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發向群眾的邀請函,一個參與改變台灣的機會:專訪《政問》節目團隊

by 群眾觀點編輯群

2015 年尾聲,一個全新型態的政論節目:《政問——Talk to Taiwan》誕生了,集結眾多意見領袖與新生團隊,強調要「問台灣未來十年的重要議題」、「打造台灣的政策備忘錄」,談政治、談經濟、談法律、談食品安全、談性別平權……,談這片土地上所有該被提問的事

這是台灣第一個以群眾集資之姿,向群眾發出邀請函的政論節目。
先前我們曾撰文介紹過《政問——Talk to Taiwan》集資計畫(點我回顧),這回,我們專訪《政問——Talk to Taiwan》團隊,帶大家瞭解他們想做以及正在做的一切。

為何走上群眾集資?

群眾集資的本質是「信任」與「參與」,公共政策的討論也需要如此。擔任節目主持人的張鐵志認為《政問》應該是一個由公民力量支撐起來的節目,讓更多人對公共議題有參與空間;資訊設計團隊「圖文不符」的共同發起人張志祺則強調,群眾集資是《政問》現階段很需要的做法,贊助金額多寡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從群眾的角度來思考節目本質。甚至這次還新增「訂閱式集資方案」,採用「每集付款」的方式,等於是在每一集節目確定開播後才會扣款。團隊希望藉由這個方式,讓更多支持政問的朋友能夠參與到節目的產製當中,給予內容最直接的回饋!

「群眾的錢不會騙人,當我們在這裡做出他們不買單的事情時,我們可以得到警示並做出調整,讓節目變得更好。」

聽到這裡,參與《政問》製作、身為 JL Design 創辦人的羅申駿也表示個人看法,在他眼中,《政問》最關鍵的使命,是要為所有願意產製優質內容的團隊打上一劑強心針。

「假使《政問》這麼硬的題目都可以成功,那更會鼓勵新世代的 content 跟產製者,你們可以去打造自己的內容,你們不用擔心受制於傳統的電視平台。」

同時團隊也藉由群眾集資專案,與在台灣各領域努力的「協力夥伴」攜手合作,像是「物外鋼筆」與「禮拜文房具」都將與政問一同聯名發起集資活動。除了感謝他們的支持,團隊也期待這個節目可以越來越多人加入,一起為台灣的未來提問。

 

從「不一樣」開始,跨出同溫層

《政問》作為一個討論公共議題的新型態節目,最大的挑戰無疑是:如何在自己跟群眾之間製造連結,讓人們願意參與討論?畢竟《政問》取材並非擴散力強的娛樂八卦,一般人若對議題沒有具備一定程度的觀察或知識背景,多半會覺得「太硬」。

這也就是為什麼《政問》在每一集播出前,都會先釋出由「圖文不符」製作的前導懶人包,藉此降低進入議題的門檻,用精美易懂的資訊呈現挑起群眾胃口,也確保觀眾在參與議題討論前已備足相關資訊。不過,以團隊自身角度來看,所謂的「懶人包」也可以成為一份「聰明包」,結合節目播出當天的文字記錄,把互動累積起來,變成一場完整的思考。

明確的議題焦點、具指標地位的受訪者,《政問》可能會讓你想起風靡全球的演講頻道《TED》,或者專以人物為中心、進行深度訪談的台灣電視節目《看板人物》;提起《政問》與這些現行節目的差異,團隊成員皆認為「問問題」是一大重點(否則也不會定名為《政問》了吧?)。《政問》要幫群眾問出台灣重要的問題,除了事先擬好問題,也邀請觀眾即時提問,期待這些討論累積久了,可以成為台灣的政策備忘錄。曾有人質疑節目每集只邀請一位受訪者似乎過於狹隘,但這早已落在團隊的考量範圍內:

「問題是不可能在一個小時內就被解決的,重要的是,希望在每一集節目呈現出一套完整的觀點,讓它成為一個火花,引出更多人參與討論。」

顯然《政問》並不打算比照傳統政論節目,端出專家權威的唇槍舌戰。在現場,《政問》沒有找一般電視節目的攝影師,而是請來平面攝影師掌鏡,更注重人物上鏡的美感,並刻意跳脫傳統攝影棚明亮的氛圍,以低光源環境打造出一個冷靜思考的空間。節目進行時,採線上直播開放觀眾與受訪者「即問即答」形成流動的討論,所以沒有出錯重拍的可能,受訪者面對觀眾的反應也無法隱藏,從官方臉書專頁更可以看到,現場需要大量工作人員協助場記、聽打逐字稿、即時彙整觀眾意見等等。

不要單向灌輸、不要口水戰、不要平淡無味的構圖與燈光……,正是這一個個看得見的「不要」,讓《政問》有了不同於一般政論節目的面貌,除了原本就會關注財經雜誌、政論節目的族群外,也吸引到不少文創、設計領域人士。

政問的本質就是一場不斷前進的實驗

「我覺得《政問》最可貴的地方就是,我們每一次都會找到共識。」羅申駿形容,《政問》的每一次會議過程都有「衝突但理性的討論」——以理性態度面對必然的碰撞。比起在目標上找到共識,往往是「方法」的取捨更讓團隊頭痛;由於成員來自各式各樣的背景,幾乎每一集節目都放入不同的想法,並從播出後的數據結果分析調整,如果這次效益不如預期,下次就換另一種。

「我覺得其實很好,大家的立場不一樣,藍綠啊、對於社會很多議題的看法不一樣。可是這群人願意在這裡找到理性的共識,希望這也可以成為台灣的一個示範。」張鐵志在旁附和。

決定了主題與呈現,那麼受訪者呢?挑選受訪者時,《政問》團隊重視的是這個人在議題相關領域裡耕耘得夠不夠久?他闡述論點與提出的解決方式是否獨特夠力?,像是談厚植文化實力邀來林懷民、談電視內容產製邀來薛聖棻、談台灣出版困境邀來郝明義……。,這些人都是長期身處特定領域,不僅看見問題,也關心怎麼解決問題。羅申駿說:

「因為現在很多政論節目會不斷把問題提出來,可是大家早就知道有很多的問題,我覺得現在台灣所需要的是很多不同的解決方式,哪些解決方式我們認為是大家可以去討論的,而不是我們一直討論台灣有很多的問題,然後下一個標籤叫:『台灣是鬼島』。我覺得這是不對的。」

然而,所有公共政策都會涉及到專業的意見跟群眾的價值,身為一個政論節目製作團隊不能完全倒向某一方,要在其中取得適當平衡;但這需要巨大的耐心與勇氣,不斷地嘗試。

政問的本質,就是一場不斷前進的實驗。

那麼,如何界定實驗成功或失敗?

「只要網站還沒有關的一天,就不算失敗。」在《政問》團隊眼中,任何新創公司都充滿失敗的可能性,每個人創業的時候不會先去定義成功是什麼,而是不斷思考:如何解決我想解決的問題?我所做的事情有沒有一步一步地靠近問題核心?台灣媒體談到社會問題常見「非正即反」的二分法,事實上,在純然的黑或白之間,有一大片等著被討論的灰;只要能夠推進一點點,激起多一點對話,《政問》就有繼續下去的理由。

但這話也不是急著要自我獎勵。羅申駿坦言,即便《政問》至今已經做兩年了,團隊還是沒有覺得什麼叫成功。

「因為我們大家都要再往前走,不斷地分享、不斷地連結,不用去藏私或覺得彼此是敵人。我覺得這是這個世代台灣很重要的精神;彼此看到的光景不同,然後老的要帶中的,中的要帶小的,跨領域彼此串連,這樣台灣才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來自《政問》的邀請函,你收到了嗎?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願意以最直接的行動支持群眾觀點,在文章右上角有個「媒體小農捐款灌溉」按鈕,按下它就能灌溉點數給我們滿滿的鼓勵,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群眾集資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