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去中間化投資的時代浪潮-專訪籌道股權 CEO 曹曉鋼

by 群眾觀點編輯群

透過這次亞洲國際群眾募資年會的機會,有幸能夠親身與中國股權群眾集資領導品牌 – 「 籌道股權 」的 CEO 曹曉鋼先生針對群眾集資,尤其是股權方面的意見來交流,就來看看我們從他的想法裡挖出了哪些寶藏吧!

籌道股權 – 融入社交互動的線上股權集資平台
為了讓集資方與投資方之間的訊息可以更加透明,籌道股權將「 社交 」這個概念融入自身平台,從與投資人的一對一人工訪談,到獨立開發具有社交傳訊功能的 App 等,都努力的在促成更好的資金媒合與風險配置。目前平台成功融資額已超過 1.6 億人民幣( 約新台幣 7.5 億元 ),並且擁有 4.5 萬的註冊投資人數。

圖: 籌道股權網站首頁( 圖片來源 

不設限的泛股權模式 –  談籌道對股權的想像
談到平台對未來的展望,曹曉鋼提到首先當然是希望在規模上有較大的突破,但除了規模外,一方面還是在「 模式 」上的問題,他提到因為國際上關於股權籌資,不論是模式上、法規上、到大眾的看法,都還在劇烈變化的過程中,所以籌道也是在試驗不同的方向,例如說除了聚焦在「 股權 」以外,其實曹曉鋼更關注更廣泛的「 權益 」的部分,舉投資在拍攝電影上面來說,回收上相對快速,於是不見得需要為了一部電影去開設一間公司,可以純粹以投資的方式去參與拍攝,並且很可能在短短半年、一年間就有所獲得回報。

又譬如以演唱會為例,從規劃到完成通常是在半年之內,更不需要去設立一間公司,但也可以是一個投資並且獲得收益的過程。 這是曹曉鋼眼中「 泛股權 」的概念,除此之外,若提到的是「 版權 」,則又是不同於電影、演唱會來說,另一種形式的權益。 籌道的目標就是在未來能夠從這些不同方向的試驗中,去找到突破點,並且完成「 去中間化 」的目標。

資訊流通促成投資門檻下放的可能性
談到股權集資的核心意義時,曹曉鋼從傳統上的投資型態開始講起,所謂傳統模式是: 投資人將資金交由 VC 或其他中間人去管理,本身不參與投資決策,而是交由管理資金的人去全世界找標的,這過程是一種很老的商業模式,存在數百年以上。他認為這種模式很大的形成背景是由於過去資訊不發達,即使群眾作為個人有志想成為一個投資人,但個人不見得有時間與能力去接觸到這麼多的創業公司,並且對不同領域的相關知識有所涉獵。

「 但以現代來說資訊非常發達,甚至來到過載、資訊爆炸的程度。所以在現代,如果一個人在特定領域累積了足夠的能力,實際上就會有足夠的能力在相關領域判斷出值得投資的標的,所以在資訊發達的情況下,人們是可以做到直接投資的,有可能可以將中間的部分給去掉。但當然可能有產業別、以及特定情形的限制,不會是完全的取代。」 這是曹曉鋼對於資訊發達的現代,人人都可能成為具備專業知識的投資人的說明。

寧缺勿濫的初衷 – 籌道股權的核心價值
經過我們的了解,籌道股權作為一個集資的平台,採取的方式非常特別,有別於大多數平台希望盡可能的增加提案者以及出資群眾的人數,籌道反而設下種種限制,來提高加入的門檻,例如層層的考試制度等等,關於這方面曹曉鋼是這麼想的:

「我是希望可以篩選投資人的,因為在這背後,有著風險承受能力的問題,我想不論是政府或是像我們這樣的從業者,當然都很希望能夠讓有資金需求的公司,可以很快,很順利融到錢; 但另一方面呢,又不希望投資人盲目地進行投資,然後呢,可能蒙受巨大損失。」

所以籌道採取的是篩選投資人的專業能力這種做法,實際操作很簡單,透過「 考試 」。透過不同難度等級的考試,來確保投資者實際具備了基礎投資知識。即使是最簡單的 L1 等級,從後台數據也可以看到通過率僅 30% 多一點,所以即使網站說明上寫了再多,大部分瀏覽網頁的人不會認真的看完。

「 早期投資風險是非常大的,所以這是我們的判斷,必須用智慧的形式來篩選投資人。 目前我們除了考試,還會對投資人用人工方式逐一的訪談,去了解投資者的背景、專業能力,未來希望這件事情可以自動化,透過推出一系列的考試,例如通過了 IT 相關領域的考試,我們就可以了解到投資人具有 IT 專業能力,於是在有 IT 相關的項目出現時,就可以主動去對他進行推薦。 這是我們自己做『風險配置』的方式,不會隨意的…把也許農業相關的項目推薦給 IT 領域的投資人去投資。 像這樣的聚焦另外的用意在於,集中同一領域專長的人們,給他們平台可以一起去討論、腦力激盪,再各自去做出適合自己的判斷,所以我們的 Slogan 叫做『  共同思考,獨立投資 』」 這是曹曉鋼以及籌道所想要維繫的核心理念。

圖: 籌道股權網站上的籌資顧問考試頁面(圖片來源

「 我們甚至自己公司的 App ( 拿出手機打開來秀 ),這跟其他任何公司的 App 都不一樣,我們自己做了社交系統,所以我們的 App是以社交系統為底來操作的,這樣的結果是不光是我們與投資人,包括項目方與投資人,讓各方從項目上線道獲得投資的過程中,都能夠有順暢的交流,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就是為了讓各方有更多的交流,最終得到我們剛才提到過的核心目標『 共同思考,獨立投資 』。」

圖: 講到自己公司獨立開發的app,曹曉鋼興奮的拿出手機開始示範說明

產官交流,訂定遊戲規則 – 談政府的角色
對於創新商業模式的業者來說,尤其牽涉到金融、股權等問題時,常常可能會遇到政府監管、法令不合時宜的問題,這方面他又是怎麼看呢?

「 在大陸呢,各地這個機構是叫做『金融辦』、『證監局』、『證監會』等等,過去這段期間也一直在關注未來股權籌資可能的發展,其實監管部門也是在觀察,目前我們作為從業者,會特別小心不要去破壞各種監管措施,而是做一個體制內的創新,目前來看,政府單位對於平台的規範還算是比較寬鬆的,因為目前還沒有實際的監管方法,觀念還沒完全被釐清,所以我們期待政府單位能夠跟業者良好溝通交流,去訂定出具體明確的管理辦法。但目前這個市場規模還太小,尚未成氣侯,目前大力管制的時間可能還未到。」這是曹曉鋼的看法。

註:經過中國國務院同意,包含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在內的十五個政府相關部門在 10/14 聯合公佈了《 股權眾籌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

中國股權集資的大爆發是值得期待的
談到關於對世界幾個主要具有資本力量的市場的觀察,曹曉鋼很坦率的表示目前他個人對於各地區的觀察不多,而且即使同樣名為股權眾籌,但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實際做法都完全不同。

但對於中國股權集資的部分,他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 因為中國的整體市場夠大,而且中國的房市已經衝得過高,遲早可能會觸底,而作為二級市場的股市如果都在一個比較低迷的狀態,類似一級市場的眾籌就會受到很不好的影響,但這情況隨時都可能變動的,而中國在金融資產的配置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會期待下一個大的,股權集資的時代的到來。 」

與創投相輔相成的互補力量
那當股權集資爆炸性成長來臨後,是否會對傳統 VC 市場產生大衝擊,甚至予以取代呢?

「 我認為兩者是互補的,因為股權集資距離可以競爭的數量級還太遠。未來開始成長後,可能在天使輪,或早期的 A 輪,可能眾籌有所優勢,但到了 B 輪、C 輪甚至公司上市前來說,眾籌的優勢就不大了,公司成立早期,只要群眾大家都貢獻小小的力量,就可能可以幫助公司發展起來,但到了快要上市的階段,需要的就是資本的力量,而不光是大家各自的判斷力了。」 而他認為群眾集資仰賴大家的判斷力,所以他認為眾籌該聚焦在幫助公司在早期能夠更方便、更容易地融到錢,並且透過群眾力量,獲得其他金錢以外的幫助,而不是去試圖與更大的資本瓜分市場。

「 而且股權集資產業在成長,資本也會成長,目前超過千億美元的大型基金也已經可以看的到了,去與他們競爭並不是我們本意,應該在自己的領域裡去幫忙這些新的公司成長。」關於眾籌與傳統資本未來的角色分配,曹曉鋼下了這樣的結語。

註:截至 2016/10/27 止,全球最大規模對沖基金為 AQR ( Applied Quantitative Research )的 1,724 億美金。

共同添柴,燒旺集資之火 – 談亞洲集資年會
曹曉鋼先生也表達了對台灣能夠舉辦亞洲群眾集資年會的想法:「 我在一開始沒有想到原來台灣在群眾集資的這一塊上面,整體數字已經發展到很大的程度了,之前我認為說全球的視野以內,大家還是關注美國及其他大國家,但這次認識到台灣部分其實發展很快,所以我很佩服不論是平台,還有貝殼放大這類公司的努力,大家應該是還在一個透過燒錢來往前衝的階段,我覺得說在這樣的情形下,還能夠辦出這樣一個活動,非常花錢的活動,是很不簡單的,所以我很期待透過大家這樣一起添柴的情況下,整個集資市場的火能夠燒得更旺些。 」

從專訪中感受的到曹曉鋼先生對於幫助新創事業集資、以及幫助有志參與投資的一般群眾培養專業投資能力的熱情,在股權集資模式還在快速演進變化的同時,也讓我們繼續觀察籌道股權以及整體市場未來的發展吧。

更多 亞洲國際群眾集資會【 眾力時代 】相關報導就在這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