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回顧】專訪貝殼放大執行長林大涵:台灣意識不再是主打

by jie

在台灣,幾乎所有想研究「群眾集資」的人都會找上林大涵——由他領軍成立僅僅三年多的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至今已成功輔導破百個台灣提案團隊締造佳績、總集資金額超過 6.5 億台幣,為社會帶來的影響力橫跨公益、科技、設計等多個不同領域。

無論從 Google 搜尋、電視報導或雜誌採訪,見得林大涵總炯炯有神地捕獲業界最新動態,儼然是一本走在路上的群眾集資百科全書。

若要聊聊他觀察到的 2017 年台灣群眾集資,猜猜他會說些什麼?

(圖:2017 年 5 月在 PressPlay 啟動訂閱集資的《老王愛說笑》,至今仍有每月破百萬的訂閱金額!)

訂閱集資即將出現「第三指標」?

「訂閱集資在台灣的發展速度,比我想像中還快很多。」林大涵直言,若對照 Patreon (美國最大訂閱集資平台) 從 2013 年至今的成長狀態,台灣在訂閱集資開跑短短兩年內就已經出現每月訂閱金額破百萬的集資計畫,相當不容易。

而台灣截至目前為止所有的訂閱集資計畫,粗略可分為兩大類來看,一類是以支持特定人物——「因為你是你」,一類則偏向知識採購——「我想成為更像我的我」,林大涵認為今年後者還有成長的空間、前者則會逐漸緩下來,因為前者可選擇使用的替代工具太多,忠實粉絲用直播工具也能「抖內(donate)」自己喜歡的頻道主,不一定要透過群眾集資平台支持

「在這兩類以外,2018 年台灣訂閱集資會不會出現『第三指標』?」他自問也期待著。

 

(圖:Pockeat 在 facebook 上的贊助者專屬社團)

不再主打「台灣意識」,社群化現象明顯

至於一次性的集資計畫,我們又可以看到什麼現象呢?

「這其實是 2016 年就開始觀察到的:群眾集資從『對抗型』漸漸變成『創造型』、從『立刻可見的改變』到『逐步運用資金實現很多事情』,台灣意識不再是集資計畫主打,越來越多人講究『我可以用它來做什麼』,而非『它可以直接解決什麼』。

「另一方面,群眾集資的 “社群化現象” 越來越明顯。」以往提案者對贊助者的溝通幾乎集中在集資頁面上,而林大涵注意到的是, 2017 年已經有不少產品型集資計畫的提案團隊會為專案設立 facebook 社團、LINE 群組等半公開的對話空間,不僅方便潛在贊助者們揪團,也基於所有人都能發文的特性,鼓勵贊助者分享交流、培養真正的「社群」——畢竟相較於提案團隊的官方介紹,網友們的實際使用心得更具有親切自然的說服力。

 

台灣專案平均水準高,少有「一代拳王」

林大涵還特別提到,在他眼中台灣的提案平均水準「比國外高很多」,無論從集資頁面的文案視覺設計溝通口吻,甚至是客觀數據(集資金額、贊助人次、達標率)來看,台灣團隊成果大多不遜色於國際平台上的熱門專案,整體而言也少有令人感到莫名其妙的群眾集資計畫。

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過去幾年曾成功集資破千萬台幣的台灣提案團隊,像是 3D 印表機 FLUX、開發口袋相簿 Piconizer 的 Maktar、設計金萱字型的 justfont 等,集資結束至今團隊都仍穩定經營並推出新作,少有曇花一現的「一代拳王」。

「真的不會輸給國外!」去年登上 Kickstarter 造成轟動的 Cubiio 也是模範生之一,若以此發展下去,林大涵預估未來會有更多優秀的台灣提案團隊前進歐美或日本,開拓新的產品市場。

 

(圖:在中國眾籌平台「開始吧」可以看到不少實體展店的集資計畫)

還有兩個群眾集資模式,台灣人很不熟

不過,綜觀全世界群眾集資的發展,林大涵認為有兩個群眾集資模式還沒在台灣大幅度竄起,一是「權益型」集資計畫,二是更偏向「直接投資創業」的集資計畫。

權益型集資在中國發展蓬勃。中國人習慣將「群眾集資」稱為「眾籌」,而「權益型眾籌」經常對應到電玩、影視類創作團隊,集資計畫會依據贊助者的贊助金額級距分配比例,待團隊完成一部作品、將作品正式上市後,贊助者可以依照當時分配的比例,在銷售獲利中抽成。

這跟美國獨立遊戲圈盛行的 “IndieFund” 集資方式不太一樣,IndieFund 是較直觀地由開發團隊向支持者「借」一筆資金,等到遊戲具有獲利能力(例如在 Steam 上架販售),開發團隊再慢慢還完該筆固定的金額。

既然權益型集資計畫可以讓贊助者從中抽成,贊助者與提案團隊之間的共同目標就不會只是「讓作品完成」,更長遠地還有「讓作品大受歡迎」——越多人喜歡這部作品,贊助者能得到的利潤與成就感也越多。

「你願意為它付出、你會越來越在意它;如果你在意的過程中可以創造更多效益,你就不再只是這個群眾集資計畫的『贊助者』,而是真正的『共創者』。

而林大涵口中所謂更偏向「直接投資創業」的第二個模式,具體案例可以在中國眾籌平台「開始吧」上看到,那通常是新創團隊有意開設實體店鋪、並將店鋪正式運作後的規劃納入現階段的集資計畫回饋項目,因此贊助者可透過贊助獲得「權益」回饋,例如 VIP 專屬消費優惠、店鋪盈利後的分潤等,此類非實體物品卻同樣吸引人的回饋項目。

他進一步補充,這類創業集資計畫早期在中國以內容「情懷」為重,常見青年返鄉、秘境導覽等主題;接著開始有一批具創業經驗的新玩家加入,他們發想出更明顯商業化的題材,使得以這些眾籌計畫為中心聚集的線上、線下社群,幾乎形成半專業投資者的聚集地。

更後來,竟然連眾所皆知的連鎖品牌,也想透過這個模式來展店了。
為什麼他們能迅速融到足夠資金?投資人或相關市場,又從中發現了什麼機會?

儘管上述兩個集資模式對台灣人而言仍然陌生,林大涵躍躍欲試地預測,台灣群眾集資的下個階段極有可能就從這裡開始、就在今年,會出現振奮人心的第一步。

2017 台灣群眾集資年度報告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願意以最直接的行動支持群眾觀點,在文章右上角有個「媒體小農捐款灌溉」按鈕,按下它就能灌溉點數給我們滿滿的鼓勵,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群眾集資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