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座群募森林!《公民森林行動計畫》守護台灣被侵蝕的海岸線,還能隨時觀測小樹成長

by 劉郁葶

(封面來源:《公民森林行動計畫》集資頁面)

從上空俯視台灣,可見這座島嶼四周被大海環抱,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但定睛一看,會注意到台灣沿岸被港口與消波塊佔領,導致海岸線退縮;某些地區地層下陷,有幾處甚至已被海水淹沒。

事實上,台灣有長達 1,338 公里的海岸線,其中卻有高達 753.5 公里成了港口、海堤、消波塊等超過 50% 的人工海岸線,嚴重侵蝕的海岸線多達 14 處。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研究,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到了 2050 年,台灣將有 1,131 平方公里的面積被淹沒,約 90 萬人受到衝擊,影響到人居安全。由此可見,守護海岸線是一項刻不容緩的行動。

(圖片來源:好事交易所 facebook 粉絲專頁)

近期,好事交易所在台灣群眾集資平台挖貝發起《公民森林行動計畫》,希望透過清楚、簡便又數位化的實際行動,吸引群眾參與「種植海岸防風林」,讓永續成為日常。各界名人包含黃子佼、江振誠、唐鳳、唐綺陽、葉雲等人,都在集資影片中呼籲大眾參與此次行動!

好事交易所 (GoodPoint Exchange) 致力於打造新型態永續行動,以長期預購訂閱式平台的形式,整合 AR/Blockchain 專業技術及行銷提案能力,透過記錄、量化、視覺化與互動型態,幫助 NPO 與弱勢團體傳遞永續價值,進而達到減少碳排放與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

(圖片來源:好事交易所 facebook 粉絲專頁)

團隊認為,由於台灣沿岸長期面臨海岸線退縮、地層下陷問題,且因為強風、乾旱與淹水等惡劣環境條件,導致造林成效有限。相較於耕地防風林、工業區綠帶及都市林,「海岸防風林」更能為環境盡一份心力,也是在紛亂的環境永續提案中,較容易被大眾接受的具體行動。

好事交易所期盼藉眾人之力,在台灣沿海種下防風林,打造全球首座「看得見的公民海岸森林」!究竟種植海岸防風林有什麼好處?根據集資頁面海岸防風林可以保護海岸線、淨化空氣、降低天災影響,以及碳固定能力、維持生物多樣性、降低地表溫度;同時保護沿岸的農漁業、發展成觀光景觀,達到環境和經濟的雙贏。

(圖片來源:好事交易所 facebook 粉絲專頁)

在種植前,需妥善選擇防風造林的樹種,挑選具生長快速、耐旱、耐鹽、抗風及抗病蟲害能力的植物。舉例來說,海岸第一線會種植木麻黃、黃槿、林投等植物,這些植物的功能在於防風定砂,能抵抗強風與大浪等災害;此外,它們的存活率高、生長快速,樹冠茂密且具有深根性。

到了海岸第二線、三線,則會採取混合種植,樹種如白千層、水黃皮、海檬果等,這些植物能增加林帶厚度、強化海岸林生態功能,穩定生態系與增加生物多樣性。

(圖片來源:《公民森林行動計畫》集資頁面)

在造林程序上,由於「砂籬堆砂」有助於降低風速與堆砂,預計先以桂竹桿為柱、竹子為編籬,進行定砂程序。接著會種植人工竹竿,以便後續成果驗收和統計,最後才種下小苗。防風林將被種於海岸高潮線後,避免海浪侵擾。

至於這座「公民海岸森林」會種在何處?好事交易所將在宜蘭縣壯圍、南澳沿岸種植保安林,種植面積將高達 4.3 公頃,海岸線超過 1,000 公尺,每年固碳超過 30 公噸。種植後的前三年,每年會派人巡視三次,進行刈草與補枝,颱風期過後也會補植。

(圖片來源:《公民森林行動計畫》集資頁面)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讓贊助者們更有參與感,好事交易所結合數位串流平台,讓每位參與植樹公民透過 Google GPS,用手機隨時觀測、分享小樹的成長;此外,也結合 AR 實境體驗,讓贊助者感受種樹的樂趣。

《公民森林行動計畫》集資到 5/31(二) 截止,除了個人贊助方案,亦提供企業團體訂閱方案,回饋品預計在 2022 年 4 月出貨。目前贊助 1,200 元方案,等同於種下一棵樹,贊助者將獲得「 1 棵樹一年份數位觀測權」與「當年度進度報告」作為回饋。

根據集資頁面,待訂閱付款後,會在工作日 48 小時內收到數位觀測連結,觀測權限到 2023 年的 3/31(五);觀測期間,可以登入 GPE 會員帳號為訂閱的小樹命名,或當作禮品轉贈友人。

(圖片來源:《公民森林行動計畫》集資頁面)

「環境永續」是生活中的有感體驗,而不是遙遠的理想或口號;一起打造這座公民海岸森林,種一棵能隨時陪伴你的樹吧!

>>> 點我前往《公民森林行動計畫》集資頁面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