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集資會成為「腦殘媒體」新出路嗎?一切還言之過早

by 早安

 

你對台灣媒體扭曲的生態不滿多久了?

到底從何時開始,八卦、狗仔、血腥、官商權謀成了媒體主流?

 

現在連 Youtube 上的一個娃娃格格笑、社群媒體中網友的留言都可以成為新聞。我們常常會質疑台灣新聞從業人員:「你們是腦殘嗎?這種新聞也在報,靈魂是不是都被賣了?」當連新聞本質都失去,更何況所謂媒體道德。

這其實並非台灣才面臨的問題。1830年代美國新聞史上頗受爭議的「黃色新聞」,就是媒體惡性競爭下的結果。當放手讓新聞由市場機制做決定,現在大多媒體的商業模式都脫離不了廣告商、財團、企業主、投資者等的操控,媒體商業化後,走向失控的下場就是現在這個模樣。這難以把責任通通歸咎到媒體上,影響新聞媒體定位與內容走向的因素非常多,但背後的關鍵的其實是引導媒體發展的市場和制度。

 

但也不完全沒有人在試圖改變。有很多開始嘗試透過「新的商業模式」的「新媒體」來解決問題。

 

「群眾集資」成了一種充滿希望的選擇。

 

在台灣2011年底成立的「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是台灣第一個向公眾集資的新聞平台,而 SOS 新聞募資平台也正在這條嘗試的路上。其實這在國外已不是件新潮的事情,當有件極度重要的事件發生,群眾集資去深入完整一系列的報導已經成了一個好的試煉管道。

 

在 2013 年 4 月 30 日,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 (NPR ) 在 Kickstarter 上發起贊助電台記者,深入追蹤一件 T 恤從生產到運至美國售賣的過程, 最後獲得 2萬 159人支持,募得 59 萬美元,超出原本目標 10倍。而西班牙也在今年年初,希望能夠「 還政於民,改變西班牙」,為新聞媒體 El Espanol 籌資 ,籌得超過 233 萬歐元。

這種形式在世界遍地開花,可以肯定的是新聞業走向群眾集資化,第一個好處是打破長時間的新聞商業模式,能把報導主導權奪回編輯手上,而新聞內容和品質,則是為人民負責。第二個好處則是更多記者可以專注他們在意的議題,即便冷門,也有機會因群眾支持而被看見。

Beacon 則是現在目前最大也最廣為人知的新聞群眾集資平台 ,主要的模式是提供記者好的發揮空間,而非單一事件的報導或故事。Beacon 可謂新聞界的 Kickstarter,到現在兩年多,20000 贊助者並募得超過1百萬美元。但 Beacon 創辦人  Dan Fletcher 表示,要說這是一條媒體產業的新出路,一切都還言之過早。因為這和一般產品或活動案件上群眾集資平台的情況並不相同,並不是達標就好棒棒這麼簡單。

 

因為重點不在募得了多少錢,而是到底能不能真的幫助到這些記者?

為何這樣說呢?我們先來聊聊 Beacon 上面成功的例子,或許更好理解。

 

Emma Marri 在 Beacon 上發起 「紀錄 21世紀野生狼」的計畫,若是台灣主流媒體的話,光了解周杰倫和昆凌生的孩子就夠忙了,哪有時間去管那些野生動物生存。但在這樣的平台上,就能看見非常多這類型的專案。因為議題冷得夠酷,她以獨立的記者成功的募得 1 萬 980 美元,相當於近 33 萬台幣,是非常驚人的數字,這個專案對 Beacon 也是個示範,在這樣特定的新聞市場中,是不是可以讓平台的創立者和記者之間合作,解決現在媒體的諸多問題?

Marris  一開始很開心。「天啊!當初要跟許多知名媒體合作都沒人鳥我,打槍的原因都是沒辦法想像有任何流量。」

 

但募資成功後,竟然才是噩夢的開始。

她坦承,雖然募得足夠資金,發表了20篇關於野生狼的故事,但在行銷故事的過程中她形容是「心力交瘁」! 甚至還要整個 Beacon 行銷團隊協助。「 這個管道可能對比較知名的網路媒體比較有幫助,像是 the Huffington Post 這類媒體本身就有做新聞報導的資源,在 Beacon 上的提案也比較容易成功。但對獨立記者來說,是充滿矛盾的。」開心歸開心,但重點是這份報導從內容規劃、報導所需器材、聯繫相關單位、實地採訪到最後的包裝推廣都需要由獨立記者完成,而好不容易做完後又不確定有多少人還想看?這對獨立記者來說,都是很有壓力的。

像 Marris 這樣有資金卻仍害怕完成不了報導,那那些失敗的專案呢?

在 Beacon 上成功的案子有募得 5 萬美金,高達 150 萬台幣。但其他的專案卻低非常多,雖然還是成功,主因是募資門檻本身就非常低,如果要完成這麼多新聞報導的環節,是相當困難的。

 

一個好的故事跟產品不一樣,是需要花很多時間去追蹤,而且報導方向和時程都很容易讓作者無法預料,但新聞這一行卻又是等不得的,如果不小心一個按鍵要調查五到十年,真的還有人要看嗎?加上資金募集本身的困難程度,這極有可能使想嘗試的獨立記者更加退縮。

而在新聞集資這種特定平台,遇到的問題更是難解。

Flether 提到 Spot. Us 是在2008 年全世界第一個成立的新聞傳播行業的集資平台,曾經成功募得調查太平洋海面上漂浮著巨大垃圾板塊的新聞。在四年的努力之下,已超過2,1000名小額贊助者,產出250多則調查報導,也受到相當多知名媒體的認可,但不幸的,仍在2014 年宣告倒閉,令整個新聞界錯愕。

 

創辦人 David Cohn仍認為媒體的群眾集資有非常強大的可能性,但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他談及了平台定位難以符合期待、新聞內容難以市場化及產業轉移面臨的問題。

 

在平台定位上,Cohn 表示很難在特定的平台定位上取得平衡,發展太廣泛可能面對的是無法滿足扮演新聞從業人員的風險,但滿足太窄化的新聞市場又難以讓觀眾群成長。

像 Indie Voices 也是個專門提供獨立媒體的群眾集資平台, 一開始接受各種內容類型的提案,新聞、文學小說、故事集等,但卻因為內容太過發散,讓許多平台上有媒體專業的記者不滿,後期只好選擇不再接受任何純撰寫故事的提案者。當然,若像 Spot.Us 純報導類的平台,基本上內容看的常常是小眾,是導進不了什麼流量的新聞。像一般非專業領域的人,誰真的在乎太平洋上漂的是巨大垃圾塊還是巨大黃色小鴨 (相信後者的流量爆表的機率比較高 )

再來是網路媒體讓大眾難以建立新聞有費的概念,光是靠小額捐贈,還是難以和廣告主相抗衡。新聞業的群眾募資失敗率有 63% ,相較一般產業 56% 高出 7 %,根據 Carlson Ventures 報導,Kickstarter上的 新聞類專案,多半成功後可以慶祝第一年成立,但有 74.3 % 的案子就因缺乏資金在一年後紛紛倒閉。

 

這跟現在音樂越來越少人願意買專輯的問題是相似的,而音樂則是以表演、周邊商品等等的手法來解決製作音樂的經費問題。但新聞內容產業還難以市場化,要從產製的內容中產生現金流,仍像是一道牆難以跨越。

 

你想想,如果在網路上都看完內容了,還會想買來收藏嗎?這就是現在媒體在自由競爭市場下,只能表面說是「觀眾導向」實際上根本是「廣告主導向」的原因,因為觀眾難以在觀看新聞同時從口袋把錢掏出來……。

而產業的變動快速也使業者難以隨機應變。像是 Emphas.is 專門提供攝影型的記者的平台,但各種多元的影像呈現方式興起,他們在兩年後就倒閉。而以影音新聞為主的 Vourno  也早就不復存在。

雖然這些問題都還沒找到適合的解決方式。但已經確定的是,媒體業的群眾募資平台是有機會提供許多新的價值 。

1. 提供更自由友善的空間給新聞相關業者

2. 提供這些內容一個更公開透明的群眾審查管道,讓不好的內容、來源和轉載可以在平台上被屏除掉。

3. 可以讓群眾參與專案的過程。

 

Cohn 並不認為 Spot .Us 的倒閉是場失敗,而是提供媒體生態一個方向,後續也有許多相似平台以不同的經營模式操作,只有大家不斷創新和試驗,才有機會找到「新媒體」生態的新活水。

 

在未來的方向,以他的觀察,「為記者設計的客製化媒體」 可能會成為新聞業群眾集資發展的下一步試驗。他希望看到現在的大型媒體公司可以創造自己的群眾集資平台,以媒體本身的專業改善現在的惡化生態。

 

而 Beacon 創辦人 Fletcher 承認未來還非常不清楚,但即使可能是錯路,也必須要有人以身試練,就如 Spot.Us 給大家的指引一樣。要如何在接下來的十年、二十年內翻轉現在的媒體生態,仍是相關業者共同要面臨的問題。現在只能不斷嘗試尋找,至少透過Spot.Us 的例子可以知道哪些方式是不適合,哪些是可以持續有機會的。

 

下一篇則帶大家一起好好和 SOS 創辦人 翁子騏 深入聊聊,看看他在台灣經營新聞集資平台的路上,有哪些成果,及面臨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