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力時代】超越群募,才能做好群募——日本集資平台 Makuake 執行長中山亮太郎專訪

by 大晴

想到日本產品,你想到什麼?「Kawaii 可愛風」、「Kuso 惡搞」、「創意創新」、「精緻服務」⋯⋯那麼,若抽取這些元素集結成一個日本 STYLE 的群眾集資平台,會是怎樣的風景呢?

將這些日本 DNA 植入體內的集資平台,它的名字叫「Makuake」。

雖然台灣對日本許多面向的了解甚深,但在群眾集資這領域的互動討論上,卻是「近在咫尺,遠在天邊」,與美國平台相比陌生許多。因此,除了在眾力時代年會論壇上,針對日本 Makuake X 中國眾籌網的平台討論外,我們也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專訪執行長中山亮太郎,希望能更進一步了解 Makuake 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 Makuake 執行長中山亮太郎)

唯「贊助者體驗」是圖!

一如日本服務業「以客為尊」的經營態度,Makuake 營運理念特別注重使用者的感受。每個國家的市場 know-how 與推廣方式都不同,在中山亮太郎眼中,Kickstarter 比較是「有好的想法就歡迎來提案」,而 Makuake 則著重在「贊助者體驗」。


贊助者體驗如何落實在專案頁面上?「我們首先會清楚界定專案受眾,然後才去發想製作讓這群 TA 易懂、喜歡的內容。也因為是這樣的順序,所以我們在整個流程的初始階段就會參與提案團隊的討論:概念是否真的能成型?團隊組成是否合宜?計畫頁面該如何呈現?產品該如何推廣?⋯⋯等等。」


平台就像代理商,對專案的成功與否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很多人想上國際平台對全球 70 億人推銷想法,但並不是人人都會使用 Kickstarter 或 Indiegogo。比起『有想法就來提案』,不如更精準的設定受眾,並專注於『如何讓忠誠使用者喜歡』,這是我眼中 Makuake 與 Kickstarter 的最大不同點。」


換句話說,Makuake 的最高指導原則是先確定「WHAT——贊助者想要什麼」,才接著與提案團隊執行「HOW——該怎麼做」。當開始注重有趣的體驗,創意自然就會湧現,有了好的體驗,使用者的黏著度、忠誠度都會更高,這就是產業正向循環的開始。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計畫上架前的深度輔導外,專案成功後的通路支援也是 Makuake 著墨甚深的一塊。「maker 們的產品如何在結束後持續曝光是我們很重視的事。除了本地的實體與網路通路外,我們也一直與海外強勢通路接洽聯繫,希望提供提案團隊完善充實的支援。」


民以食為天,餐飲類提案潛力無窮

日本目前最大的 3 家也都是綜合型平台,不過在群眾觀點編輯群的觀察歸類後,發現與台灣、美國市場一樣,日本的各平台仍有各自的鮮明特色與個性氛圍。


● READYFOR?:日本第一個群募平台,由女性社長創立,站上幾乎是社會公益類專案。

● CAMPFIRE:為日本手續費最低廉的平台(今年起從原先的 20% 降為 5%),站上較多獨立藝術家、個人需求屬性的提案,例如留學、拍電影⋯⋯等。

● Makuake:類型多為新創產品,或有趣的餐飲店家。另外特別的是,Makuake 與一些零售百貨業者合作,能協助提案團隊將產品推廣至實體通路,提供持續銷售的管道。

餐廳?是的,你沒看錯,Makuake 可能是目前全球唯一專注在這類特殊專案的平台。中山亮太郎為我們解釋道,這樣獨特的發展其實是根源於自日本的獨特文化。眾所皆知日本是極注重飲食文化的國家,不僅種類繁多、品質細究、崇尚職人精神,還有一個更令人意想不到的特點是,日本境內交通四通八達,即便在東京開店,埼玉、千葉等外縣市的人也能搭電車來體驗,因此潛在消費者相對眾多。同樣的行為,就無法發生在美國,因為幅員過於遼闊,為了一頓飯舟車勞頓並不切實際。


突破群眾集資框架,「亞洲製造」將成明日驕傲

說起對台灣群眾集資的印象,中山亮太郎笑著說:「感覺台灣的產品和團隊都會很迅速地跑去國外發展~」對他而言,最有印象且最有興趣的集資專案是 3D 印表機 ATOM,與現在也正在 Makuake 上集資、超實用到連自己也忍不住手滑敗了一個的 BACKPAIX 後背包。此次在眾力時代年會上,他也遇到了翻轉背包 FlipBag 的設計師賴柏志,「覺得台灣的背包業特別厲害啊(笑)!」


中山亮太郎也特別提出自己在觀察各國平台後的想法。他認為平台經營者其實不用太在意「群眾集資」這個名號,因為 Makuake 曾經太執著在這個框架的限制,反使成長受阻,並遭遇輿論批評。

平台的發展重點,應當著重在「如何讓用戶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有趣的體驗」,與「如何使提案者能更自由方便地上架有趣計劃」。只要用心的持續摸索修正,就會找到更多的新出路,平台應致力於塑造這樣的環境才是。


現在很多人評論中國的京東、淘寶眾籌,認為他們根本是假群眾集資之名,行電商之實。「我覺得這也沒關係啊,只要贊助者買得開心、maker 做得開心,讓更多新玩意兒問世,這不也是好事一件嗎?」如果太執著在「群眾集資」,不就等於是跟 Kickstarter 和 Indiegogo 打對台嗎?台灣的平台們也應該要在其中找到「只有台灣才有、才行」的差異性,讓台灣的群眾集資產業發展出專屬的魅力。


目前美國(與 Kickstarter)是科技創新潮流的主導者,不過在產品製造上,台灣、中國與日本則為重鎮。中山亮太郎預言,日後的製造力將不再以「國別」為區分,而「亞洲」這個區塊將成為發展中心。擁有深厚製造基礎的我們,將能用飽滿的能量為亞洲新創團隊發展出更多、更新、更有趣的事物,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都將以「亞洲製造」引以為傲。

更多 亞洲國際群眾集資會【 眾力時代 】相關報導就在這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