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八屆 228 共生音樂節集資中!

by 郁子

(圖片來源:第八屆 228 共生音樂節—不默而生集資頁面)

生為台灣人,只知道每年 2/28 可以放假,卻不清楚具體原因?

1947 年 2 月 27 日,當時的專賣局查緝員在查緝私菸時,因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死傷;隔天 (28 日),前往行政長官公署前廣場示威請願的民眾卻被慘公署衛兵開槍掃射,戰後台灣社會累積的衝突正式爆發,人民將心中的不滿化為具體反抗,該事件亦由請願變為民眾對抗政府的政治性運動,後續引發的一連串警民衝突乃至「清鄉政策」,更造成數以萬計的死傷。

為紀念這道台灣歷史的傷痕,有一群青年因焦慮於島嶼上分歧的認同,以及受難者的過往正被逐漸遺忘,他們自 2013 年開始自主舉辦 228 紀念音樂會──共生音樂節,希望透過音樂、理解與對話,喚起年輕人對 228 事件的共鳴與關注。

(圖片來源:第八屆 228 共生音樂節—不默而生集資頁面)

今年,第八屆共生音樂節將以「不默而生」為主題,2/28 在凱達格蘭大道上正式舉行。本次團隊將透過 228 講座巡迴列車、漫生之林音樂專場、IG 人物專題、實境遊戲等活動,帶大家一同紀念 228 事件中人們面對威權「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勇於犧牲的精神。目前,主辦團隊已在 flyingV 上發起《第八屆 228 共生音樂節—不默而生》集資計畫,希望能透過群眾的力量,讓這個極具歷史意義的活動得以辦成。

(編按:「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出自北宋范仲淹的《靈烏賦》。據傳由於范仲淹生性耿直,不僅不懂得奉承討好,且若看到朝政上的弊病也必定會提出。為此,友人梅堯臣寫了一首詩與賦送他,勸好友面對貪官污吏不要過於耿直,免得惹來殺身之禍,范仲淹隨即作了一首《靈烏賦》明志,「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便出自其中。)

據了解,共生音樂節之所以取名「共生」,一來是因為「共」字可由二、二、八所組成;二來則是借用南非「烏班圖 ubuntu」的精神。(編按: 一種「著眼於人們之間的忠誠和聯繫」的概念)「希望能透過重新記憶先前所經歷的衝突與仇恨,反思其中的正義問題,進而找尋與思索擁有不同認同的人們得以共同生活的可能,進而與歷史、與眾多的他者共生。」團隊解釋道。

(圖片來源:第八屆 228 共生音樂節—不默而生集資頁面)

「共生音樂節每年的花費皆在 100 餘萬左右,第七屆的共生音樂節最後總支出也超過 140 萬。」5 度在 flyingV 提案,共生音樂節籌辦團隊表示,歷年來共生音樂節多半仰賴公部門、民間團體、群眾集資等方式籌措資金,就連籌備人員都有很大部分是憑著對台灣歷史、轉型正義的熱情和重視自願幫忙,因此相當需要群眾的力量挹注。

目前,團隊共推出 T 恤、城市傷痕:228 地景手冊、漁夫帽、毛巾、茶等回饋品,贊助者可於 2/28 (二)15:00 起憑繳款證明於台北凱達格蘭大道現場領取。若當天無法前往,則團隊最遲會在 4 月前出將回饋品寄出。

>>> 點我前往第八屆 228 共生音樂節—不默而生集資頁面

【延伸閱讀】

流亡日本 40 年仍心繫台灣!台獨教父史明,台日文物館集資中
電視台不播我們自己來!台版紙牌屋《國際橋牌社》推戶外播映集資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願意以最直接的行動支持群眾觀點,在文章正上方有個「媒體小農捐款灌溉」按鈕,按下它就能灌溉點數給我們滿滿的鼓勵,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群眾集資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