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成人繪本創作《麻雀女孩》,專訪作家藍白拖:一個人變得「黑暗」到底會怎麼樣?

by jie

(封面來源:《麻雀女孩》出版集資計畫)

「這是我花了 40 年調製的黑暗處方箋,
    希望能在你黑暗、憂鬱的時候好好陪伴你。」

著有《走慢點 才是快》《給未來的旅行者》《我的學號是爸爸》等散文書籍的作家藍白拖 (劉哲瑜),首度跨界挑戰成人繪本創作,歷時 2 年完成「黑暗之光」系列首部作品《麻雀女孩》,2023 年與重版文化合作發起出版集資計畫,結合專屬香氛精油與樂團告五人創作的歌曲〈你看你看看〉,為讀者安排層層感官疊織的「沉浸式閱讀體驗」⋯⋯


(圖片來源:《麻雀女孩》出版集資計畫)

這次不勵志、不聊夢想,故事直達黑暗
經營臉書粉專累積超過 20 萬人追蹤、以豐富的背包客經驗鼓勵大家勇敢追夢,對藍白拖而言,創作《麻雀女孩》像在叩問另一面的自己,「多年來,我寫了一些蠻正向的勵志作品;那我也想要知道說,一個人變得『黑暗』到底會怎麼樣?

藍白拖認為,所謂「黑暗」是由多種負面情緒疊合的心理狀態,包含難過、沮喪、失望甚至憂鬱等,這些不易向他人坦露的心情,可能用沉默來隱藏、強顏歡笑而若無其事,因此他希望透過具象的繪本角色,陪伴讀者回望人生經歷過的傷痛、踏入心中最幽深的一隅,正視埋藏已久的情緒未爆彈。

繪本對於忙碌的人來講,其實是很舒服的閱讀形式,可以很快就看完;我想透過繪本,來描述一件很簡單卻很重要的事情。」藍白拖表示,當身體受了外傷,肉眼可見的傷口會連結到疼痛,但若是旁人幾句無心話語刺進耳裡,或者惡意酸言冷語、拒絕溝通的冷暴力,我們當下未必能意識到「那也是一種傷害」。

作為「
黑暗之光」系列的打頭陣之作,《麻雀女孩》故事主角是一名小學生小莉,平時在學校和家裡都過得鬱鬱寡歡、被同學排擠,也不被爸媽肯定。有天,小莉打瞌睡醒來後,發現自己竟化為一隻麻雀——渴望自由飛翔的同時,身體變了樣的麻雀女孩,也面臨著被貓追殺的威脅⋯⋯


(圖片來源:《麻雀女孩》出版集資計畫)
重拾感知世界、感到快樂的能力
麻雀好像在我們生活中是不被重視的、被忽略的存在,會覺得牠們嘰嘰喳喳的很吵。」藍白拖透露,愛唱歌卻不受同儕歡迎的「麻雀女孩」小莉,正暗喻著樂於表現自己、卻難以被認同的平凡人們。

他坦言,寫作過程回想起的「
黑暗」大多來自原生家庭,「如果你問我小時候全家人最開心的回憶是什麼?其實真的是沒有,完全想不起來。」從小父母離異、求學時期遭學長霸凌,成年以前的快樂記憶寥寥無幾,猶如一大疊印壞的書籍,不存在被好好欣賞的可能性。

對藍白拖而言,一次次背包客旅行感受到的陌生善意,接住了迷茫的心;2013 年步入婚姻成家後,兒子的誕生則再一次接住了自己。

認識大 A 以後,很快就結婚生小孩了。以前的我可能會覺得不要生小孩、不要結婚,甚至可能會用比較極端的方式,來逃避自己小時候比較不好的、不喜歡的經驗——反正就會有各種理由嘛!」藍白拖笑說,但有了兒子之後才發現原來快樂可以很簡單,當小嬰兒發出咯咯笑聲,大人們也會自然而然跟著笑起來。

看著他對你笑的快樂模樣,你也會感覺很快樂!小孩的反應會讓你想起一些很純真、很細微的情緒,例如看到一個想要的東西,不用太多理由就可以很開心;或者是看到路邊有小動物死掉了,他會哭、會覺得難過。」藍白拖話鋒一轉笑說,「但如果是出社會後的大人,例如你在職場上要怎麼讓自己快樂,那會變成一個哲學問題耶!」


(圖片來源:藍白拖 facebook 粉絲專頁)
讀繪本,不再只是讀給小孩聽
長大之後我們好像也越來越少讀繪本了,可能都還是會比較偏向功能性的閱讀,比如說有小孩以後,才會買繪本讀給小孩聽。」藍白拖習慣在兒子睡前留一段時間共讀繪本,也讀過不少讓父子倆都印象深刻的內容,例如德國插畫家 Jutta Bauer 的作品《大吼大叫的企鵝媽媽》,故事描述企鵝媽媽對孩子大發脾氣,小企鵝被嚇得全身分裂、飛散,企鵝媽媽沿路拾回小企鵝的身體部位,並好好向孩子道歉。

當然繪本畫出來不會讓你覺得那是一個很可怕的故事,我想很多母親看完以後會有感覺,因為可能自己平常也會不小心對小孩發脾氣。

閱讀以外,藍白拖也喜歡跟兒子聊天,「我比較不避諱跟孩子討論負面情緒,偶爾可能看到有年輕人跳樓自殺的新聞,我們也會聊聊他在學校的情形,都比較是開放式的討論。」透過《麻雀女孩》繪本,或許為人父母的讀者們也將聽懂小莉的心聲,回想以往和孩子的相處對話方式,是否隱隱略過了某些求救訊號而不自覺。


(圖片來源:《麻雀女孩》出版集資計畫)
閱讀其實是在跟「兩個人」對話
活躍於網路社群的藍白拖,也曾在個人帳號安靜一段時間。他明白,現代人隨手發幾則動態就能宣洩情緒,但每個人的成長背景與價值觀不盡相同,當茫茫網海成為情緒展演的舞台,有時反而引來不理解的批評,讓搖搖欲墜的心瞬間塌陷。

有些人莫名其妙發脾氣,其實不是因為事件本身,而是因為長期隱藏、累積了很多情緒——比如說你今天被誰罵了,你回家後沒有花一些時間跟自己相處、對話,沒有被解決的情緒就會藏在心裡繼續影響你,漸漸你也以為已經習慣了。但若有一天再碰到類似情形,你可能會突然爆發,接著又陷得更深。」

覺得似曾相識嗎?藍白拖認為,閱讀是一種不受干擾的、有助於獨處沉澱的體驗,《麻雀女孩》正是一本為成人而寫的作品,為了讓曾經從努力到乏力、遭惡意穿擊而快要消融不見的身影,有機會能重新填上色彩、確信那些溫柔與美好都屬於自己。

閱讀其實是在跟兩個人對話,一個是作者、一個是自己,我覺得這就是閱讀的魅力,你可以因此回想、投射到以前的自己。歷時 2 年完成《麻雀女孩》,藍白拖也體會到散文寫作與繪本創作的不同,「散文是寫日常生活、真實經驗的記錄,繪本是要用相對短的篇幅打動讀者,所以會花比較多時間鋪陳,使用文字也要更凝練。



(圖片來源:《麻雀女孩》出版集資計畫)
圖文、香氛與音樂,打造沉浸式閱讀體驗
而一本繪本的完成,文與圖必須能夠相映、相襯,藍白拖對於《麻雀女孩》繪者 Summerise 的專業能力表達高度肯定,「
Summerise 是非常細心的,這一次我覺得收穫很大的是他讓我有點驚訝,原來繪本可以做到這麼多細節——這好像也在告訴我們,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很重要的事物,是要用心才會注意到的。」例如小莉四肢手腳瘦弱、身上穿的外套衣袖如麻雀翅膀般,就連光影的方向都經過設計。

在 2023 年夏季發起的《麻雀女孩》出版集資計畫,搭配繪本特別推出專屬香氛精油、擴香石,更與樂團告五人合作〈你看你看看〉限量單曲 CD,以多重感官體驗融合故事情境,「用嗅覺、聽覺來提升閱讀的感受,而不是單純只用眼睛看文字跟圖片而已。」藍白拖形容,這就像是電影院以 4DX 技術打造沉浸式觀影體驗,影廳內不時出現閃光、氣流、雨滴和泡泡特效,座椅會隨著劇情發展搖晃震動,甚至朝觀眾臉部噴撒水霧與氣體,打造如臨其境的氛圍。

第一次集資出版書籍的藍白拖認為,群眾集資能讓參與其中的讀者更容易有所共鳴、在喜愛的題材上獲得認同感,作者亦能更聚焦於自己想要表達的理念,透過集資頁面與集資影片,向大眾完整呈現。

有沒有可能用另外一種方式,讓人重新看待自己、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如果你也想體驗藍白拖精心特調的「黑暗處方箋」,現在就贊助支持《麻雀女孩》出版集資計畫

>>>
點我前往《麻雀女孩》出版集資計畫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