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權集資正式上路!新創投資的庶民封鎖線終於被撕開

by 柯瑜

(首圖來源:FIRES)

去年 10/30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通過《初創企業推動法案》(JOBS Act.)後,今天,5/16,股權集資終於正式上路了!〈前情提要:解放股權群眾集資的門檻,美國迎接創投新時代?

2012 年經由歐巴馬簽署通過的 JOBS Act,旨在使中小型的新創企業更容易取得資本,而法案有關股權集資的部分列在 Title 3,因其高風險而衍生的種種爭議,直至去年證券交易委員會才對施行的規範達成共識。

    

原先新創企業只能向經認證的天使投資人進行股權融資,但法案通過意味著融資的遊戲規則被改寫,任何有意願、有閒錢的投資散戶,比如你、你的爸媽哥哥姐姐,甚至阿公阿嬤、鄰居阿姨,只要成年,都能參與股權集資的行列。

 

想一下,有多少 Tesla 電動跑車的車主擁有 Tesla 的股票?有多少 iPhone 的使用者同時也是 Apple 的股東?如果這些龐大的使用社群對公司的版圖也很“有感”,所能創造出的效益將非常龐大。──股權集資平台 FlashFunders 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Vincent Bradley 

這波融資的「新潮流」將某種程度上改變新創社群的遊戲規則。就像原先只限制上流階層菁英(還通常必須是來自紐約或矽谷)才能加入的“old boys club”,現在人人都能擁有門票。

 

給有意投入股權集資的市井小民

你想要藉由股群集資的方式投資新創公司,在你真正進場「遊戲」前,首先有幾件事你必須知道:

  • 股權群眾集資平台停看聽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規定,企業並不能直接向投資大眾募集資金,需要藉由合格的股權集資網路平台或經紀自營商作為管道。而這些股權集資的「中介機構」,必須向 SEC 註冊,並成為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的成員。

 

至於要如何確認平台是否合乎註冊標準的規定呢?FINRA 官方網站的 BrokerCheck 有公開詳細資料供使用者查詢,如果你倦於網路操作,亦能直接撥打熱線 800-289-9999。

 

  • 不再像預購,這是一場可能賺錢的「投資」

傳統的群眾集資屬於「回饋型」,平台如 Kickstarter支持者的贊助往往能獲得具有等價關係的商品;股權集資則玩的更大了,投資者贊助他們覺得有潛力的標的公司以獲得股份,如果幸運的話,便能從中獲利。

 

  • 將畢生積蓄都投入的狂熱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SEC 為了保障沒有專業投資經驗的大眾,針對投資上限設置了安全機制。年收入或淨資產低於 10 萬美元的個人,在連續 12 個月的投資裡,投資額度不能超過 2000 美元,至多不超過個人年收入或淨資產中較小者的 5%;而對年收入或淨資產 10 萬美元以上的個人,投資額度則不超過 10%,年投資也不得高於 10 萬美元。

 

  • 做好“長期投資”的準備

為了防範投機的短期操作,藉由股權集資買到的股權,必須持有一年;除非股權移轉的對象是經認證的投資人、家庭成員或賣回給該公司,否則是不被 SEC 所允許的。

 

  • 心臟要很大顆

為什麼 JOBS Act. 在議會裡躺了這麼久,引起了這麼多爭議?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投資新創公司是「高報酬高風險」的冒險。在踏進股權群眾集資的殿堂前,你必須先理解到許多企業與新創公司失敗的機率遠高於成功的發展,也就是你可能一夕致富,但更可能的結果是你輸的一無所有。

在現有的規定底下,股權集資平台不能給予投資者建議,因此投資人需要自行謹慎地擦亮雙眼,將所有公司資訊都納入考量、分析,再做出其投資決策。

 

  • 投資者是股權集資界的稀缺資源

SEC 通過 Title III 有關股權集資的法案後,NextGen 做了調查,發現美國僅有約3成的民眾聽過「股權集資」,而在這三成的人中,有 70% 對股權集資表示興趣。

 

股群集資的投資人在新創圈裡炙手可熱,幾乎每個公司都熱切地想說服你他們是 Facebook、Apple 第二,因此投資的民眾必須具備有過濾資訊的能力,而非照單全收。

 

想成為嚐到甜頭的新創企業?

Jonathan Medved (股權集資平台 OurCrowd 的創辦人兼執行長)對股權集資的發展表示樂觀:「儘管風險投資基金與天使投資就能提供數百億美元的金流,但股權集資開啟融資的更多可能性,媒介經認證、非經認證投資人與需要資金的新創企業的平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這對創業家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股權集資開啟融資的更多可能性」。

 

然而所謂「沒有最好的解決方法,只有最適合的方案」,股權集資亦非新創企業籌款的百靈丹,究竟甚麼樣的企業將在這股風潮裡受益?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這裡不是大金庫,比較像藏寶箱

不動產集資平台 Fundrise 的營運長,Brandon Jenkins,曾不諱言地說:「股權集資比較適合缺乏融資管道、資金需求小的中小型企業」,也就是說,你不會在這裡看見浪擲十億美金的大金主,股權集資輪通常僅是新創融資的一小部分開頭而已。

 

  • 熟悉群眾集資

新創如果對群眾集資領域的生態有一定了解,在操作上能更得心應手,比較適合當股權集資的白老鼠

 

  • 企業已有一批死忠顧客

(圖片來源:Cricca Funding)

想藉由股權集資順利募得資金,很重要的一點是「需要有社群做為後盾」,同時亦須具備有完整的財務資料供投資大眾評估。

  • 企業必須是好的說書人

任何類型的群眾集資,其實都需要提案人將自己的故事攤在陽光下,這也是群眾集資跟其他網路消費、預購等不一樣的地方。除了產品、財報…的露出,引人入勝的故事更是抓住投資人眼球的一大武器。

「公司的產品服務如何擄獲消費者?」「驅動創辦人的初衷是甚麼?」「股權集資所獲得的投資會如何幫助他們改變世界?」這些都會是股權集資的投資人迫切想知道的。  

股權集資媒合加速器 Access Investors Network 的 CEO,Aaron McDaniel,便預測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公司,會是第一批股權集資的案件。「畢竟要向大眾解釋複雜的醫療設備或專業的商業模式,不是件易事。擁有數百萬目標客戶的消費型商品或服務,絕對比較吃香」。

  • 天使投資人搖頭,不代表股權集資吃虧

若新創公司不合傳統天使投資人的胃口,那也許股權集資會提供一線曙光。

「我們期待看到尚未被天使投資或風險投資肯定的創新想法,出現在股權集資平台上。舉例來說,你想開發一款app卻好巧不巧地居住在較為保守的Kansas(註:堪薩斯州是全美重要的農牧業州),想踏進當地風險投資會的殿堂幾乎不可能」。專為娛樂產業股權集資創設的工作室Legion  M,其創辦人Jeff Annison 與 Paul Scanlan就說「股權集資尤其適合那些『發展初期』的新創,因為許多VC與天使投資人也逐漸傾向投資處於發展後期、較為成熟穩定的公司」。

一體兩面,這同時也代表股權集資吸引的新創企業,可能會是商業計畫弱、公司體質不健全的“配角”公司(second-fiddle businesses)。「但詐騙型的新創並不會因股權集資佔到便宜,甚至一開始就會被篩選掉,在SEC嚴密規範的把關下,要準備許多文件,參與股權集資並非簡單又便宜的事;而且大眾不愚蠢,他們有足夠的資訊與判斷力去衡量」,Jeff Annison 與 Paul Scanlan說。

    

在這條風風雨雨、經過多年爭議直至法案拍板定案的道路上,反對與質疑的聲浪從來沒有缺席,無論如何,股權集資都會是美國劃時代的里程碑,至於能否步上如荷蘭等的成功後塵,還有待後續的檢驗。

   


參考資料:

Your Guide to the High-Risk, High-Reward World of Investing in Startups When Fundamental Finance Law Changes Go Into Effect May 16

Which Entrepreneurs Will Benefit Most From the New Era of Crowdfunding?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