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報】疫情衝擊各行各業!群眾集資平台推紓困方案,助店家、藝文團體挺過難關

by 劉郁葶

( 封面來源:C Musical facebook 粉絲專頁《好農蔬果箱》集資頁面《疫情相挺,我們一起》助餐助菜集資頁面山海樓集資頁面)

2021 年 5 月本土疫情爆發,全國進入三級警戒,令許多店家與藝文團體措手不及。面對營收銳減、房租與員工薪資的壓力,或藝文活動取消延期,各行各業陷入斷炊困境。

台灣群眾集資平台嘖嘖 zeczecflyingV挖貝 WaBay 各自推出紓困計畫,期望藉群眾之力,幫助店家、藝文團體挺過疫情。疫情也帶動新的需求,像是鮮乳坊推出《好農蔬果箱》集資計畫,為雙北住戶冷藏配送蔬菜、鮮乳與雞蛋,減少民眾出門的風險,集資金額破百萬台幣!究竟這些紓困計畫對提案者有什麼幫助?疫情還帶動哪些新的需求?不同產業的集資計畫各有什麼特色?一起深入了解疫情下群眾集資的亮點吧!

(圖片來源:嘖嘖官網flyingV 官網、《疫情相挺,我們一起》助餐助菜計畫

集資平台各推「紓困方案」,助店家挺過難關!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台灣群眾集資平台嘖嘖 zeczecflyingV挖貝 WaBay 推出「疫情下的紓困計畫」,期望凝聚眾人之力,幫助受影響的商家行號,共同挺過難關。

群眾集資平台嘖嘖啟動《嘖嘖 x 挺好店》店家應援計畫為實體空間 / 店家經營者,以及需要實體空間進行展演的團隊,提供迅速簡易的上架流程與更多的行銷曝光;不論是書店、餐廳、甜點店、咖啡廳⋯⋯等實體店家經營者,以及藝廊、樂團、劇團⋯⋯等需要實體空間展演的團隊,都可以申請此計畫。

群眾集資平台 flyingV 也推出一系列的《鬥陣好家在》提案者紓困計畫平台放寬提案審核機制的部分條件,且僅會向提案團隊收取 3%~5% 平台服務費,比起向一般集資專案收取 8% 平台服務費還低;協助有需求的團體,在最短時間募得所需資金。

在這兩個群眾集資平台上,可見「挺好店」與「鬥陣好家在」獨立成專屬分頁,讓支持者在檢索與贊助上更直覺。綜合統計這兩大系列,累積破百萬台幣的集資計畫有 5 件,累積破 10 萬台幣的集資計畫逾 50 件,其餘皆為小額贊助。集資破百萬台幣的 5 件集資計畫皆在 6~8 月發起,正值本土 COVID-19 疫情高峰之際;顯示疫情對店家的衝擊,與台灣民眾的熱心響應。 

群眾集資平台挖貝則是與生鮮配送平台「鄰家鮮生」、線上點餐系統「快一點」合作,共同推出《疫情相挺,我們一起》助餐助菜計畫,將資源送到醫事人員及家屬手中,也幫助在地店家度過難關,獲得逾 600 萬台幣的贊助金額! 

( 圖片來源:重慶麻辣饗念燉煮牛肉集資頁面山海樓集資頁面曉鹿鳴樓上海菜集資頁面Divadlo 捷克公寓 facebook 粉絲專頁 )

餐飲業首當其衝!老字號餐廳推出餐盒、冷凍包與餐券
疫情升溫,各行各業掀起了劇烈改變,台灣的餐飲業首當其衝。一向以內用為主要服務內容的店家,面臨客人無法上門消費的問題;不得不思考該以何種形式,持續提供顧客服務,以維持餐廳營運與支付員工薪資。

例如,隱身在巷弄的新北名店「門前隱味牛肉麵」每天限量 30 份牛肉麵,且店內僅 5 個座位,預訂後要等上至少一年。去年 3 月,門前隱味牛肉麵在集資平台推出「重慶麻辣饗念燉煮牛肉」料理包,有近 2,000 人響應,集資金額破 600 萬台幣;可見本身已有知名度的店家,在群眾集資平台藉其名氣優勢,吸引到許多人贊助,也讓粉絲們不用排隊即可享用美味。

高級台式料理餐廳
山海樓,在嘖嘖推出外帶合菜與珍寶盒,讓民眾在家也能品嚐到海鮮米糕、烏魚子、甘蔗燻雞等高級料理,累積逾 45 萬台幣的贊助金額。
位於公館商圈的曉鹿鳴樓上海菜,因疫情導致宴會、聚餐取消或延期;於是團隊投入大量時間,將招牌菜「銷魂東坡肉」改良研發為「冷凍包裝」,宅配給愛好東坡肉的贊助者們,累積近 20 萬台幣的贊助金額。

疫情下,仰賴顧客上門的小店難以為繼。台灣唯一的捷克餐廳 Divadlo 捷克公寓,也因疫情與都更等因素而停業。老闆皮卡丘在集資平台推出《Divadlo 2.0 捷克公寓搬家計畫》,盼重新打造一個美食藝文空間;民眾可贊助餐卷,待開放內用時,至餐廳享用道地捷克料理。 

為什麼這些店家不直接與 foodpanda 與 Ubereats 等外送平台合作,或在電商販賣冷凍包,而是選擇在群眾集資平台推出集資計畫?原因在於,集資平台更能達到「倡議」的效果,讓老顧客與贊助者明白店家在疫情間面臨的困境,以及其對食物的理念與堅持。對支持者而言,贊助餐盒、冷凍包或餐券,不僅僅是一筆「消費」,更是「幫助店家挺過難關」,盼這些好店不因疫情熄燈,待疫情趨緩之日再次造訪。


(圖片來源:
C Musical facebook 粉絲專頁)

沒有觀眾的劇場,藝文活動轉往線上
2021 年疫情也重創台灣藝文界,表演藝術演出與演唱會紛紛被迫取消、延期與退票,導致收入減損、小型文創商店周轉營運困難等等。對此,文化部在 2021 年 6 月推出「藝文紓困 4.0」,提供藝文團體、事業、個人工作者經費補貼;8 月更加碼推出「積極性藝文紓困補助」,希望持續支持藝文產業「創作不中斷、人才不流失、數位再進化」。 

除了政府政策,不少藝文團體也在群眾集資平台發起相關集資計畫。疫情警戒期間,由於觀眾不得入場觀賞,藝文團體將舞台劇、音樂劇、音樂會等活動轉往「線上」形式舉辦,並推出未來演出場次的「預售票」,補足暫時無法舉辦實體演出的損失例如中文音樂劇創作團隊 C Musical 以「挺藝不退」為口號,推出《不讀書俱樂部》Warten Online劇場影像拍攝計畫,將錄製好的實體演出在「KKTIX 虛擬場館」播放,讓全球贊助者在線上觀看;期望在疫情下,仍能帶給觀眾滿滿的觀賞感動。該計畫最終吸引超過 300 人響應,累積集資金額破百萬台幣!

漸凍人協會推出的現代舞劇「不 我仍清醒著」展演計畫,原定在 2021 年 6 月實體演出,因疫情改為讓贊助者線上觀看,感受漸凍症的困境與內心戲。知名樂團 A cappella 也集資推出《TaiONE Day Tour 線上聲旅 迷你演唱會》,讓粉絲們能沉浸在線上的純人聲演唱會,一同「聲」歷其境。

疫情下,藝文團體以群眾集資平台作為支點,拓展群眾參與藝術的想像;除了號召既有的粉絲前來支持、觸及到更多陌生客群,也讓支持者感受到參與的意義與影響力,成為一種互惠、互助、互樂的體驗,集眾人之力「藝起挺過難關」。

本土疫情衝擊各行各業,台灣群眾集資平台凝聚眾人之力,幫助商家與藝文團體,共同挺過疫情;也看見台灣民眾的熱心響應,為這片土地盡一份心力。 


>>> 點我前往《2021 台灣群眾集資產業年度報告》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