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前必看!林大涵、徐震分析台灣群眾集資 4 大特色,「這些」你都有了嗎?

by jie

(貝殼放大創辦人林大涵、嘖嘖創辦人徐震一起分享集資成功關鍵。攝影:jie)

由台灣產品開發社群平台加點製造發起、超過 30 位講者齊聚的首屆「台北產品開發者年會(TPDC)」在 2019 年 9 月 6 ~ 7 日展開多場業界對談,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創辦人林大涵、群眾集資平台「嘖嘖」創辦人徐震皆受邀到場,以「群眾集資的成功關鍵」為題,第一手分享台灣群眾集資市場的概況,為有志提案的產品開發者散霧引路。

群眾集資產業走下坡?他們說⋯⋯
「有些人會覺得這兩年群眾集資話題性降低了,因為 2014~2015 年台灣群眾集資還很新鮮,集資破千萬就會獲得大量關注,但這件事現在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了。」徐震舉例,2014 年全台只有 2 件突破千萬的集資計畫,到 2018 年已有 16 件之多提案團隊的平均實力明顯成長了,媒體報導次數卻沒有成正比提升

「台灣群眾集資平台一度被戲稱為『路跑平台』」林大涵提到,早期是路跑活動與社會運動讓台灣人知道群眾集資,直到 2014 年翻轉背包在嘖嘖集資超過 6,900 萬台幣,為台灣產品集資寫下傳奇的一頁。(完整時間軸整理請見:台灣群眾集資報告—— 2011-2015 回顧)

(問卷調查是台灣提案團隊常用的集資預熱方式。圖片來源:《男人與他的海》紀錄片集資問卷)
台灣群眾集資市場 4 大特色
在那之後,台灣群眾集資的發展逐年熱絡。林大涵以人口基數說明,日本人口大約是台灣的 5.3 倍,但群眾集資金額只有台灣的 2 倍;韓國人口大約是台灣的 2.2 倍,但群眾集資金額只有台灣的 1.5 倍。近一點來看,林大涵歸納出台灣群眾集資市場有以下 4 大特色:

1. 前測系統:相較於歐美網友不喜歡在問卷留下 e-mail、電話等個人資料,台灣人則樂於填寫各式各樣的市調問卷。台灣提案團隊普遍用 TypeformSurveyCake 等工具網站製作問卷為集資計畫預熱、探查市場期待,近期興起的手法則是以 facebook 問答機器人(chatbot) 製造趣味互動,甚至舉辦「不能公開分享」的抽獎。

2. 推廣思維:電商平台「越多人買越便宜」的團購行銷術,在台灣群眾集資市場同樣奏效。除了直覺的早鳥、多入價格優惠,越多人贊助就可以「解鎖」的延伸贈品、新款新色選擇等,都會成為集資期間的擴散誘因之一,讓大家「除了付錢贊助外,有一個把集資計畫分享出去的理由」。

3. 封閉社群:經營自己的封閉社群是有意義的。」林大涵肯定地說,無論提案團隊是想積極了解各方意見,或想消極封堵民眾對集資計畫的負面評價,經營一個自有社群都是合理作法。

4. 話題寵兒:在 2016 年以前,台灣新聞提到「群眾集資」大多陽光正面、激勵人心,但當這兩年群眾集資漸漸變成生活中常見的工具時,被報導往往都是因為新的醜聞或爭議。「這其實是好的事情,代表群眾集資爭議已經大到足以產生影響力,讓市場獲得再教育的機會。」林大涵對此樂觀看待,也強調群眾集資的精神重在「參與」,提案團隊要「跟大家好好聊天」。

(徐震歸納出成功集資計畫必備的 4 大任務。攝影:jie)

發起群眾集資計畫前,請先有「這些」!
開站至今,群眾集資平台嘖嘖已累積有 2,000 多件集資計畫。徐震建議,籌備一件集資計畫時,第一步就是要先評估團隊內是否有能肩負這 4 大任務的角色:

1. 說故事
2. 視覺設計
3. 行政庶務
4. 社群經營

林大涵則以群眾集資顧問的角度,鼓勵大家在正式提案前先思考以下 4 點:

・別人不知道的事是什麼?
・別人不想做的事是什麼?
・只有你才能做到的事是什麼?
・由你來做會比較好的事是什麼?

「在群眾集資的世界裡,大家都期望你的產品已經很強、你的團隊也很強,但實際上如果你除了錢以外其他都沒有問題,那你絕對不會『只差錢而已』。一定是還有什麼沒做好。」林大涵也提醒,提案團隊無論是要與生產方、平台方或第三方服務業者合作,一定要簽「有罰則的約」,沒有罰則的約定就沒有意義。「群眾集資是一個建立在『相信』之上的產業,期待不能只是空中樓閣,簽約是保障自己也保障別人。」。

( Sony 集資推出的無線對講機 NYSNO-100。圖片來源:NYSNO-100 集資頁面。)
產品集資的下一個風口在哪裡?
生活設計類集資產品的蓬勃發展,跟台灣的製造業背景有關。」徐震分享,此類產品在嘖嘖集資成功金額已累積超過 8 億台幣,不僅是自家平台上最吃重的一類,也反映著台灣有許多工藝師傅、企業經營者開始自立品牌開發產品,並選擇將第一步落腳到集資平台上。

群眾集資帶來的好處就是,過去新創團隊很難面對既有品牌的市佔率,但集資平台讓他們用 5 分鐘就能好好說完一個故事。」徐震認為,群眾集資是傳統產業在困境中的一條新出路。

再來是有一些真的很年輕、才剛畢業的設計師,可以在集資平台獲得一定程度的資金規模,達成創業夢想。」徐震舉今年在嘖嘖吸引數千人贊助的 FLOAT 珍奶漂浮杯Lasty 食物包為例,以前對大多數學生而言,要把畢製概念變成真的商品幾乎是難如登天;近年卻有越來越多實例證明,關注群眾集資產業的人們永遠歡迎好點子,無論你現在是誰。

林大涵則從另一視角來看:已有研發資源的國際廠牌如 Sony、Canon、Philips 等,近年陸續以群眾集資的方式來鼓勵內部創新,台灣也開始有企業嘗試這麼做。當新銳設計師們在群眾集資產業「由下而上」地翻鬆土壤,巨頭們「由上而下」的新投入也不容小覷。

(林大涵曾以「黑船」形容海外集資計畫導入台灣,是機會也是挑戰。圖片來源:2018 群眾集資回顧)
進口與預購型專案,對原創產品開發者有影響嗎?
另一明顯的現象是,台灣群眾集資市場在 2018 ~ 2019 年湧入大量進口品,亦即已在海外集資成功的原創產品,由台灣代理商引進到集資平台上開放預購。嘖嘖上的熱門產品如 Moft 筆電架Hyphen 耳機《火球島》桌遊Kable Card 城市生存卡等,都屬於此類。

我個人認為這不是壞事,反而是正向的事情!徐震解釋,海外引進的集資產品本身就有很強的話題性與集客力,在台灣爆紅後會吸引到一批新的、不曉得「群眾集資」是什麼的人,點進平台看到其他台灣廠商在做有趣的產品,進而願意贊助支持。林大涵也肯定「群眾集資新朋友」帶來的外溢效應,「光是不用解釋『群眾集資』是什麼,這件事就已經是非常大的利多了!

現場也有與會者向兩位主講人提問:平均來說,群眾集資計畫在扣除執行成本後,會留下多少比例的實際可運用資金?林大涵不藏私地分享,若暫且不考慮第三方服務,集資計畫執行成本大約落在集資金額的 22~30 % 之間。需要考慮的包含 8% 的集資平台服務費、5~12% 的廣告預算,視團隊需求可能還會另外加上集資影片製作費(至少 5~30 萬)、與部落客口碑合作宣傳的費用等。若考慮第三方服務,大約要再加上集資金額的 10%。

以上整理讓你看不夠,還想了解更多?來看看群眾觀點歷年製作的台灣群眾集資報告!
立刻前往閱讀 ? 2011~2015 年2016 年2017 年2018 年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願意以最直接的行動支持群眾觀點,在文章右上角有個「媒體小農捐款灌溉」按鈕,按下它就能灌溉點數給我們滿滿的鼓勵,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群眾集資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