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box 攝影圖書室負責人曹良賓認為,群眾集資是「最基進的群眾參與」──臺北眾力方程式第四場社區集資徵選暨推廣講座說明會活動現場。圖片來源:臺北眾力方程式)
2012 年,「群眾集資」開始走進臺灣人的生活當中。它孵育了一個個創新點子,也讓不同議題獲得被看見的機會;「集眾人之力,成眾人之事」是群眾集資的核心精神,贊助者與提案者如齒輪推動著彼此,成就好的事情發生。而這股群眾能量,由下而上吹到了公部門——致力改善老舊街區環境的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以下簡稱更新處),便將社區營造、群眾集資兩相結合為「社區集資」,啟動臺北市社區營造點媒合培力計畫《臺北眾力方程式》,今年度更首次攜手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一起領著有志從事社區營造的夥伴,學習透過群眾集資,突破傳統社造的種種困境。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股長楊銘澤。圖片來源:臺北眾力方程式)
社區營造,大家一起做一件公共的事情
《臺北眾力方程式》現已執行到第 4 個年頭,一路看著計畫成長的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股長楊銘澤,早已將過往經驗積累成資料庫儲存於腦海中。楊銘澤說,臺北眾力方程式和一般政府補助給予經費不同,是以「輔導」的方式,幫助團隊學習爭取除了政府以外的資源,這也是計畫特別的地方。
好奇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楊銘澤侃侃而談,點出身處第一線的觀察:「臺北屬於都會型社區。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可能來自各個縣市,因此也造成滿獨特的現象:城市移民者對臺北的情感累積不見得那麼深厚,相較其他城市的社區營造常把焦點放在在地人文脈絡上,臺北社造的操作模式,反而較常是某群關注特定公共議題的人,針對不同的議題與在地社區合作。」《臺北眾力方程式》因此以群眾集資作為媒介,穿針引線讓議題得以落地生根、社區能有多元的合作機會。
另一方面,為使計畫執行的更加周全,更新處此次找了臺灣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一同合作,由投身群眾集資領域九年的執行長——林大涵,擔任計畫主持人。實際操作過不少社區集資專案的林大涵認為,「社區」不該被狹義定義在一個地緣,「每個人都可以問問自己,心中的『社區』是什麼意思?」他以 2019 年的《Lightbox 攝影圖書室》共建集資計畫為例,透過群眾的支持,這座臺灣第一間以攝影為主題的圖書館,在臺北市大安區築起攝影愛好者的基地。它為地方匯聚人流,亦藉由不定期舉辦的免費講座,帶動地方居民的參與。
社群在特定空間中聚集、落腳,成為社區。「其實在網路上,關心相同事物的人早已自成了一種『社區』;你在不同地方做同一件事,也是社區;也許彼此不住在附近,但他們會不定時過來,也是一種社區的呈現。」林大涵說。
(人生百味創辦人巫彥德經過集資發現,目標受眾和自己想像的不同,有些人是透過贊助去幫助過去的自己──臺北眾力方程式第二場社區集資徵選暨推廣講座說明會活動現場;左一:巫彥德 右一: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執行長 林大涵。圖片來源:臺北眾力方程式)
走出同溫層,社區集資看見更多可能
政府部門選擇「群眾集資」此一工具,透過輔導協助社區獲取資源、推廣議題,這作法聽來創新。然而,楊銘澤坦言以往政府與社區的合作模式,常常是補助的關係,社造團隊漸漸已習慣撰寫政府文件的制式文字及附上象徵「點名」的大合照,當溝通對象轉為來自四面八方的民眾時,推廣的策略及數位工具的應用反而成為一種挑戰。
憶起不斷和社造團隊溝通的歷程,楊銘澤有感而發,「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改變團隊對『群眾集資』的觀念。取得贊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重點在於推廣、行銷,還有讓在乎的議題被看見。」。
回應楊銘澤的看法,林大涵認為,社區集資是填補傳統社區營造缺人、缺資源、缺關注的一帖良藥。在執行專案的當下,團隊知道該怎麼設定目標、如何與民眾溝通,他提及先前與關注無家者議題的非營利組織 「人生百味」合作經驗,「以往在貧窮類議題上常用『可憐』讓大眾產生『同理心』,但在社區集資的過程,即便是弱勢扶助的議題,用『可惜』取代『可憐』,能讓支持者對付出心力產生的改變產生更高的認同感。」走過一次集資經驗後,懂得如何善用數位溝通,團隊也會變得更有行動力。群眾集資之於社區的必要性為何,經由社造/集資兩方專業的說明,目的逐漸清晰。
(微光盒子共同創辦人黃子芸分享心得,認為集資讓團隊知名度增加,也因此認識更多夥伴──臺北眾力方程式第三場社區集資徵選暨推廣講座說明會活動現場;左一: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執行長林大涵 右一:黃子芸。圖片來源:臺北眾力方程式)
透過集資培力,推動團隊往前邁進
關於社區集資的成果,是否代表獲得的贊助金額越高,提案者得到的優勢就越多?林大涵搖搖頭說,「我們常說群眾集資得到的資源比較像是『籌碼』,不能期待透過集資獲得的贊助金額,可以幫你 cover 掉所有事情。」在看見諸多集資專案後,他深刻體悟到,假使團隊可以在相對小的地方得到資源,經驗便能夠複製到其他場域、或拿來說服企業及政府組織。「有了實際的成績,對方也不用擔心挹注在團隊身上的錢會被浪費掉,我認為這是社區集資能領著社區營造往前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楊銘澤分享的故事,恰巧回應了林大涵的觀點。他以去年 (2020) 計畫輔導團隊「微光盒子」為例,「微光盒子長期關注文山區安康平宅的孩童生活議題,那次集資他們便帶著小朋友一起參與,讓孩子有機會面對不同人群、開拓視野。除了獲得民眾支持及擴散社造合作網絡,最大的收穫是孩子們也受到啟發,主動向團隊提出想要擺攤開店的構想。此外,微光盒子也因為集資找到下一步成立協會的方向。」。
埋在土裡的種籽,緩緩長出新芽;社區集資專案達標與否,並非成敗關鍵,彌足珍貴且真正提升團隊能力的,是讓參與其中的人,在集資過程中激盪出未來的方向。
(《臺北眾力方程式 2021》徵件至 2021 年 7 月 31 日,10 組額滿為止。圖片來源:臺北眾力方程式)
集社群之力,讓社區在臺北遍地開花
當社造團隊遇上新興的群眾集資,會交織出什麼樣的火花?首次承接《臺北眾力方程式》計畫的林大涵,字句裡藏著期盼,「計畫一直以來都包含兩個面向,一個是透過集資的輔導讓幫助社區獲得更好的集資成果培力效果;另一方面則是在集資之外,藉由與經驗充足的顧問合作,團隊將會學到溝通策略、推廣專案諸如此類的技巧,我想這對想從事社區營造 / 地方創生的人及組織,會是一次很好的機會。」。
《臺北眾力方程式》自 2018 年起至今,培力了 7 組社區集資專案上架;議題觸及土地環境、弱勢孩童、在地文史、兒童遊戲權⋯⋯等。而這些原本在社區或地方默默耕耘的故事,乘著群眾集資的力量突破地理疆界,吸引各地的有志之士加入行動。今年 (2021) 更加強火力,輔導 10 組團隊進行社區集資,讓不同議題量能在地方持續滾動。
相信這股集資引進社區的群眾力量,於不久的將來會遍及臺北各處,開出飽含在地特色的花朵。
《臺北眾力方程式 2021》徵件資訊
- 徵件期間:即日起至 2021 年 7 月 31 日,10 組額滿為止
- 徵件方式:填寫徵件表,寄至計畫專屬信箱 [email protected]
- 徵件簡章:https://reurl.cc/WE1x4y
- 社區集資懶人包:https://backme.tw/ref/4gAa1/
本文為外部投稿,圖文由臺北眾力方程式提供、群眾觀點整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