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來源:《全魯凱語山上教室》集資頁面)
說到「魯凱族」,你會想到什麼?原住民、石板屋、貴族階級⋯⋯,還是對他們全無印象,所以腦袋中一片空白?
令人擔憂的是,隨著時間推移、文化流失,可能就連魯凱族人也要忘記自己是誰。
2019 年,南島魯瑪社執行長 Mayaw Biho (馬躍.比吼) 在花蓮玉里秀姑巒溪畔,打造全阿美語河邊教室 Pinanaman,希望給阿美族孩子專屬的文化教育。2022 年,團隊來到屏東霧台的山林,協助當地族人打造傳承魯凱族語文化的「山上教室」,並於 2 月底發起群眾集資;台北市議員邱威傑 (呱吉)、導演王小棣、急診醫師田知學、鮮乳坊創辦人龔建嘉⋯⋯等人皆表態響應,邀請大家共同支持,讓象徵魯凱族的「百合花」,能在這座島嶼重新開花綻放。
(圖片擷取自:《全魯凱語山上教室》集資影片)
根據集資頁面資訊,在台灣近 2,300 萬的人口中,魯凱族僅占約 13,000 人。其中,能用母語流利溝通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有著 3,000 年歷史的魯凱文化,正面臨嚴重的文化斷層──為尋求更好發展,許多族人會選擇離鄉背井,到外地讀書求學或工作求職;除了與土地間的聯繫漸弱,都市的生活型態、溝通語言,以及伴隨科技進步快速更新的海量資訊,也逐漸沖淡對部落的生活記憶。與此同時,部落孩子說母語的比例與頻率越來越低,無法與族中耆老交流,對於魯凱族的傳統文化也不甚了解。
(魯凱族人 Lavakaw。圖片擷取自:《全魯凱語山上教室》集資影片)
不只魯凱族,許多原住民部落都面臨「文化流失」的困境。「這個環境,我們要再努力。因為再過不久,他就不會是我們想要的樣子了。」出身魯凱族,今年 40 歲的 Lavakaw 在集資影片中感嘆道。
有感於現今教育體制的束縛,以及逐漸被淡忘的部落文化,26 歲那年,Lavakaw 毅然決然辭退學校教職,回到熟悉的土地扎根;透過四處拜訪部落耆老,積極參與婚喪喜慶的籌備任務,重新學習記憶中的魯凱精神。田裡哪個老人家在務農,Lavakaw 就一起去耕作學習;有人在蓋傳統石板屋,他也實際在旁觀摩請教。從種植知識、編織技術,到山林打獵、處理獵物,Lavakaw 親自身體力行,用力讓自己活在部落、深入土地,只為將魯凱的寶藏留給下一代。
(圖片擷取自:《全魯凱語山上教室》集資影片)
「重建部落傳統文明的美麗,不是要回到打赤腳的傳統生活。」Lavakaw 認為,孩子就像一塊塊石板,需要用心打磨雕琢,才能找到屬於他們的位置與驕傲──知道過去的脈絡,也才能從現在走出魯凱的未來。在南島魯瑪社的推動下,魯凱族人與孩子共同在海拔 800 公尺高的屏東霧台山林間,整建一個專屬學習空間──「全魯凱語山中教室」。Lavakaw 希望透過每周的安排手作、散步、田裡、石板、料理等課程,伴孩子一起用母語認識土地,與部落長輩學習傳統技藝、農耕、建造石板等技術,重拾共享、共有、共存、共生的魯凱精神。
全魯凱語山中教室的成立只是文化傳承的第一步,南島魯瑪社近期透過群眾集資平台挖貝 WaBay 展開定期定額集資,盼邀請大眾透過單筆支持或每月小額捐款,共同讓這場文化復育馬拉松長跑下去。當每月集資金額達 10 萬元台幣,團隊預計培育 3 位穩定的母語師資,伴孩子從 0 開始向部落耆老學習語言文化;每月集資金額達 20 萬元台幣,團隊預計自行編撰、設計、出版一套全母語在地教材,透過教科書、拼音字卡輔助學習;當集資金額累積到每月 30 萬元台幣,資金將用於建造具魯凱族石板特色的田裡教室,並復育魯凱、阿美兩族的 10 種重要農作物。
「每個族群有自己的教育,才能開出屬於自己色彩的花朵。」除了站在第一線的教育師資,你我的支持,也能成為復育魯凱語言文化的能量。目前集資回饋品項包括明信片、石板圖案毛巾、薏苡珠手環、創意米彩繪、手工情人袋等等,預計 2022 年 5 月集資結束後陸續出貨;邀你共同支持,趁一切還來得及,讓孩子擁抱失落的母語,為寶島種下多元文化盛放的希望。
延伸閱讀
- 打造「全阿美語」學習空間!專訪南島魯瑪社執行長馬躍.比吼:失敗幾次,都要讓多元文化繁花盛開
- 送餐、居家服務、文化傳承⋯⋯ 「烏度尼岸部落廚房」肩負 13 個部落的日常,集資盼走向下個 20 年
- 《阿查依蘭的呼喚》專訪 1:從冷氣房走入山野,女導演與女頭目交會的人生半路
- 《阿查依蘭的呼喚》專訪 2:刻在靈魂上的部落傳承,是再痛都不能遺棄的文化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