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很關鍵但不是一切,品質才是最重要的!」精實硬體創業法則

by Wellington

本文摘譯自 uHoo 創辦人 Dustin Jefferson Onghanseng 刊登於 LinkedIn 的文章

要創業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硬體創業往往因為成本關係更是難上加難,因為硬體產品的研發成本比起軟體、網路創業還要高風險。雖然過去的開源科技及代工技術已經讓硬體開法成本降低了很多,但每一間硬體創業背後的產品打樣、供應鏈、生產、結合軟體服務,都是血、淚和汗水的故事。

過去這一年頻頻傳出硬體群眾集資陣亡或延期的案例,像是台灣的 Catfi 貓臉辨識器,或是歐洲最高集資紀錄的 Zano 無人機,甚至 KickStarter 歷史集資金額第二高的 Coolest Cooler 最酷冰箱,在豐富的資金募資結果下都還遲遲未出貨。事實證明,硬體創業存在相當高的風險及難度。(延伸閱讀: 明星為何損落?細數那些曾名噪一時的眾籌項目)

uHOO 的創辦人 Dustin Onghanseng 在LinkedIn 上分享了他打造 uHoo 17個月的經驗:

創業願景

首先,你一定要保持你的熱情,記住你產品初衷,公司的願景。認清自己的價值。

硬體創業非常辛苦,所以你一定要清楚確定你做的硬體是有意義跟市場價值的。很多硬體創業失敗都是因為產品沒有解決問題或滿足需求。所以創業者需要做好明確的市場調查,了解產品的優點,了解使用者習慣跟期待,然後再一步一步的規畫出產品雛型。


再來,創業最重要的當然就是建立團隊。

建立團隊

一般軟體創業的初期,大概只需要 Hipster, hacker and hustler (設計、工程、行銷)三種類型的人才,不過要找到理念、興趣相投的夥伴還是不易。硬體創業就更困難了,硬體需要更多跨領域的人才,舉例來說:

  • 電機工程師: 了解硬體規格,設計電路或電子信號的處理
  • 韌體工程師: 設計嵌入在硬體裝置中的軟體  (那是什麼?!)
  • 工業設計師: 把你的產品外型變超酷的人!
  • 機械工程師: 與工業設計師合作,確保設計規格是工廠能量產的
  • UX設計師: 幫你產品的軟體服務(APP)設計良好的使用體驗/介面
  • 前端工程師: 打造出符合UX設計師設計的軟體 (APP)
  • 後端工程師: 建立後端像資料計算、服務器及應用程序等軟體
  • 業務/營運 你需要人做業務、行銷、營運、人資、行政、財務…..(累)

擁有自己最核心的團隊永遠都會是是創業能成功走下去的決勝關鍵。另外,很多人覺得越來越興盛的的創業孵化器、加速器能大幅增強硬體創業的可行性。他們確實能提供資金、顧問、營運、行銷(公關)讓你一舉成名。得到資金不代表成功,加入創投或孵化器/加速器之前,每個創業者還是得好好思考:

  • 你的投資者跟你對你產品的遠見是否一致?
  • 如果你的現有產品只是遠大理想中的雛型,你所犧牲的股份或資金是否值得?
  • 你會得到很多建議跟議論,這是否會影響你做正確的判斷?

討論完了創業前的準備,真正的困難還在後頭。硬體創業從打造原型、電路設計、韌體設計、工業設計,結合機器實體跟軟體服務到供應鏈管理(採購、供應鏈協作、庫存管理 、生產排程、物流)每一環節都很重要也很費力。所以這設計到生產過程有什麼需要多注意的項目呢?

精實創業

首先,打造硬體跟軟體的原型會很不同,硬體沒辦法很有效率地做更新或調整,硬體每一次的修正可能都會花上三四個禮拜,甚至幾個月。創業者該遵循精實創業的原理,善加利用能快速打造模型的工具或技術來印證最小可行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例如硬體常需要的微控制器或單機版,創業者應該多使用開放原始碼的軟硬體平台來快速的打造產品雛形。包含測試感應器的功效,輸入輸出的信號,連結伺服器等基本功能。等到雛型確定後,電子工程師(跟韌體工程師)再開始為自己產品量身設計印刷電路板(PCB)。

這整個過程是需要跟韌體工程師、工業設計師跟機械工程師緊密配合的。韌體工程師首先要確定韌體能在PCB版上運行,工業設計師則需要設計出吸引人的產品外型。機械工程師確保外型設計符合生產技術。


外型設計階段完成就可以打造第一個完整的產品原型了。而打造產品外的最好方式就是3D印表機!3D列印只需要幾小時就能有產品外殼的雛形。印刷電路板的生產則有兩個方法。第一是手動焊接各項電子元件到電路板,這難度比較高而且品質不穩定。第二是設計Gerber格式的印刷線路板圖給專業廠商生產,這樣的品質比較穩定,又能有較多量的產出。



如果選擇了第二種方式,請廠商訂做印刷電路板。那你會花不少時間等待。

一般印刷電路板請廠商生產要等上一兩周,而這就是硬體創業最耗時又煩人的部分。生產PCB的這段期間你可以做軟體開發,但沒有電路板就無法做測試。如果電路板出了任何問題要重設計,這項流程就會迴圈式的不斷重複。硬體創業常常是無法並行開發的,這就是風險高的原因。

記住,即使是產品的原型,也不要苛求一次到位。把產品功能劃分為多項項目,每一次的生產再新增硬體及軟體的規格。持續修正及進步,會讓你的產出更穩定,也能在過程中激發出更多新穎的設計及想法。

生產管理

硬體創業家該永遠記得:速度很重要但不是一切,品質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硬體創業來說,生產/代工廠商會是最關鍵的一項決定。很多人以為打造處一個產品樣品成功後,量產就會容易許多。實際上完全不是。生產的過程尤其該仔細的監控,因為一般創業家都不會是代工商的主要客戶,所以量產常常出現品質瑕疵的問題。在考量生產商時要考慮並詳細了解物料管理、量產技術及流程品質等細節項目,而不該盲目地交給生產商了事。

量產後也必要經過嚴密的測試,很多時候量產出來的產品不可行,是得回去重新設計電路板的。所以要巡迴所有設計、製造及測試流程,這就是為什麼能夠跟生產方有緊密配合那麼的重要。

每家生產商合作方式都不一樣,是和其他創業者的生產商不見得適合你自己,能找到合作愉快的模式很重要;所以選擇生產商就像選擇當初的創業夥伴一樣。


最後,有了硬體產品後,你還無法直接把他放到市場上販售。如果你是走群眾集資,集資過程你可以參考第三方企業認證的方式,來為自己的產品出貨做認證。打造完產品後則不要忘記登記需要的執照/證明。

很多人都忽略營運的重要,但任何創業的行政流程及法律規範一定要小心檢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