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生命寬容的提醒──專訪《交換禮物》紀錄片導演林明謙

by 郁子

(封面來源:《交換禮物》紀錄片團隊提供)
痠、疲、痛、疤、疹、瘋⋯⋯,「疒」字邊素來與「疾病」相關,其中最令人聞之色變的,大抵是「癌」。

當死亡的終點線拉起,巨大的恐懼伴隨著病症襲來,癌症本身與治療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同樣令人害怕。身邊親友可以探訪照顧,但畢竟不是專業醫療人員,上網查到相關資料,也不宜隨意給建議;安慰鼓勵怕蒼白空泛,關心多了又怕造成壓力⋯⋯

2011 年以來,兼具主持、歌手和演員身分的藝人曾寶儀,身邊陸續有親友罹癌。饒是臨場反應再快、對談功底再深厚,得知當下,她也與多數人一樣無所適從。

相似的無力感層層疊疊,在心中愈發沉甸甸。因國外紀錄片《Heal》 (中譯:療癒之旅) 啟發靈感,2019 年,曾寶儀攜手林明謙導演踏上「醫學探索之旅」,四年間走訪台灣南北,甚至遠赴美國西雅圖、洛杉磯,探訪超過 30 位醫界專家與科研團隊、多名癌症病友,全程透過鏡頭拍攝記錄。

剛開始看到有人說『癌症是一份禮物』,我真的完全無法理解。癌症像炸彈啊!怎麼可能像一個禮物?說得那麼好聽。

然而,曾經如此不以為然的林明謙,最終卻選擇以「交換禮物」命名這部紀錄片。究竟這趟旅程發生了什麼?現在的他們又是如何看待癌症?

(左為《交換禮物》紀錄片主持人曾寶儀,中為蔡松彥醫師。圖片來源:《交換禮物》紀錄片團隊提供)
主流醫學之外,尋找癌症治療的其他可能
旅程第一站,團隊首先拜訪了前南投基督教醫院偕同院長──蔡松彥醫師。2014 年確診肺腺癌合併鱗狀癌,蔡醫師首先便選擇開刀化療;然而幾個月後,檢查報告顯示腫瘤疑似復發,綜合考量下,他投入鑽研整合醫學,前後花費上千萬台幣,親身測試中藥、針灸、生酮飲食、氣功、太極拳⋯⋯等多種可能方法。10 個月後再次檢查,腫瘤已經消失、至今未再復發。

「一位專業的醫師變成病人,嘗試過各種癌症療法,他一定累積了很多知識與心得,對我們而言是最好的引路人。」林明謙說。

手術切除腫瘤、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多數患者罹癌後,會遵從醫師建議、接受上述療法。但是有沒有可能,還有其他選項?

有別於西醫強調「對症下藥」,專注消滅癌細胞;片中也為中醫重視的「扶正祛邪」留下篇幅──扶持體內正氣、疏通經絡,淤毒排出,身體自然會好轉。「其實不只中醫,所有自古流傳的醫學療法,都相信『身體的自癒力』,這完全顛覆我對『癌症』的認知。」林明謙說。

比如片中也會介紹到的「自然醫學」,同樣是提倡以「非侵入治療」改善病況,啟動身體的自癒力、自然回歸健康。「我想說的不是哪種療法最有效,重點是──相信醫生的同時,我們也信任自己的身體嗎?還是只把身體看成一個生化機器人、哪個器官壞了就修哪裡?

林明謙強調,主流療法之外,台灣還有許多跟癌症相關的研究,希望透過紀錄片,讓大家以更多元的角度,看見癌症療癒的不同可能。

(圖片擷取自:《交換禮物》紀錄片集資影片)
癌細胞不是敵人,是想要救你的家人
確診罹癌,多數人都是如臨大敵。根據衛福部資訊,「癌症」已經連續 42 年常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近年來,台灣平均每 4 分多鐘就會增加一名癌症患者。口語上我們常說某人「得」到癌症,然而實際上,癌細胞並非外來,而是我們自己的細胞變異而成。

也就是說,癌症其實是自己人,可是我們都把它當成敵人。」林明謙說。

《交換禮物》紀錄片拍攝期間,許中華醫師分享的一段話,讓他印象深刻──假如我們把癌症視為自己的孩子,孩子學壞了,我們會怎麼做?「你會先想說殺了它嗎?應該是想辦法了解它為什麼學壞、怎麼感化它吧?」

從病理學的角度,癌細胞一般都具備「厭氧」、「快速分裂」等特性;反過來想,人體細胞的存活正常都需要氧氣,是因為體內有地方堵塞、無法正常輸氧,細胞想活下來才會產生變異。像是在垃圾堆長大的孩子,認為整個世界都環境惡劣,於是更拚命頑強地存活、盡可能繁殖分裂。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是在幫你的身體,保留一個在極限環境下都能存活的機會──你覺得它是壞孩子,實際上它是想救這個家。」林明謙說。

(《交換禮物》紀錄片團隊曾採訪的癌友──文治平伯伯。圖片來源:《交換禮物》紀錄片團隊提供)
當生命的鬧鐘響起:危機即轉機,轉機藏生機
人們口中的「壞孩子」,並非天性殘暴。《交換禮物》紀錄片中,許中華醫師曾以「黑社會」比喻癌細胞──所處環境之惡劣,迫使壞孩子只能不擇手段地求生。然而,如果我們試著改變環境,讓它們不必再為了生存反抗呢?

六年前,高齡 76 歲的文治平,被醫師診斷出尿道癌四期,建議手術切除右邊腎臟、輸尿管及部分膀胱。他聽了便不願意,擔心手術後身體也未必完全能好,況且割掉這麼多器官,將來生活怎麼辦?

「當下決心先從戒酒戒菸開始,並聽從女婿的建議、還有蔡松彥醫師所著《心轉,癌自癒》這本書中的內容,改變生活、飲食和心情。我以前最愛吃肉,現在要少吃紅肉、多吃糙米、甜的也不能吃⋯⋯,真的很辛苦!」文伯伯用浮誇語氣笑著強調。

「不過我覺得,『心情』還是最重要的。整個過程中,太太都很支持我,日常生活也有兒孫陪伴;心情好了,吃喝拉撒睡就沒問題,生活更健康順暢。

林明謙指出,之所以將紀錄片命名為「交換禮物」,正是因為生活中許多平時看不見、不想解決的盲點,都是在癌症出現後才被正視。這個如同鬧鐘的禮物,提醒了人們健康之可貴、生命是有限,調整生活模式的同時,也記得想說的話趕緊說,想做的事別再拖。

我一直覺得,人不能活出自己,才是最可憐的事。癌症其實是一種寬容的提醒,它有一個期限,不會馬上奪走你的生命。」人生的待辦清單,還有幾項沒完成?一旦開始了侵入性治療,未來也許很難再有體力去實現。「搞不好最後夢想完成、病也好了呢?人生充滿意外,盡量別讓自己留下遺憾。」林明謙說。

(《交換禮物》紀錄片拍攝癌友林歐加參加「斷醣瑜珈營」。圖片來源:《交換禮物》紀錄片團隊提供)
癌症並非必死之局,康復不能只著眼癌細胞
關於癌症,當我們開始有了更深層的思考,對於治療的想法與考量自然也不同。蔡松彥醫師指出,「癌症治療」需要兼顧病人生理與心理的需求──比如文伯伯活到快 80 歲,有他長久累積的尊嚴和生活習慣;即便腫瘤切除、癌症痊癒,他餘生也得忍受插尿管的疼痛不適,人生真的會快樂嗎?

「癌症確實難治,但只要在正確的方向持續努力,真的有可能康復。」蔡醫師分享,當年罹患肺癌時,他也曾經悲觀絕望。「但是後來,我去整理了全世界的研究文獻,發現十大癌症中,沒有任何一個的五年存活率是 0,最差也都有 2%~3%。

這意味著,癌症並非必死之局。病程越後期,面對的挑戰確實越大,卻不是完全沒有希望──主流醫學對於疾病處理確實貢獻重大,但仍存在一定限制;其他非主流的醫學療法,多半講究身體狀態的調整,兩者若能相輔相成,患者便能有更多的體力和信心、走完康復之路。

癌症病人想康復,絕對不是只有把癌細胞殺死。如果病人身體非常羸弱,殺死癌細胞,可能他整個人也不行了。

蔡醫師指出,即便自己是專業的醫療人員,確診癌症當下也是非常慌亂,一般民眾肯定更加無助。「希望這部紀錄片,能為民眾提供不同的治療觀點與選擇,也為癌友與家屬開一扇窗──窗外會有一片藍天,不再只是絕望的黑暗。

(圖片來源:《交換禮物》紀錄片團隊提供)
與癌症共處,是我們每個人的生命課題
《交換禮物》生命紀錄片目前已完成拍攝後製,為了讓更多民眾看見這部作品,團隊於 2024 年 8 月展開群眾集資;第一階段目標金額為台幣 300 萬元,盼籌集足夠經費上映院線。

我真心覺得,『群眾集資』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商業模式。」林明謙感慨道,以前電影能不能上映院線、觀眾想法如何,全都是未知數,「我們非常幸運,拍攝前期就有善心人士願意支持;然而不是每個題材,都能有這樣的好運氣。許多紀錄片的拍攝時間動輒數年,如果前期就能夠過集資、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絕對能走得更快更遠。」

林明謙希望,這部紀錄片能幫助所有為癌所苦之人──不只病患,陪病家屬的心情也需要被照顧。「很多探病的人會要病人不要多想、努力接受治療,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任,不要害怕。說這些話的人,心裡其實也很害怕。

實際上,身體健康的一般大眾,更需要了解癌症資訊。畢竟,我們每個人的體內都有癌細胞,有一天也都有可能成為生病或陪病的人。少了近在眼前的病魔威脅,人們更能從客觀角度,重新看待「癌症」的存在、接納不同的治療觀念。

邀請所有讀者支持集資,助《交換禮物》紀錄片成功上映──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態,當癌症課題到來,願我們都能少些慌亂,溫柔從容而正向地、面對這份生命之禮。

>>> 點此支持《交換禮物》生命紀錄片上映集資計畫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