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集資日漸成長—如何剔除沒有正當性的案子?

by Adele Yu

本文編譯自《How To Weed Out Scams From Legitimate Causes On Crowdfunding Sites》,作者:Reuters

從 Yeezy 球鞋到豐胸手術—群眾集資的要求越來越怪異了

群眾集資的網站如知名的 Indiegogo.com 跟 GoFundme.com 逐漸興起,Brandon Wenerd,一名來自紐約市的編輯,非常樂意可以對有意義的案子有所貢獻,像是幫助得了腎癌的孩子完成他環遊世界的夢想。

但過了不久,Wenerd 就被越來越多自私的案子淹沒。這些人不為了崇高的理想或慈善的理念集資,而是向大家要求春假旅遊、蜜月的資金,或是還信用卡卡債的錢。

「這整個氣氛對我來說就像是乞討,」Wenerd 說。

對任何一個有 facebook 或是 email 帳號的人來說這個故事聽起來很不陌生。越來越多家庭成員或朋友,或朋友的朋友,甚至是陌生人,都開口尋求租金或是旅遊的贊助。

根據群眾集資顧問公司 Massolution 的報告,整個群眾集資產業從 2010 年的 8.8 億元在過去幾年間迅速膨脹到超過 344 億元,可能就是成長得太過迅速,有些不好的後座力也是難免的。

Damen Bell-Holter,一位現在在芬蘭打球的阿拉斯加職業籃球員說:「你知道在 GoFundMe 成立之前大家是怎麼解決自己困境的嗎?他們會老實的工作。」他也是被贊助需求淹沒的其中一員,而且很厭煩這個情況。「『贊助我付租金,贊助我付學費。』我懂有時候悲劇就是會發生,人們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幫忙很合理—但其他人就只是懶惰而已。」他說。( 延伸閱讀:教育預算吃緊真有解?群眾集資究竟是萬靈丹,還是救急OK繃?

「讓愚蠢氾濫的閘門被開啟的主因是—人們發覺在網路上面自己會比較有臉皮向其他人伸手要求一些面對面時不敢要求的東西」Amir Pasic,印第安納大學禮來家族慈善學院的院長如此說。

就算是主打「將有創意的案子賦予生命」且已集資成功超過 102,000 件案子的 Kickstarter,也曾幫一名想製作馬鈴薯沙拉的人集資了超過 5.5 萬元。

GoFundMe 在去年集資了超過 20 億元,而其中有些用戶希望他人贊助他們買軒尼詩酒、Yeezy 球鞋、或是做豐胸手術。

Indiegogo 自成立以來集資超過了 8 億元,成功案例包含殺昆蟲的槍、一位名叫湯姆的單身漢的十三次約會、有咖啡因的牙膏…等,更有人集資嘗試離開希臘。

以上所提及的網站也都是潛在詐欺案的孕育之地,華盛頓州檢察長 Bob Ferguson 稱這個現象為「群眾集資盜竊」。他去年下令對受害的贊助者進行償還—他們贊助了某個恐怖主題撲克牌的案子卻沒有收到任何回饋。

很多「私刑」網站也都紛紛建立,像是 KickscammedGoFraudMe,目標是用群眾力量來監控並回報沒有實行承諾的案子。

這些紛爭的主要來源是:一旦這些資金太分散,資訊就無法百分百透明。知名的歌唱團體 TLC 在去年向他的粉絲們集資超過 43 萬元來發行新的音樂,但卻沒有任何專輯面世,也讓他們收到了很多群眾的怒吼。

更聰明地給予

要更有效率地整理贊助的要求,潛在的贊助者要避免讓自己資訊過量,以免看不出哪些是真正的需求、哪些是捐助案主本身的玩樂而已。研究顯示,如果贊助者被要求金錢援助的直郵轟炸,印第安納大學的 Pasic 說,他們不會變的更慷慨—只會覺得非常煩躁而已。

有些人就直接停止捐贈了。如果你收到了個贊助需求但你其實不太認識這個人,「就直接忽略他,」列剋星敦的理財規劃師 George Gagliardi 建議道。

如果情況比較棘手—像是如果那個人是你非常要好的朋友或是家人—Gagliardi 建議你把這些需求依照緊急度分類成不同等級,從「悲慘、危及生命的情況」一路到「玩樂」。這樣你就可以依照需求的危急等級以及自己的財務能力來決定要不要幫助他們。

最後一步就是把這些需求從數位世界抽離。問問你自己:這個人真的會當著你的面這樣跟你要錢嗎?

「人們都會把科技的距離當作掩蔽,然後希望其他人可以不經過思索地決定要捐錢給他們,」Pasic 說。「如果他們真的有這些需求,那就試著拿起電話然後直接跟他們接觸、討論這件事。」

透過網路與集資平台的力量,許多人得以發揮創新與創意,實現許多精采的專案。但也有一群人得以透過如群眾集資來籌些「本來該自己負擔的費用」,讓人覺得這些人只是懶惰罷了。棘手的是,這些專案之中沒有非黑即白的分界線,而在日漸成長的群眾集資中,許多介於灰色地帶的專案必定讓人難以判斷「這個人真的需要這筆資金嗎?」。可以想見,日後必定會有更多這些「懶惰專案」的出現。身為大量群眾集資專案贊助者,我也十分擔心這個狀況對產業的影響。( 延伸閱讀:如野火般失控的 GoFund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