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腦商場變形記:從半導體設備供應商起家,Cubiio 如何躍上 Kickstarter 台灣團隊第一名?

by Tahan

(封面攝影:楓一般的男人)
2020 年 7 月,Cubiio 團隊在 Kickstarter 上發起了他們第二個群眾集資的專案:Cubiio 2 雷射切割機,這台號稱世界最輕薄的雷切機,一上線就受到全球創客好評,獲得 USD 1,843,333(超過台幣 5500 萬)的贊助金額。但這並非是 Cubiio 團隊第一次集資,早在 2017 年他們就在 Kickstarter 上推出第一台產品—— Cubiio,以輕巧機型、可處理多種材質等特色,短短一個月內突破 4,000 萬台幣。

Cubiio 連續推出兩個破千萬、吸引全球創客目光的產品,Cubiio 2 更是創下佳績,不僅是雷切機品項中金額最高的集資計畫,亦刷新台灣團隊在 Kickstarter 上集資金額最高紀錄。然而,令人難以想像的是,提案團隊早期只是一間設備供應公司,從供應鏈的小螺絲釘轉型為全球創客風靡的自有品牌—— Cubiio 是如何過關斬將,一躍成為集資市場上的「台灣之光」?


(圖片提供:Cubiio)
不敵對岸削價競爭,轉型研發「世界最小」雷切機
Cubiio 前身為「原力精密儀器」,2008 年由國立交通大學副教授洪紹剛以及一群研究生創立,主要供應半導體產業原子力顯微鏡、表面輪廓儀等相關設備。然而隨著中國製造業崛起,他們開始面臨低價化競爭,許多客戶為了壓低成本轉向對岸廠商,紅色供應鏈興起,讓團隊失去大筆訂單,面臨營運困難。

但也正因如此,Cubiio 才開始思考公司轉型的可能性,公關經理陳正龍(Bruce)表示:「過去我們一直鎖定 B2B 的生意,客戶都是科技大廠,雖然我們參與其中,但一直都無法讓核心技術被世界看見。」當年的危機也是轉機,讓他們認清客製化太深其他客戶不通用,反而失去議價能力,因此驅動 Cubiio 轉向自有品牌發展,擁抱消費者導向的商業模式。

Cubiio 在製造半導體設備技術上擁有深厚的功底,不僅掌握核心雷射相關技術,更能洞悉使用者體驗,為研發消費者雷雕產品打下很好的基礎。他們觀察到,當時社群上掀起 Maker 風潮,比起商業需求,有更多人想使用雷雕機來做一些自己的創作。發現這樣的需求缺口後,Cubiio 花費兩年的時間研發並推出了世界上最小的雷雕機——Cubiio,輕巧機型搭配簡易操作,讓全球創客就算在家也能自己「動手做」。


(攝影:楓一般的男人)
成名來得太突然,還來不及熟悉消費市場就重摔一跤

第一代 Cubiio 在 Kickstarter 上一推出,集資金額就達到 USD 1,373,680(超過台幣 4100 萬),不僅引發全球 Maker 界的狂潮,更獲得台灣電腦公會理事長董事長童子賢推薦,成為媒體和各大展會的新寵兒。因為在 Kickstarter 上成績亮眼,引來國外 Youtuber AvE 拍影片質疑,影片內容表示,因目前技術是無法將雷雕機體機做到這麼小,所以懷疑 Cubiio 很有可能是詐騙,該影片釋出後觀看次數超過 80 萬,雖然後續並未造成爭議,但足以看出 Cubiio 當時不管在技術還是產品設計上,都已經達到雷雕機領域無法超越的境界。

對 Cubiio 團隊來說,當時遇到最大的困境,並非來自於社群和網路上的酸言酸語,而是被 Kickstarter 官方判定為「具有危險性產品」,針對沒有保護罩的版本強制退單下架。團隊被逼著在短時間內做出決策、重新修正方案,並逐一傳訊息詢問贊助者是否願意重新更改訂單,不僅耗費人力和溝通成本,更在中間流失將近 650 位贊助者。

再者,與過去經驗不同的是,Cubiio 雖有「生產」的經驗,卻從未執行過「量產」。通常國際一線製造工廠雖然價格便宜,但有 MOQ ( Minimum Order Quantity,最小訂貨量 ) 的壓力,集資產品畢竟是少量訂購,生產時程往往被排在很後面,產品品質也難以保證。因此 Cubiio 選擇規模小、品質優良的工廠配合,但也導致遠遠超出當初估算的成本,除了定價方案出了問題,在轉型 B2C 的道路上,也需要花費人力和時間在行銷、廣告和客服上,其中產生的成本,更是團隊當初無法預料到的。


(攝影:楓一般的男人)
誰說不能走回頭路?Cubiio 2 鎖定 B2B 幫微型創客省錢省空間

經歷第一代 Cubiio 量產難關後,除了在產品研發、生產上有更深刻的體悟,後續更收到許多客服表示,輕巧型的雷雕機並無法滿足他們工作所需,對於許多小型皮革工作室、建築設計從業人員來說,需要一台能夠處理更多元材質和工作面積的機器。

目前市面上的商用雷切機不僅要價上百萬,體積更是龐大占空間,對於微型創客、個人工作室和建築科系來說,他們在成本上無法負擔。這樣的市場缺口,讓 Cubiio 開始思考走回 B2B 的可能性。Cubiio 公關經理 Bruce 表示:「也不完全是走回 B2B,而是我們應該擴大服務範圍,前一代產品讓有興趣創作的人獲得很好的體驗,今年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讓這些愛創作的人,透過自己的創意賺錢!」鎖定商用的 Cubiio 2 雷切機,不僅擁有工作面積增大、處理多元材料、雕刻速度快 5 倍等功能,相較於市面上的雷切機體積大、動輒上百萬, Cubiio 2 落在 USD 1,150~ 2,350 的售價,更讓全球創客趨之若鶩。

延續第一代 Cubiio 核心技術,Cubiio 2 也是以半導體雷射技術來取代傳統 CO2 雷射源,除了解決 CO2 長期氣體洩漏,導致雷射功率逐漸失效的問題,使用壽命更高達 10,000 小時。此外,不像 CO2 發熱太高,需要安裝冷卻液幫助散熱,Cubiio 2 的發熱量則少 10 倍,僅需要散熱鰭片,就能靠空氣冷卻,大大縮減產品的體積和重量,也免除漏水觸電的風險。而一般 CO2 機器置換雷射源程序複雜,甚至需要付費請原廠工程師幫忙, Cubiio 2 將雷射源設計得非常輕巧,需要 1 分鐘就能自行換裝,跟換墨水匣一樣簡單。便於 Maker 使用,Cubiio 在產品設計上做了許多革新,也希望可以透過第二代產品,協助微型創客發展事業。


(攝影:楓一般的男人)
拋開學術腦,找到消費市場需求才能驅動創新

Cubiio 團隊是由一群學術界的研發人員組成。對於學術人來說,在轉型成為商業品牌過程,多少會有一些理念和經營上的碰撞。Bruce 說明:「以前在學界,我們被訓練要去鑽研技術,研究一個東西、零件需要到極致,但轉到商業領域,除了時程的因素,我們更需要將市場接受度、實用性和成本納入考量,尋找『替代方案』因此成了我們每天需要面對的挑戰。

接連兩次都在群眾集資領域創下天花板紀錄的 Cubiio,下一步還有什麼計畫?Bruce 想了想,笑著說:「目前先將 Cubiio 2 推出市場,最多就是希望每兩年都固定有新的作品吧!我們雖然正在適應消費市場,但可能靈魂還是一個工程學術人,還不急著搶快推出新的東西,一步步站穩比較重要!」

結束 Kickstarter 的集資後,Cubiio 2 也即將回到台灣集資平台以最優惠價格回饋大家;目前團隊正在進行集資計畫上線前的問卷調查,填答就有機會抽中市值 6,000 元台幣的 LC50 雷射源 !8/20 更新:Cubiio 2 在台集資已於 8/19(三) 正式上線,超早鳥優惠限額 400 名,完整方案價格請見 Cubiio 2 集資頁面。

>>> 點我前往 Cubiio 2 集資頁面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願意以最直接的行動支持群眾觀點,在文章正上方有個「媒體小農捐款灌溉」按鈕,按下它就能灌溉點數給我們滿滿的鼓勵,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群眾集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