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遺失的家屋族語!台灣首部「女頭目」紀錄片《阿查依蘭的呼喚》,凝群眾之力續寫排灣傳統部落文化

by 外部投稿

(封面來源:《阿查依蘭的呼喚》團隊提供)

「頭目的家就是族人的家,小時候我家的火沒有停過⋯⋯,而現在婚禮時,我看到我的族人連坐的地方都沒有,我很難過。」——《阿查依蘭的呼喚》排灣族女頭目廖莉華。

2020 年台灣首部以「女頭目」為紀錄對象的電影《阿查依蘭的呼喚》入選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阿查依蘭的呼喚》不僅記錄了當代排灣族部落生活樣貌,更可看作是一部「台灣女性」紀錄片;在女主角──排灣族女頭目廖莉華的生命故事中,可窺見女性背負的社會壓力、以及現代部落文化傳承的困境:部落的年輕世代生活在異鄉,遺失了原生文化的生活與傳統習俗。

回應祖靈呼喚,找回延續部落文化的機會

原住民文化依照族別各異,而排灣族的社會系統屬兩性平等,家族的財產與權利由長子 / 長女繼承;頭目身份亦同,採長嗣繼承制。依循傳統,廖莉華從出生起即注定是排灣族頭目,但小時因學業成績佳,廖莉華在父親的期許下,離開部落外出求學,也從此遠離了自己的母語與文化。

廖莉華 30 歲時父親猝逝,伴之而來的是世襲頭目身份的壓力──一個熟悉平地生活、不會說母語的女頭目,父親來不及教導,沒有人告訴她該怎麼做,更沒想過自己要面對的還有一整個世代的文化失根危機。然而,她仍毅然決然地一肩挑起重責,即使現代頭目身份已無特殊待遇、僅餘下維繫部落情誼與向心力的精神象徵,她仍與過去的生活告別,回應祖靈呼喚回到部落,踏上追尋自身文化一途。

(圖片來源:《阿查依蘭的呼喚》團隊提供)

當代台灣人的課題:失衡的文化與失根的世代

台灣擁有多元族群與文化,而母語則作為承載文化的載體,近年來卻出現這樣的說法:「閩南語掛號中,客語在急診,原住民語住加護病房」,根據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調查研究三年實施計畫 16 族綜合比較報告》族語能力調查結果,在滿分為 24 分的情況下,40 歲以上受訪者平均得分約為 17 分,反觀 20~29 歲受訪者平均得分僅 13.56,10 歲以下更只有 11.47 分,顯見族語使用隨著年齡下降有流失的情況;這也表示越年輕的世代,離自己的原生文化越遠。

部落遭遇的文化困境源自於社會變遷與主流價值觀的影響。在部落傳統中,每個家屋皆擁有一個家名,家屋則作為排灣族人建立身份認同的重要媒介,出生時身份認同建立於出生之家的家名。然而,部落的年輕世代生活在異鄉,只是居住在遠離原生文化的房子,而非具有部落社會意義的家屋。現代的科技繁華雖進步卻留不住文化的傳承,傳統文化止不住沒落的腳步,與母語一同在年輕世代的生活中淡化;而隨著部落耆老一個個消逝殞落,在年輕世代身上已漸漸看不見部落傳統文化的刻印。我們該如何才能「正確地」傳承各個文化與族群的記憶?看似遙遠的議題,卻是每個「台灣人」都需要面對的社會課題,也是本片期望探討的主題。

(圖片來源:《阿查依蘭的呼喚》團隊提供)

以紀錄片擴散社會影響,重建部落心靈依歸的頭目家屋

八八風災後,由於災區災情慘重,為了族人安全,廖莉華配合政府推出「永久屋計畫」撤離原鄉,部落雖重獲安穩生活,卻也失去了具有部落精神象徵的「頭目家屋」。然而,頭目家屋是排灣族部落最重要的聚會與儀式場所,她不僅失去了她的家,更失去讓族人找到她的方法。

阿查依蘭的呼喚》紀錄片導演魏郁蓁接觸原住民題材已有超過十年的經驗,在偶然機緣下認識廖莉華,並深受其故事感動,期望藉由拍攝成紀錄片的方式,引起台灣社會、甚至是國際的關注與討論,共同珍惜、守護排灣族傳統文化。阿查依蘭的呼喚》目前已完成拍攝階段,於即日 (11/19) 發起「《阿查依蘭的呼喚》紀錄片發行與文化重建計劃」,本次計劃囊括三階段目標,期盼讓族人找回頭目,讓排灣文化被看見,創造文化延續的可能:

  1. 後製與國內發行:協助紀錄片後製經費的缺口並於國內影廳上映,喚醒社會文化意識。
  2. 國際放映:協助紀錄片於國際影展之影廳上映,讓世界看見台灣珍貴的排灣族文化。
  3. 重建頭目家屋與祖靈屋:協助廖莉華再次蓋起頭目家屋,揮別風災帶來的傷害,找到回家的路。

>>> 點我前往《阿查依蘭的呼喚》紀錄片發行與文化重建計劃

延伸閱讀

本文為外部投稿,圖文由《阿查依蘭的呼喚》團隊提供、群眾觀點整理編輯。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