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投廣告、不做公關,佛系群眾集資 “Quickstarter” 到底在幹麻?

by jie

(封面截圖來源:Kickstarter)

今年上半年,一段「佛系 XX 」流行語橫掃台灣網路社群、延伸出各行各業的版本;無論內容如何被改編,都保有同一種順其自然、勿強求的精神:「不做這個、不做那個,緣份到了,理想目標自然會實現。」。

巧合的是,最近 Kickstarter 在官方部落格發表一則鼓勵素人提案的 “Quickstarter” 宣言,內容強調的精神簡直就是「佛系群眾集資」!

(圖片來源:Kickstarter)
以下是 Quickstarter 發起人 Oscar Lhermitte 定下的幾個遊戲規則:

1. 從概念發想到集資計畫上線,整個過程在 3 個月內完成。

2. 集資期間設定在 20 天內。

3. 集資目標設定低於 1,000 美金。

5. 各個回饋項目單價低於 50 美金。

6. 不做公關、不發新聞稿,除非有媒體主動來聯繫。

7. 不花錢在社群平台投放廣告。

8. 不設定延伸解鎖目標。

9. 在集資頁面標題加上 “Quickstarter”。

可是,大家不是都說籌備集資計畫至少要好幾個月的時間、經過市場調查與一系列的宣傳策略規劃,相較之下,唱反調的 Quickstarter 聽起來好像在胡鬧?

別急著否定這般「瘋狂」,其實你可以把 Quickstarter 想成一場沒有太多包袱、說走就走的旅行,在親自嘗試執行一整個集資計畫後,你最大的收穫可能不是華麗的集資金額與贊助人次,而是回過頭來自我檢視、分析的啟示:

・我的概念或作品,真的適合拿來做群眾集資嗎?

・沒有廣告預算支撐,還有哪些方法能讓集資計畫被看見?

・如果想把它做得更大更好,我需要哪些專業協助?能找誰合作?

身為一位產品設計師、創意顧問,同時也是使用過 Kickstarter 的群眾集資提案者兼贊助者,Oscar Lhermitte 明白,像 Kickstarter 這樣海納百川的綜合型集資平台,不只是為那些資金規模龐大的集資計畫服務,也容許小而美的趣味創意在此被看見。

Kickstarter 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可以讓我們測試自己的 “實驗性點子” ——那些並不依循傳統思維,而且可以在小規模狀態下嘗試探索的新事物。Oscar Lhermitte 認為,那些吸引幾千人贊助、集資金額飛快成長的集資計畫確實令人興奮不已,但小規模的集資計畫同樣能讓人從中成長,它們往往更加簡單易懂,初衷是提案者躍躍欲試的玩心。

因此,Oscar Lhermitte 調皮地朝 “Kickstarter” 動了點手腳,發想出把群眾集資「縮小」、「加快」的 “Quickstarter” 主張,並將自己謹記在心的原則,分享給從來沒有提案過的年輕設計師、藝術家們:

Quickstarter 是有趣的。

Quickstarter 是什麼都得自己來的。

Quickstarter 不會佔據你的正常生活。

Quickstarter 不是一份職業。

Quickstarter 不是幹大事。

Quickstarter 要人往小處想。

(手工打造的熔岩燭台,也符合 Quickstarter 的精神。圖片來源:LAVA CANDELABRA)

另類的「畫地自限」並不意味著降低集資計畫的品質,而是鼓勵新手在可見範圍內踏出第一步、別急著給自己叱吒風雲的想像與壓力。目前,你可以在 Quickstarter 活動頁面找到來自各國、各領域響應的集資計畫,截至 7/16 為止已有 42 件參與。

(圖片來源:Balloon-less Water Balloons)

儘管這些集資計畫目標金額大多不高(畢竟 Quickstarter 有低於 1,000 美金的限制),還是可以看到貼近生活又具實踐性的點子,例如這款不會製造氣球皮垃圾、甚至可食用的「透明水球」,初始目標金額只有 100 美金,最後成功吸引 250 人贊助,累積總金額為 9,944 美金。

當別人的夢想在集資平台上獲得百萬美金贊助時,你的夢想說不定只需要百分之一不到的金額支持,就有動力成真了。

是的,群眾集資可以幫助人們實現足以撼動社會的夢想,但誰說每一個人的夢想都得浩浩蕩蕩呢?如果你對於完整執行一個集資計畫的費心耗神感到畏懼,而現階段你所有的資源真的非常有限,不妨考慮轉換成 Quickstarter 的思維,讓「嘗試」成為你的第一位老師。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願意以最直接的行動支持群眾觀點,在文章右上角有個「媒體小農捐款灌溉」按鈕,按下它就能灌溉點數給我們滿滿的鼓勵,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群眾集資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