濕潤,以及海水的溫度?同是屬於這座島嶼的美好,為什麼都市孩子「感覺不到」?陳芝安不諱言,自己從小在臺北長大,卻難以對別人說「我的故鄉是台北」,也鮮少體會什麼是「人與土地的關係」——直到開始籌備《叫我野孩子》節目,身處在一個個拍攝現場裡,千頭萬緒如浪花拍岸般陣陣衝擊。
陳芝安直呼可怕,「我自己的成長過程裡,這些東西都被『關掉』了。」她以《叫我野孩子》第四集「小島人生」為例,蘭嶼「地下屋」是達悟族人的文化底蘊,擔任該集節目教練的百琦阿姨,拼了命希望小孩能對土地有感情;但若將腦袋裡的畫面切回臺北來,一棟棟房屋建築是拿來買賣的房地產,是大人們競逐累積的財富。
「我們被現在這個資本主義的社會給制約,要扮演一個螺絲釘啊,然後要買房子啊、扛貸款啊⋯⋯。我們沒有選項。所有一切好像都是『不得不』的,要在這個城市裡活下來就只能這樣子——可是,那份內心渴望是一直在的。 」
(圖片來源:《叫我野孩子》官方 facebook 粉絲專頁)
大自然也不是唯一的答案
有別於傳統綜藝節目節奏歡快,《叫我野孩子》節目深入自然把步調放輕、放慢,鼓勵觀眾們為自己「重新開機」,重新擁有好奇的眼與專注的心。野孩子的「野」,是遠離都市喧囂的「野」,也是人心深處的「野」。
「它會刺激你再次思考,你自己覺得很渴望、很有價值的事物是什麼?或者是,你自己生活中有什麼匱乏?」陳芝安補充,「我也不認為大自然是唯一的答案。重點是:你願不願意為了自己的人生去探索、去追問?」
在發起《叫我野孩子》校園巡映集資計畫以前,製作團隊便曾自掏腰包舉辦 20 場小型試映會,收到不少觀眾有感而發的回饋。
「對孩子家長來說,有個最大的感動就是:《叫我野孩子》喚起了他們的童年回憶,感受到兒時經歷的那些美好——然後他們會重新思考,現在想留給孩子的是什麼?」
(圖片來源:《叫我野孩子》校園巡映集資計畫)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是「臺灣野孩子」
儘管《叫我野孩子》第一季獲得文化部補助製作,目前團隊也已經展開節目第二季的籌備;陳芝安仍希望能帶著《叫我野孩子》前進校園舉辦巡映會,和更多師生有實體交流的機會。
2022 年 6 月,《叫我野孩子》校園巡映集資計畫在群眾集資平台挖貝正式啟動,規劃三階段的集資目標金額;若最終能成功達標 500 萬臺幣,團隊就有經費舉辦 100 場校園巡映會,至少可發揮 20,000 人次的影響力。
你心裡也住有一個「野孩子」,懷有對於世界的渴望嗎?如果人活得像一顆恆星,就能無畏生於黑暗的恐懼;如果野孩子願意走出水泥叢林,就有機會找到自己想要的風景。
把握 8 月底集資結束前,邀請你一同力挺《叫我野孩子》校園巡映集資計畫,讓這些走入大自然的真實體驗,成為更多精彩故事的起點!
>>> 點我前往支持《叫我野孩子》校園巡映集資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