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報】自帶流量不缺資源,名人為何選擇群眾集資?

by 郁子

(封面來源:唐綺陽占星幫敏迪選讀Stand up, Brian!博恩站起來!林育聖 (鍵人)聶永真 Aaron Nieh理科太太 Li Ke Tai Tai詹喬愉 – 三條魚Tri Fish 等 facebook 粉絲專頁)
台灣群眾集資產業發展至 2021 年,已經來到第 10 個年頭;早期普遍被認為是一般老百姓、新創團隊用以實現好想法的創新管道,到後來可見越來越多知名企業、公眾人物投入參與,就連總統蔡英文也曾在 2020 年為動保倡議發起公益桌曆集資計畫。2021 年,又有哪些公眾人物透過群眾集資寫下新故事?

(圖片來源:《共時曆》、《理科太太太空人維他命》、《國際觀察曆》、《2022 親子時光日曆》、《白白全空白筆記本等集資頁面)
集資新手創佳績,提案老鳥新嘗試
延續 2020 年名人集資盛況,2021 年有藝人吳汶芳宋偉恩、登山家詹喬愉、占星師唐綺陽、YouTuber 理科太太、Podcaster 馬克信箱等來自不同領域的公眾人物,首度在台發起群眾集資。其中,唐綺陽推出的《共時曆》截至 2021 年 12/31 (五) 為止,共有 25,621 人次贊助,累積金額達 32,013,768 元台幣,成功創下台灣日曆類集資產品的「集資金額」、「贊助人次」最高紀錄;累積超過 3,100 萬元台幣的《理科太太太空人維他命,則成為 2021 年贊助金額第二高的原創產品,更是目前台灣成績最好的營養保健類集資計畫。

同樣集資破千萬的還有敏迪選讀。2019 年 6 月,從 Line@ 起家的敏迪選讀就曾在群眾集資平台嘖嘖發起訂閱式集資,邀請大家共同支持,為品牌打造 Line@ 以外的全新閱讀環境。2021 年 8 月,敏迪再度以群眾集資推出《國際觀察曆》,最終共集資 26,569,358 元台幣,成為台灣累積金額第二高的日曆類集資產品。

連續提案者的新嘗試,還包含不同意義層面上的身分轉變。舉例來說,文案的美創辦人林育聖過往曾多次發起課程集資,2021 年首度褪去文案師身分,從 Podcast 節目《夫妻原聲帶》中林總與白露露的身分出發,以群眾集資推出實體產品《2022 親子時光日曆》,陪伴更多父母記錄親子相處時光。曾在《太陽花學運記錄攝影集》、《The Affairs 週刊編集》、《紐約時報登報集資》等提案中操刀設計的聶永真,2021 年也首度從參與集資籌備,轉為集資計畫主要負責人,以個人品牌「永真急制」在集資平台推出「白白」全空白筆記本,透過「Hi!又是聶永真」的親切開頭,在集資頁面和贊助者溝通產品特色與設計理念。

(圖片擷取自:唐綺陽《共時曆》Backtail 數據)
既有流量成優勢,善用主場事半功倍
就傳統社會印象,公眾人物已經具備一定知名度,相較於一般民眾,理應握有更多資源。那麼,為何他們還要借助群眾之力發起集資?

最關鍵的原因在於──名人在其專業或其他相關領域,本就擁有一定知名度與影響力,因此更容易透過既有流量宣傳集資、擴散資訊。簡單舉例,許多發起集資的團隊,會透過投放廣告、發新聞稿、撥行銷預算與網紅 / KOL 合作等方式,讓自家發起的集資計畫被大眾看見。除了上述方式,名人還能透過既有的粉絲社群,快速找到最願意參與集資的核心受眾;因此無論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甚至電視節目,當名人在他們最活躍的場域進行宣傳,就有很大機會為集資帶來更多曝光與資金挹注。

以《共時曆》集資為例──當我們實際將唐綺陽在 facebook 上的活動紀錄,與集資數據工具 Backtail 顯示的《共時曆》每日贊助人次數據進行交叉比對,可發現贊助人次明顯攀升的當天或前天,唐綺陽均有開直播或發布集資相關貼文。敏迪選讀則從《國際觀察曆》集資上線前,便在每周上傳的 Podcast 進行宣傳;且集資期間在 facebook 發布的貼文,也有超過半數提到《國際觀察曆》,以密集的宣傳頻率推動贊助人次穩定成長。

(圖片來源:《清淨一點更美好!中央山脈淨山募資計畫》)
與支持者拉近距離,一起把路走得更長
由於知名度高、發言擁有更大影響力,許多公眾人物常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距離感;發起集資的好處在於,公眾人物能藉此與支持者建立「共創性」──同樣的行動目的,自力籌備是「你完成的事我支持」,群眾集資則更像是「我們一起往同個目標前進」;當名人選擇把自己的事變群眾的事,不僅能縮短與贊助者之間的距離,更有利拓展非粉絲的外圍受眾。

這也關乎到另一個重點──名人握有的金錢資源,或許在短期內能等於、甚至大於民眾一點點匯集成的能量;但長久來看,那仍是不夠的。舉例來說,登山家詹喬愉有感於台灣深山的垃圾清理困難,於 2021 年發起《清淨一點更美好!中央山脈淨山募資計畫》,盼能運用登山專業,帶領有相同願景的志工,共同為台灣山林盡一份心力。

讓我們試想一下:倘若不發起集資,詹喬愉或許也能自行組織淨山團;一次兩次、甚至十幾二十次,深入台灣山林清理垃圾。但那之後呢?如果人們持續製造髒亂,一切終將退回原點。詹喬愉就曾在集資頁面表示,選擇發起集資,是希望更多人看見山林受汙染的議題;將來也預計透過淨山側拍畫面、舉辦分享會等方式,讓環境教育的種子在更多人心中萌芽。

一個人或許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遠──如果「提案動機」是對美好願景的追求,「集資目標」的內容便是通往心中願景的其中一個站牌,「群眾集資」則是為達目標選擇的方式。對公眾人物而言,能以其號召力,邀請更多民眾參與集資投入行動,才能真正細水長流地持續推進議題、將看似遙不可及的願景凝成真實。

(圖片擷取自:「蔡英文 Tsai Ing-wen」facebook 粉絲專頁《理科太太太空人維他命》集資頁面《博恩の美尻》集資頁面)
顧及角色設定,讓集資成為「專屬對話」
話雖如此,公眾人物只要登高一呼,就總是會有粉絲買單嗎?事情當然沒那麼簡單。觀察過往名人集資的提案內容,雖然未必與其本業相關,但通常不會悖離他們在社會上的形象設定。比方說,素來以愛貓狗聞名的總統蔡英文,推出以毛孩為主題的《公益日曆集資》;擁有生醫專業背景的 YouTuber 理科太太推出營養保健食品等等。《博恩の美尻》集資計畫看似不按牌理出牌,可連結到曾博恩單口喜劇演員的身分,以及「上台認真開玩笑,下台玩笑當認真」的幽默提案脈絡,一切又變得合情合理。

此外我們也留意到,公眾人物發起集資時,頁面文案敘述視角多半為「第一人稱一般集資計畫的頁面文案,可能會包含提案團隊的簡介說明或過往成績;不過公眾人物發起集資時,除了親自參與宣傳影片拍攝,通常也會透過頁面文案,營造出「名人在跟我對話」的沉浸式閱讀體驗;以用字口吻等細節堆砌出的風格化文字,拉近與頁面讀者間的距離,並強化自身與集資計畫的連結性。

像是敏迪在《國際觀察曆》集資頁面,就曾提到「國際觀察曆的起心動念,請聽我的大 Why 宣」、「現在的你,曾是過去的我」等字句;曾博恩推出真人飛機杯時,集資頁面也有出現「你敢說,我就敢做」的標語,以及宛如博恩本人發出的搞笑威脅:「《雙聲道 BliveT》2 月 6 日晚場坐在一樓 (B 區) 的那位觀眾,一切都是為了妳做的,如果最後募資人數連一個都沒有的話,我們知道妳的長相。」。

無論是自然發揮或刻意經營,公眾人物對外展現的個性言行,將逐漸堆砌成他們在民眾心中的形象設定,從而吸引更多喜愛類似風格的民眾成為粉絲。因此,當公眾人物的集資提案,不會讓粉絲對他們過往的認知產生矛盾,甚至能與其形象相呼應時;搭配足夠的宣傳力道,原先累積的粉絲便有極大可能,成為名人集資的第一批支持者。若集資理念或產品條件足夠優質,首批贊助者的積極響應,以及名人朋友的轉發分享,甚至能讓集資計畫如滾雪球般大幅擴散,帶動非粉絲的外圍受眾共同支持。

並非提案者本身擁有名氣,發起集資就一定會成功。不過,名人過往累積的成績與知名度,讓他們相較一般團隊,更容易將集資計畫擴散出去;與此同時,也可能有更多人透過集資認識提案者,讓名人的粉絲社群更擴大,形成魚幫水、水幫魚的互助關係。未來,會不會有 YouTuber 嘗試透過集資,籌備某個規模龐大而天馬行空的拍攝主題?或者,隨著數位潮流往前推進,群眾集資有沒有可能成為藝人推出實體專輯、寫真書的主流管道?數完過往,未來還長;名人集資的種種可能,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 點我前往《2021 台灣群眾集資年度報告》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