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報】群眾集資爆爭議,不想成為集資孤兒?千萬級專案,千萬要小心⋯⋯

by jie

(封面來源:《群眾觀點》)
你贊助的集資產品,都有收到貨了嗎?根據《群眾觀點》統計,2020 全年台灣群眾集資總金額飆破 25 億台幣、贊助人次超過 100 萬,破千萬台幣的集資計畫件數也創歷年新高衝上 72 件。

上述 72 件集資計畫金額加總約 14.2 億台幣裡,有超過 40% 金額來自「代理型專案」,亦即產品原創開發團隊委由代理商,透過群眾集資平台在台灣展開預購行銷活動。以 2020 年內發生的實際案例,Mokacam《Alpha3 Flip》、雲米洗脫烘智慧滾筒洗衣機、PrinCube、Haylou Solar 智慧手錶台灣版等集資破千萬台幣的代理型專案,均傳出有贊助者抱怨產品品質不如預期、退款申請遲未處理的情況。

誰能為你贊助的產品負起責任?
綜觀群眾集資產業,提案者與贊助者之間的糾紛常見以下態樣:

1. 團隊沒有按原訂時程出貨,也未設想對應補償方式
2. 號稱「限時」、「限量」,又延長時間或加開名額
3. 主觀而言,收到的回饋品項「品質低於期待水準」
4. 客觀來看,收到的回饋品項「規格跟集資時承諾的不一樣」
5. 集資結束後,發現其他通路售價比「集資早鳥優惠」更便宜

當此類代理型專案挾帶大量行銷資源迅速竄紅,為市場埋下的隱憂往往在於:產品實際品質與集資廣告所宣稱的是否相符?集資結束後的客服管道能否保持暢通?當集資結束後平台方不再經手退款事宜,誰能負起責任協助贊助者解決問題?正面來看,台灣群眾集資市場的擴張也與「代理型專案」的崛起密不可分,許多民眾即便從未瞭解「群眾集資是什麼」,亦有可能被熱門產品的行銷廣告吸引而進到集資平台,成為熱衷參與預購、團購的活躍使用者。

面臨「延遲出貨」、「產品品質不良」、「回饋與承諾不符」等引燃怒火的群眾集資爭議,若群眾集資提案方、平台方與代理商都願意選擇積極應對、讓贊助者不至於孤立無援,或許群眾集資就無需在社群聲浪下背負「騙錢」、「被玩壞」的惡名。

身為潛在贊助者的你,如何避免捲入爭議?


(圖片來源:
《群眾觀點》)

《群眾集資透明化計畫》系列報導,為贊助者點燈探路
群眾集資產業裡發生的爭議,經常起於提案者和贊助者之間的資訊不對稱。為促進台灣集資計畫相關資訊的公開透明化,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自 2019 年 12 月正式啟動《群眾集資透明化計畫》,由旗下媒體《群眾觀點》以每月專欄報導,根據單一月份內台灣群眾集資數據,選出贊助人次增加最多的 3 件產品集資計畫,從「提案者身份」、「原創性」、「樣品狀態」、「檢驗與認證」、「資金流向」等 5 大指標觀察撰文,透過此一非營利報導計畫,讓關心群眾集資產業的每一個人都有機會獲得充分的資訊基礎,瞭解自己是否適合贊助,避免後續可能的糾紛。

自 2019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2 月間,根據《群眾集資透明化計畫》累積 14 期報導所觀察的集資計畫清單中,有將近 60% 的提案團隊未向贊助者說明「本次集資的資金流向」或「計畫執行費用結構預估」,大多是基於商業機密考量,不願說明集資而來的資金將會如何被運用。


(圖片來源:
立法委員林楚茵 facebook 粉絲專頁
)
群眾集資歸誰管?立委舉辦公聽會聆聽多方意見
2020 年 12 月,立委賴瑞隆、林楚茵在立法院舉辦「如何建立募資平台及網購消費者爭議處理機制」公聽會,現場邀請群眾集資產業人士與多個政府單位代表與會,研議現況群眾集資爭議可能的解決方向。

群眾集資平台嘖嘖創辦人徐震說明,「我們 (嘖嘖) 一開始把自己定位為成刊登平台,你可以來這裡刊登想法讓大部份人看到、成為你的贊助人,而不是『買家』與『賣家』的關係。我們並不是買進商品再轉賣,所以包含出貨跟發票開立都需要由提案人來負責。」徐震強調,「嘖嘖向提案團隊收取的 8% 費用是網路空間租用費,並不是平台作為經銷商所賺取的價差。」,發生大量爭議時,嘖嘖採取作法為「持續彙整相關資訊,請提案人與贊助者溝通處理,同時要求提案人於提案頁面、社群等地公告更新進度。」。

群眾集資平台 flyingV 創辦人鄭光廷則表示,「我們一直很在意消費者的權益,我們自己就要扮演法規監督的角色來避免消費爭議。提案者必須具備自然人 / 法人資料與有效電話、信箱等暢通聯絡管道。只要民眾檢舉屬實,我們就有責任下架專案。我們當然是希望揭露越多資訊越好,讓贊助者在購買 (贊助) 時可以做出更好的判斷。」。

(圖片來源:消基會官網)
集資結束後出包,退貨條款要注意

然而,群眾集資爭議發生時間點往往在「集資結束後」,目前台灣兩大群眾集資平台嘖嘖、flyingV 均為「僅於集資期間受理贊助者退款需求」——換言之,贊助者若在集資結束後驚覺提案者未如期履約,或收到產品後發現品質不佳想退貨、退款,平台將不再介入其中提供協助,贊助者一律得自行聯絡提案團隊處理。贊助者最怕遇到提案者「集後不理」,明明第一時間出錢支持卻收不到產品、聯絡退款也無人聞問,可謂是信任換來一場空。

面臨此類情事,有些贊助者會向民間組織或政府機構尋求協助。消基會曾於 2020 年 6 月發布新聞稿〈等到花兒都謝了 群眾募資糾紛多〉,內容提到消基會接獲 140 件關於「雲米洗脫烘智慧滾筒洗衣機」的民眾申訴,產品出貨時程多次延後,「儘管雲米有提供不願等待的消費者退貨服務,然而因不斷延期而產生的成本卻未有對應的補償措施。」;2020 年破萬人贊助的「ZERO 翻譯機」則在退貨條款裡規定「退貨運費由買方 (贊助者) 承擔」,消基會認為此舉已違反《消費者保護法》第 19 條:「通訊交易或訪問交易之消費者,得於收受商品或接受服務後七日內,以退回商品或書面通知方式解除契約,無須說明理由及負擔任何費用或對價。」,呼籲民眾贊助集資計畫前「必須多留意鑑賞期與保固政策」,並強調「遇到糾紛,群募平台不可置身事外」。


(圖片來源:
臺北市政府法務局龔千雅消保官
)
北市投訴案量創歷年新高,給付遲延最常見
臺北市政府法務局龔千雅消保官在公聽會現場分享,
2020 年 (數據統計截至 10 月底) 臺北市政府收到民眾投訴的群眾集資爭議案例有 144 件,此類案量在 2020 年明顯大幅增長,已超過往年的 10 倍之多,其中又以「商品給付遲延」糾紛最為常見。為此,臺北市法務局曾邀集群眾集資平台嘖嘖、flyingV 商討消費者 (贊助者) 權益保障事宜,要求平台經營者建立機制督促提案人遵守相關法規,研議透過第三方支付或完善撥款制度扣留集資所得款項來保障民眾權益,同時也呼籲民眾贊助前務必審慎評估風險。

臺北市政府法務局消保官曾在 2020 年 8 月發布的新聞稿裡強調,「透過募資平台贊助資金而取得商品或服務之回饋,仍屬《消費者保護法》所定之「通訊交易」,提案人應依《消費者保護法》、《臺北市消費者保護自治條例》、《零售業等網路交易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及《商品標示法》等規定,於集資頁面揭露提案人及商品等相關資訊,並提供無條件解除契約之猶豫期。」經濟部商業司代表則在公聽會現場表示,「募資平台涉及許多未必是買賣關係的案例,雖然現階段 (群眾集資產業) 沒有主管機關,但業者違法時也不是無法可管,包括《民法》的給付不能、《刑法》的詐欺等,都還是要看個案而定。」。


(圖片來源:
全國法規資料庫《公平交易法》)
預防集資爭議,專業顧問提 3 點建議
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創辦人林大涵指出,「在一個專案裡通常會有不同角色存在,第一是平台方、第二是提案方、第三是像我們一樣的協力單位。」針對群眾集資產業屢見有業者使用不符實情的行銷語彙、產品出問題後客服處理消極,導致贊助者自覺受騙、淪為「集資孤兒」的情況,林大涵從法規面思考提出以下 3 點建議:

1.立法規範所有群眾集資平台,集資頁面內容應充分揭露提案團隊與協力單位的相關資訊,例如公司登記資料團隊代表自然人

2. 針對原創產品代理產品非產品型的群眾集資提案,平台方應訂立各類提案適用的定型化風險告知書、放入贊助結帳流程,並以「核選方塊打勾」的步驟,確保民眾充分知悉參與贊助可能面臨的風險。

3. 針對「假限時」、「假限量」等廣告不實的違法行為,依《公平交易法》確實開罰。

當然,包含我們在內的相關業者一定會受到影響」林大涵也坦言,明確提醒出「參與群眾集資有風險」的舉動,或多或少會削弱民眾的贊助意願,「但若想要在這方面做到清楚告知、避免後續爭議的話,我覺得這個犧牲是必須要面對的考量。」,畢竟群眾集資並不等於網路購物,鼓勵創新的同時也應慎防此一機制遭濫用;隨著贊助者權益受損實際案例屢見不鮮,公權力的介入勢在必行。


(圖片來源: facebook 社團 “DOCO8”、facebook 粉絲專頁「dr.Si 矽寶巧的移動環保」)
特殊情況 1:出貨進度停滯,驚傳提案者已過世
除了常見的誠信爭議,2020 年台灣群眾集資產業也出現特殊案例,例如逾 2,000 人贊助的「RELAXON 吸管杯」自 2020 年 9 月開始陸續出貨,未收到貨的贊助者積極詢問,才輾轉得知提案團隊公司負責人已經過世。而產品官方社團也有前管理員出面表示,「康先生仙逝前,公司已屬於一人公司,所以無人會接手 DOCO8 剩餘的業務。如你的商品有任何問題,請依法律途徑進行申報。」,已有部分贊助者提議聯合求償。

特殊情況 2:集資爆紅被假冒,一頁式購物詐騙猖獗
2020 年 facebook 一頁式購物詐騙廣告猖獗,群眾集資平台也遭殃!詐騙集團鎖定當紅集資產品、盜用原集資頁面的圖片與文案投放廣告,並於詐騙網頁宣稱下單可立即出貨;不少網友一時不察、信以為真付了款,幾天後收到與廣告不符的劣質假貨時,才驚覺自己已上當。

關於上述惡意行為,2020 年熱門原創集資產品包括「口卡餐具」、「dr.Si 飽飽盒」、「甘甘隨心杯」、「大象杯 2 代」 的提案團隊都深受其擾,紛紛在官方社群公開呼籲「別在嘖嘖以外的平台下單」,甚至邀請品牌粉絲一起來當「糾察隊」,無奈類似一頁式購物詐騙廣告大量投放、擋也擋不了,民眾若擔心受騙,刷卡前可得多看幾眼。


(圖片來源: facebook 粉絲專頁「
臉書廣告 退貨自救聯盟」)

所以,還有可能把錢拿回來嗎?
無論是贊助者主觀認為提案團隊未善盡責任,或自身不慎淪為詐騙集團的眼中肥羊,當民眾捲入諸如此類的糾紛,還有機會能把錢拿回來嗎?

以 Mokacam《 Alpha3 Flip 》為例,有贊助者自行成立名為「嘖嘖_Mokacam 自救會」的 facebook 社團,與其他贊助者交流退款溝通的處理經驗;該社團內也有贊助者點出,提案團隊欲向申請退貨的贊助者收取「15% 整新費」、「50% 整新費」——此一做法遭批不合理,畢竟以一台贊助價台幣 7,000 元左右的運動相機來看,15% 或 50% 換算下來,對贊助者而言都是不小的負擔。另也有以信用卡刷卡付款的贊助者,在嘗試諮詢信用卡所屬銀行的「爭議帳款服務」後,成功爭取到金額退刷。

由於個案情況不一,民眾遇有爭議時除了聯絡提案團隊,亦可把握各類諮詢管道資源、瞭解可能的解決之道,例如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的「1950 全國消費者服務專線」、內政部警政署「165 全民防騙網」,或受害民眾自發成立的 facebook 粉絲專頁「臉書廣告 退貨自救聯盟」等。

還想看更多?>>> 點我前往《2020 台灣群眾集資年度報告》

延伸閱讀:
【2020 年報】疫情下的台灣群眾集資產業,發生了哪些「疫」外之事?
【2020 年報】回顧 2020 年,台灣群眾集資產業撼動人心的 7 個里程碑
【2020 年報】盛況前所未見!2020 年台灣群眾集資產業必看 8 大突破

你可能會喜歡

1 評論

群眾募資的大小事 – BuBu讀書筆記 2021 年 8 月 24 日 - 下午 12:23

[…] […]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