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做群眾集資?貝殼放大林大涵淺談台灣集資產業現況

by jie

(貝殼放大創辦人暨執行長林大涵受邀來到《2030 超越圈圈》循環經濟新創展活動現場,淺談群眾集資產業現況。封面攝影:jie。)
當「群眾集資」成為眾多新創品牌走向人群的重要管道,台灣也能看到越來越多結合「循環經濟」概念的集資實例——關心群眾集資產業的你,有哪些事情必須要知道?


行政院環保署主辦的《2030 超越圈圈》循環經濟新創展,2021 / 11 / 01 (一) 甫於台北松菸圓滿落幕;現場不僅有眾多具備集資成功經驗的台灣團隊參展,活動最後一天更邀請到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創辦人暨執行長林大涵演講分享,讓對於群眾集資感興趣的民眾或新創團隊,得以迅速看見台灣群眾集資產業的概況。


(攝影:jie。)

兩手空空能發起集資嗎?
「會來循環經濟展的人,相信你們多數都是對文化內容相對敏感的,因為我覺得這邊的光譜非常非常接近。」林大涵分享,近年有很多團隊會選擇以群眾集資做為首度發表作品的管道,也有很多人會認為群眾集資是「沒有資源的人,透過群眾集資去獲取第一筆資源」,但若以貝殼放大歷年眾多的專案執行經驗來觀察,「你真的在兩手空空的狀況下,要做好群眾集資其實不太容易。」無論是想開發產品、拍攝影視創作或推動社會議題,若提案者只是腦中有個想法、缺乏一定程度的投入耕耘和集資前置作業,短時間要衝出佳績往往有如天方夜譚。

也基於如此觀察,貝殼放大在 2020 年與文策院攜手開創單項專案分潤的「收益回報型投資 ( Revenue Based Financing,簡稱 RBF )」 模式,透過子公司「天使放大」投資台灣潛力團隊,幫助內容創作者更順利起步實現計畫。


(攝影:jie。)
全世界誰最會做群眾集資?
「以我自己的角度來看,全世界最會做群眾集資的團隊是誰?不是貝殼放大,是宗教團體。」林大涵笑說,宗教團體基於信仰的信徒敬獻、善書助印等,都算是群眾集資的一環,「但隨著時代的改變,我們信仰的對象不再是只有『神』了,我們可能會信仰各式各樣的價值觀。」當這些價值觀有高度可能在生活中實踐,以「空間」為主體的群眾集資計畫,就成為格外迷人的存在。

以台灣群眾集資產業實例來看,認同在地文化保存有其重要性的人,或許會願意贊助支持台灣花磚博物館、藺子工作室等;希望流浪動物能有更好環境的人,或許會樂意以贊助金錢的方式,讓「浪浪別哭」這樣的中途店家能持續運作下去。

不同於網路購物的買賣交易行為,群眾集資計畫裡的「贊助」行為立基於信任關係,「群眾集資追求的並不是『絕對多數』或『相對多數』的認同,而是要找到足夠少的人,在相近的時間內用同樣的方法付錢支持你。」林大涵強調,群眾集資是一種工具、並不限於誰才能使用,因此即便是已有龐大資金規模的企業品牌,也有可能選擇以集資平台或類似集資的溝通模式來發表產品、從前期市場的聲音裡突破創新。


(攝影:jie。)
群眾集資是文化內容的最強助攻
「在台灣,如果要講到跟群眾集資最靠近的文化內容,一定是桌遊紀錄片——這兩件事情放諸全世界,幾乎都可以說是群眾集資在文化推動上面非常重要的兩個支柱。」林大涵指出,台灣近年有不少紀錄片集資創下佳績;同一部紀錄片在集資期間累積的贊助金額,甚至可能比實際上映後的票房還高。

因為群眾集資對創作者來說,一方面可以讓作品被擴散,二方面可以得到資金,三方面可以得到關鍵資源——還有一件超級重要的事情是,這些都會累積成為創作者的『籌碼』!」林大涵舉例,2020 年爆紅國片《孤味》,2017 年就曾以短片形式發起集資計畫,「我們不能說因為短片的集資成功,後面才有長片的成就;但其實你也可以相信,如果沒有短片的完成,自然就不會有長片的機會。」不單是立即可見的集資金額與人次數據,無法被量化的合作機會與未來發展可能性,也是群眾集資讓人憧憬的原因之一。

讓有價值的事物集結群眾的力量,獲得更好的機會」——林大涵提到,貝殼放大以群眾集資顧問起家,近年也跨足整合行銷與文化內容投資;隨著子公司「加貝」、「天使放大」與全新群眾集資平台「挖貝」的問世,林大涵也樂見各界團隊前來交流,讓更多跨產業領域、不同性質的合作發生。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