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一個不北漂的理由:嘖嘖平台 × 群眾自造「在地創生」計畫開跑

by 外部投稿

(圖片說明:嘖嘖共同創辦人徐震[右二]、群眾自造執行長蘇民[左二]與日本食通信聯盟執行長江守敦史先生[左一]、臺灣食通信主編楊燦如[右一]交流地方創生心得。)

今年從行政院長賴清德拍板宣告 2019 年為地方創生元年,從國發會號召設計翻轉、經濟部推動城鄉創生、文化部獎勵青年村落計劃社區營造、甚至大學社會責任(USR)也共襄盛舉,各部會與民間力量早已動起來,集體為「地方創生」暖身作足準備。

由於公部門委託,嘖嘖平台協助地方創生實踐者了解如何發起群眾集資,而嘖募資平台也開闢了「地方創生」分類。這波地方創生的熱潮,他們感受到什麼樣的社會脈動與變遷?面對在地性的議題,又如何觸發群眾的共鳴?

(圖片說明:嘖嘖地方創生專欄)

地方集資,賦予品牌重塑的機會

嘖嘖共同創辦人徐震表示,原本嘖嘖平台設有「鄉土」類別,不外乎是關於城鄉再造或關懷風土人文的集資專案,這次轉化到「地方創生」類別,恰巧賦予了品牌重塑的機會。「鄉土」或多或少有一種刻板印象指向邊陲、人口老化、城市或核心的對立面,而地方創生承載的是平衡不同地域的認知,不再從城市視角的「以在地為中心」。

再從日本推行「故鄉稅」為發想,各區城鄉市鎮端出地方特色產物,讓民眾自行選擇將稅賦交給「能夠感動自己的地域」,而不是繳稅給居住地,扭轉了原本因人口而造成稅賦貧瘠的劣勢地區。這也是嘖嘖的理念,無論偏鄉或離島,台灣各地美好的事情都可以透過嘖嘖,被更多人看見。

台灣有機會推行故鄉稅這類政策嗎?徐震認為「與其等待,不如馬上行動」!嘖嘖希望推動各地美好事物跨越實體疆界的限囿,透過好的平台匯聚能量與聲量,進而實現理念。因此協助中衛發展中心執行「Next 在地經理人培力計畫(詳文末備註)」的同時,嘖嘖毅然決然開闢了「地方創生」的新分類。

(影片說明:蘇民與徐震談嘖嘖集資平台開闢「地方創生」類別)

社群連結,實現跨域共好的可能

城鄉差距在台灣普遍存在,相較於都市擁有充沛的人才資源與行銷媒介,鄉鎮受到關注的機會很低,可能只有原生人口或移入居民才會關心在地。然而經由群眾集資或其它社群平台,可以讓分散於各區域關心同樣議題的人,聚集到某一個不起眼的場域,藉由分享讓更多資源的導入,讓夢想萌芽。

像是嘉義的花磚博物館、來自豐原幾近失傳的跳台木器技術、竹南興盛一時的傳統窯口玻璃廠,以及阿美族傳統技藝在山林中搭建達路岸(集會所),透過嘖嘖集資平台,可以跨地域且跨世代展現生命力,不僅修復了文化資產,更透過技藝傳承讓產業得以存續。

群眾自造執行長蘇民則以 GoogleMap 發起「共寫地方創生地圖」行動,試圖串連全台地方創生品牌與在地實踐者,遠在日本、香港、馬來西亞的地方品牌也開始參與共筆。蘇民表示,儘管社區營造、農村再生等相似的議題不斷推陳出新,仍無法阻止某些鄉村老化的速度,但只要有人、有燈的地方,就有希望。群眾自造未來將在台北市中心提供「四疊半」策展基地,讓更多外縣市團隊有一個免費展演的舞台,同時也期待來自各地的鄉鎮社區在此激盪出創意的火花。

群眾集資,提升行銷效益且降低風險

群眾集資總是呼應著時代的需求,近年來嘖嘖平台陸續出現許多傳統產業,包括農業、手工藝、造紙、甚至活字印刷等提案,再再令人耳目一新,這反映了什麼現象?

徐震指出,由於技術落差,第一級產業如農漁牧業離消費端的距離比較遠,可取得的媒體資源也相當貧瘠,需要更多媒介把生產者與消費者繫在一起,有機會讓傳統產業的價值被大眾市場看見。而像在地經理人培力計畫,也是建立一種平台,將志同道合的夥伴集結在一起,互相學習、串連,更有機會克服原本的技術門檻。

為了行銷,為了打動市場,地方團隊需要很多資源,去實行各種不同的嘗試,再從嘗試中去學習。而群眾集資則提供了風險與成本相對較低的學習機會,可以消弭技術門檻,提供易於取得行銷知識與技術的管道。

(圖片說明:群眾自造提供四疊半地方創生策展空間)

打造遍地創生的夢工廠

地方創生原是資源相對短缺的領域,目前台灣以「地方創生」為主軸的生態系仍處於雛形階段,徐震認為這次嘖嘖與群眾自造合作是一個契機,可以建立大眾所熟悉且信任的平台,提供公共資源給真正需要的團隊,並且深入陪伴每一個團隊。嘖嘖也樂見地方創生未來形成產業,讓更多人參與。

嘖嘖所扮演的角色,與其說是行銷、不如說是培養市場,塑造一個空間成為大眾的夢工廠,讓每個人習慣到嘖嘖尋找美好的事物,如同 20 年前我們想找美好、富創意的事物,可能會到敦南誠品。現今消費者從實體空間轉向網路,嘖嘖作為關注台灣美好事物的平台,當人們停下來想看看最近有什麼美好事物、就會想到嘖嘖,我們把市場經營起來,讓地方創生的認同者彼此在嘖嘖相遇,也透過這個方式跨出同溫層、擴散出去。

同時,徐震也認為,延續熱情更需仰賴在地產業支撐,以此擴大經濟規模,讓所有投入志業的人得到回報,才有永續發展的機會。所以他認為從食通信營運架構中,看到了合理的商業模式,讓參與其中的人可以自給自足,這點相當值得效法,對台灣地方革命提供寶貴的啟發!

蘇民則坦言,由於地方創生議題,認識到自己以往完全不知道的鄉鎮,也發現各地都有「新角頭」等靈魂人物推動屬於自己的地方革命,拉高一個品牌旗幟。這種以文化內容為企圖,進而延伸到商業模式的能量,正是台灣未來社會結構轉型的一大挑戰。

 【備註】關於「城鄉 NEXT 在地經理人」計畫

中衛發展中心於 2018 年協助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推動「城鄉發展 NEXT 在地經理人」培力計畫,選出全台各地北中南東 20 位在地經理人及其地方創生計畫,中衛中心提供長達五個月共伴式輔導去培養在地需要的人才,為在地經理人安排見學、交流、訪視等學習機會,實質注入夢想導師(王繼維、呂耀中、何培鈞、林宗富、林峻丞、胡文偉、周奕成、魏文軒)、嘖嘖 zeczec 與群眾自造的能量。

嘖嘖在群募平台新闢「地方創生」分類,而群眾自造提供「四疊半」線下策展場地,發揮 O2O 行銷綜效,協助在地經理人發起群眾集資計畫,以及所需的社群行銷與媒體宣傳。

本文為外部投稿。作者:游沛文(Stacy Yu)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