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台灣時間 2016 年 2 月 29 日上午 9:30 掀開序幕的第 88 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獎落誰家、鹿死誰手,結果都已分曉。只是你可能不知道,自 2011 年來,每年至少都會有一部於 Kickstarter 上集資的電影,榮獲奧斯卡提名。
2013 年以群眾集資方式完成拍攝的紀錄片《 Inocente》贏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短片獎,可說是 Kickstarter 群眾集資電影的第一個里程碑。導演夫婦 Sean Fine 和 Andrea Nix Fine 在 Kickstarter 上從接近 300 位贊助者集資到一百多萬台幣,並且順利完成這部探討社會議題的短片。
至於今年的奧斯卡,則有三部作品拿到角逐小金人的門票:
- 由 Charlie Kaufman 與 Duke Johnson 執導的 Anomalisa,擁有 5,770 位支持者,此次被提名為最佳動畫長片獎。
- Don Hertzfeldt 的作品:World of Tomorrow,在 4,478 位粉絲的熱情支持下,現在已有藍光版本發行。其被提名最佳動畫短片。
- 以 The Heist 為專案名稱的電影 Racing Extinction,從 1,086 位支持者實現電影夢,此次獲得最佳原創歌曲獎提名的殊榮,其歌曲是由 J. Ralph 及 Anonhi 主唱的 Manta Ray。
儘管此次群眾集資的出品並未於奧斯卡告捷,但對奧斯卡來說,這些帶有黑色幽默、存在主義等懸疑色彩的動畫作品,掙脫平時皮克斯歡樂動畫的框架,走出另一條新路,也代表了動畫作品作為探討前衛議題沃土的可能性。
此外,這是集資的動畫作品首次登上奧斯卡殿堂。美國電影集資界過去五年的入圍皆是「紀錄片」,畢竟相較其他的電影形式,紀錄片資金募集不易,卻容易凝聚議題的共鳴度與營造口碑發酵,有特定族群的支持也會使集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至於動畫作品以群眾集資作為媒介,除了需要通過群眾的檢驗,同時坐擁專業領域的肯定,更有一定的難度門檻。
觀諸台灣的電影集資模式,或許帶有不同的在地風情,但也是循著相似的軌跡邁開步伐。2013年《看見台灣》以 248 萬,1,235 人贊助的超高紀錄達標,並抱走第 50 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延伸閱讀:電影集資新浪潮,國片正在崛起〉
2015 年台灣的電影集資「百家爭鳴」,從「老鷹想飛」、「灣生回家」、「太陽的孩子」、「紅衣小女孩」、「行者」……,到今年初的「我們的那時此刻」,都一再見證大眾對探討各種議題、觀點電影的接受度。
電影的高額製作成本,輔以票房的風險,讓群眾集資成為電影前置的展演新舞台,2014 年美國的《B咖的幸福劇本》,到 2015 年中國的《失眠男女》,是群眾集資創新模式對傳統電影製作模式帶來改變的契機。〈延伸閱讀:受夠電影投資人的指指點點了嗎?全集資電影開創新局〉
當透過群眾集資所完成的成品一步步走向主流市場,受到認可;我們便是站在浪尖上的觀眾,迎接著它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