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學生作品《桌遊陣頭》── 讓台灣本土文化躍上桌,神明在你指間遶境!

by 郁子

(封面來源:《桌遊陣頭》集資頁面)

「叮叮咚咚──鏘鏘鏘──」

街上忽然傳來一陣敲鑼打鼓的聲音,由遠而近,你往窗外一看,隨即瞭然:「阿,是神明遶境吧?」接著,你收回目光,等待吵雜熱鬧的「噪音」走過,繼續專注在自己的世界。

當外國朋友對台灣的原住民文化或電音三太子展現濃厚興趣、認為這些就是最道地的台灣文化時,大多數台灣人反而像是跟本土文化很不熟似的,也對「陣頭」、「八家將」、「廟堂」這些在地文化習俗沒什麼接觸,甚至因為某些負面的新聞報導及部分黑道色彩的滲入,以偏概全地將它們汙名化。

然而事實上,「陣頭」對台灣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資產,也有許多優秀的表演團體及相關單位在這塊領域默默耕耘,希望這個寶貴傳承能被社會大眾正確認識。


(圖片來源:《桌遊陣頭》集資頁面)

桌遊陣頭》是一個目前正在嘖嘖上開放贊助的集資計畫,其提案團隊 tinthaubg 由四個成大工業設計系學生所組成,在台南生活一段時間後,希望能結合所學,透過遊戲將最真實的陣頭展現給所有臺灣人,讓大家在玩樂過程中脫下有色眼鏡,一同品味、了解更多台灣本土文化的樣貌。


(圖片來源:《桌遊陣頭》集資頁面)

遊戲中,玩家將化身不同堂的堂主(編按:「堂」是組織陣頭的管理單位),以達成神明的委託任務為目標,透過抽籤、擲筊等貼近傳統民俗信仰的求神問卜小道具,搭配陣頭角色卡牌的特殊技能,走過台灣不同地區街道解開任務、並贏得勝利。


(圖片來源:《桌遊陣頭》集資頁面)

收錄超過 20 種陣頭角色的臉譜、法器、表演動作,《桌遊陣頭》的道具卡牌不只用來玩樂,精美的圖像設計搭上特色文字介紹,讓玩家在遊戲過程中也能在無形中更加貼近陣頭文化。根據集資頁面說明,這款遊戲的遊玩人數在 2-6 人之間,一場遊戲可於 20-40 分鐘內結束,是家人朋友聚會殺時間的好選擇。


(圖片來源:《桌遊陣頭》集資頁面)

「桌遊跟電動最大的不一樣是,玩家面對面、實打實地互動交流。」提案團隊針對選擇「桌遊」作為理念呈現方式的原因,給出相當貼切的比喻:「親朋好友一起熱鬧、 閒聊、打打嘴砲、嗑嗑瓜子,這不就像是在廟會祭典中陣頭表演一樣的熱鬧氣氛嗎?


(6 款陣頭角色模型棋。圖片來源:《桌遊陣頭》集資頁面)

很多時候,桌遊就是一種事前再怎麼告訴你玩法規則,也得等實際玩過一次才會真的明白如何操作的東西;就像陣頭文化之於多數台灣人,明明是在同一座島嶼生活發展,人們對「陣頭」的印象卻常常僅限於負面新聞帶來的刻板印象或偏見

在 10/28 集資計畫關閉前,不妨從《桌遊陣頭》開始,揭開台灣陣頭民俗文化的神祕面紗,下回與外國朋友介紹台灣時,除了滷肉飯、珍珠奶茶與 101 大樓外,也有更貼近土地的新話題可聊啦!

>>> 點我前往《桌遊陣頭》集資頁面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願意以最直接的行動支持群眾觀點,在文章正上方有個「媒體小農捐款灌溉」按鈕,按下它就能灌溉點數給我們滿滿的鼓勵,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群眾集資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