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高中生到 88 歲老攝影家都贊助,Lightbox 攝影圖書室何以深植人心?

by Passion

(封面攝影:Passion)

此時夕陽灑落而金門街上飄來陣陣炒菜香,台北上班族紛紛快步前往捷運站,我們則朝著反方向走去。穿過街上 NUKI Coffee 狹長樓梯,終於來到位於三樓的 Lightbox——全台第一間攝影圖書室。 

(圖片來源:Lightbox 攝影圖書室)

明亮、溫暖、舒適,更精確地說一種來到無印良品的氛圍,10 坪大的空間,幾千本藏書配上 DIY 木製家具。眼前坐著的正是 Lightbox 創辦人曹良賓,夥伴們稱他為阿定。

從事影像創作的他有感於台灣攝影資料四散、攝影愛好者也缺少交流空間,在 2016 年創立了這間“free to all”攝影圖書室——主張圖書資源共享、入內無需預約也不採會員制,甚至講座活動還讓參與者隨喜付費如此獨一無二的非營利攝影圖書室,靠著阿定與幾位夥伴一眨眼就是 3 年。

(圖片來源:《Lightbox 攝影圖書室》集資計畫)

成立至今早已實踐募集眾人力量的 Lightbox ,始終受限於空間,許多募來的書籍遲遲無法上架。好不容易申請到北市府閒置空間,決心搬到另一處空間並發起《Lightbox 攝影圖書室》集資計畫,邀請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Free to all 營運模式,國際朋友聽到也嚇了一跳!

「即使像歐美、日本一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國家,也不見得『敢』嘗試 “free to all” 。」回首 Lightbox 攝影圖書室所經歷的一點一滴——舉辦超過 120 場講座、累積 8,000 多位國內外友人拜訪,這一切對阿定來說並非理所當然。

乍看之下一般人對數字沒有太大感受,殊不知背後都是由公部門藝文補助、其他組織大筆贊助,再加上一點寄賣攝影書的收入、場租,及小額贊助,逐漸匯聚成今日的模樣。「一開始在申請補助計畫,很多評審看了都很擔心,跟我們說:『你們真的可以嗎?』」阿定回憶起當年,言談間仍流露出一股逆勢而為的勇氣。

與國際攝影者交流中,阿定常常被問到一題:「台灣當代攝影長得什麼樣?

他笑笑地說,這時候只要把他們帶到 Lightbox 就沒問題!直指眼前幾櫃子約 600 至 700 本書,用書籍本身替台灣當代攝影說故事。「如果國外人士想發掘台灣攝影,我們都給他們準備好了!」全台第一間攝影圖書室,果真該有如此自信。


不只是同溫層,非攝影同好也會愛上的地方

當然 Lightbox 的魅力不僅只侷限於攝影愛好者,連不諳攝影的人也都可以感受得到。聊起這件事,阿定立刻”wow”的一聲,向我們分享了第一位走進 Lightbox 的 Karry,這幾年以來 Karry 常提著各式小物來「拜訪」Lightbox 團隊,有次甚至還拎了一袋有機橘子過來;知道他們在集資每次來也都是「500、1,000 的捐」,如此行為令 Lightbox 團隊感到相當暖心!

 Karry 主動走進來的仍屬於少數,為了再打破一般人對於「攝影」高不可攀的刻板印象,此時阿定請一旁夥伴阿蘭與亭楓,分別介紹了兩本十分有趣的攝影集,歡迎大家有空前來 Lightbox 欣賞。

 

(上圖為亭楓、下圖為阿蘭。攝影:Passion)

首先,看到亭楓拿的是莊媖智的作品《西門時刻》,她花了 4 年時間做田野,隻身深入西門町每個神秘角落,替眾人紀錄下當地各式族群的私密空間。亭楓還特地向我們提到,這本書曾被製作成 instagram 貼文做推廣,攝影師看見了還專程向他們道謝!可見這 3 年的時間,Lightbox 逐漸深化了攝影工作者與讀者之間的連結。

另外,再將目光拉到阿蘭手上宛如「手風琴」般攤開,裏頭露出的竟是一輛輛十分在地電子花車的《STAGE》攝影集。阿蘭表示每次外國朋友到 Lightbox,必翻沈昭良老師的作品,當中可見以廟宇、流水席、電子花車等台灣特色為素材,阿蘭還打趣地向我們說,老師拍攝這本書到連製作電子花車的業者都十分熟,還建議 Lightbox 租一台在新館落成那天熱鬧一番!

(圖片攝影:Passion)

集資眾人響應的關鍵:公共性

「很多人是自發的,在臉書上看到了私底下聯絡我們,說要幫忙分享。主要大家就是看到這件事的公共性,如果這件事沒有公共性大家可能覺得還好。」

回想起《Lightbox 攝影圖書室》集資計畫開始至今,阿定臉上洋溢著滿滿感謝,好比說集資開跑前的調查問卷,就是最好的證明。

「問卷蒐集到 2,400 份,有些人滑到最後,誤以為集資計畫開跑了,就直接連結到捐款帳戶;有些人也不管計畫是不是上線了,總之捐了再說。居然還沒開跑前就有 100 人捐款。」

阿定透露再加上零星習慣劃撥的長輩們,或直接小額捐款的攝影同好,沒有反映在網站上的金額少說也有 50 萬左右。

捐款名單裡,確實也藏著許多「無名英雄」。有次阿定瞥見,有位贊助者捐了幾萬元,一查之下才驚覺他是住在附近的五金行老闆!他自己有參加攝影協會但似乎沒有逛過 Lightbox。「就是看了我們的網站,覺得對喜歡攝影的人是有幫助的。看見一個你完全不認識的五金行老闆,是滿感動的!」

「有一個 88 歲的老攝影家,他知道我們在做群募就特地打電話來:『我想要捐我的作品給你們去賣,我的作品一般美術館都有收,大概是 3 萬元,如果你們可以賣掉所有的金額就捐給你們。』我就哇!他就是為了我們,特地輸出了一張照片然後簽名那樣。」阿定發現就算贊助者不直接捐錢,仍有許多有心人用自己的方式默默支持 Lightbox!

(圖片來源:Lightbox 攝影圖書室)

感受到上百位贊助者溫暖的 Lightbox,為了回饋給那些與他們共建圖書室的人。點開集資頁面即刻會發現到,小小組織誠意十足。某些回饋品項裡竟可見到攝影大師們開課,甚至還提供面對面專屬諮詢。

更有意思的是,談起未來新館有什麼全新企劃,阿定則搶先和我們分享了生活攝影 Office Hour 這個概念。「可能在一個週末的下午,大家如果有關於攝影的疑難雜症,就可以在那時段來問現場的夥伴。比如說該如何翻拍老照片?怎麼拍都逆光怎麼辦?天空怎麼拍比較藍?」 阿定預期搬家後的新址,鄰近台師大學區又處於一樓,相對容易串連起附近的居民與學生,相信未來的 Lightbox 更能夠成為一處,匯聚各式各樣對攝影感興趣的人們,形成一個更為有機的攝影社群!

>>> 點我前往《Lightbox 攝影圖書室》集資計畫

(左邊是子涵、右邊是馨梅。攝影:Passion)

她們心目中「專屬而鄰家感十足」的 Lightbox

和阿定聊得差不多告一段落,此時 Lightbox 之友子涵與馨梅剛好下了班,一前一後走了進來,閒話家常一番後便加入交流。

坐在左側的子涵,大二時第一次走進了 Lightbox,當時正準備接校內攝影社幹部的她,想說先來一探究竟,沒想到竟開啟了一段後來在 Lightbox 實習的緣分。另一位則是馨梅,她認識 Lightbox 前,早在北美館一次志工培訓中遇到了講師阿定。從來沒想過會在住家附近巧遇阿定的她,隔了好一段時間,才終於上樓與阿定相認。對資訊背景的馨梅而言,Lightbox 豐富的攝影藏書,剛開始的確讓她有點不知所措。 

(Lightbox 成立之最初,以及現在的模樣。圖片來源:Lightbox 攝影圖書室)

同樣歷經剛開始的生澀,過渡到與 Lightbox 成員建立起深厚關係的她們,卻對於 Lightbox 帶給她們的意義有著不同的詮釋。

「其實我有點把這邊當作秘密基地,等於說大一剛接觸到攝影,對這件事知道的還很片面,我覺得這邊很酷蒐集了各式各樣的書,但並不是說你就可以隨意揪朋友來。」

子涵回顧新聞科系的同學們,雖然不少人知道這個地方,但 Lightbox 相較偏向藝術攝影的性質,的確系上學長姐所關注的報導攝影、商業攝影,有著些許微妙的差異。很多時候反而就是參加一場講座恰好碰到,很少朋友會主動找子涵一起來。

「要不是那段時間我沒有上班,現在的我完全沒有可能坐在這裡。」馨梅則是一語點出了她與 Lightbox 的奇妙緣分。那時剛好待業的她,告訴自己不要預設過多立場,就算自覺看不懂攝影也要想辦法來看可以挖到什麼

「後來也慢慢跟這裡的夥伴變熟,來這裡就跟他們聊聊天,所以我反而覺得這邊像是鄰居家這樣,可能是我會在附近散散步然後走上來的一個地方,順便還可以吸收一點新知。」

想知道攝影知識固然是一種吸力,然而從馨梅身上我們更可以了解到,是 Lightbox 裏頭的成員以及空間氛圍,賦予了它一種令人想一去再去的親切感!


「在這裡,攝影帶我看見更寬廣的視野」

認識 Lightbox 的幾年時間裡,雖然不至於誇張到改變她們倆的一生,潛移默化之中卻也大大影響了她們對於攝影的態度。

子涵談到,原本她想成為一位拍出決定性瞬間的攝影師。藉著實習生的身份,子涵回憶當時 Lightbox 舉辦講座、活動後,阿定時常在結束後找大家一起去吃宵夜,也就是在這「台版宵夜沙龍」時間裡,她大量接觸到許多不同形式的攝影,如果有問題都可以直接請教講者。這樣的經驗之中,她逐漸明白很多人正用著自己的方式,可能是學術、傳播,或是其他,替攝影這件事努力著!

「不是說我喜歡攝影就一定得成為一流攝影師,而是你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一起為攝影圈努力。」這是從 Lightbox 畢業的子涵,從這裡帶走的珍貴禮物。

(Lightbox 時常舉辦各式交流聚會。圖片來源:Lightbox 攝影圖書室)

交流間,不斷提及在 Lightbox 尋找自身定位的攝影旁觀者——馨梅,也是在無數活動、閱讀摸索之中想通了一件事「攝影世界也可以有很單純的觀眾吧」說出這句話時的她,安心地大笑了三聲。馨梅再補充「就是說他們可能沒那麼懂攝影,只是單純觀看、欣賞作品,後來想通這件事瞬間覺得自己有點融入」聊著聊著,馨梅想起先前參加活動時,曾看過一位住在附近的家庭主婦,她就是專程來參加沈昭良老師的演講,最後還買了一本攝影集!「那個時候感覺到一種:遇到另一位觀眾的共鳴。」馨梅靦腆地笑了笑。

「攝影對我來說就是開啟了一個新視野的媒介,透過攝影看到它背後的故事、歷史,或是一些思考脈絡;另外我就是可以看到攝影創作者、製作者,投入攝影裡的態度、想法、經歷。這些無關乎攝影是什麼,而是我感覺透過了它我看見更多、體驗了更多!」

Lightbox 對於馨梅而言,像是一架通往世界各地的飛機,彷彿每搭上一班就通往一處嶄新的世界般,帶給馨梅前所未有的新視野。


群眾集資:帶著理想前行下,最務實的行動!

聊到最後不免俗地問起她們倆,曾在舊空間留下這麼多回憶的子涵與馨梅,搬家之後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家住在附近的馨梅,從一種旁觀者的角度,向我們娓娓道出在集資開跑的那段期間裡,她幾乎每晚散步經過時只要一抬頭,就可以看見 Lightbox 裡的人正在挑燈夜戰。在一般公司工作的她直言,實在是無法想像 Lightbox 團隊要勞心勞力到如此程度,還要用盡貸款甚至集資,就是為了要給大家一處舒適的空間。

(小小 Lightbox 空間擠滿人的盛況。圖片來源:Lightbox 攝影圖書室)

印象中來聽沈昭良老師的講座時,我人是擠在那扇門旁邊⋯⋯情感層面來說可能還是會對這裡的印象強烈一點吧,畢竟比較近。」馨梅表示她正因為看見 Lightbox 集資背後的公共性,個人相當支持這次的集資計畫,卻還是有點小小不捨。

空間更大之後,勢必吸引更多人,就可能變成不是我很有連結感的地方。經營這個空間,我覺得很重要的是這裡的人。只要經營團隊不變,未來的空間也會展現出這樣氛圍。」聽到馨梅講出這番話的子涵,搶著說出她的「秘密基地」即將搬家的感慨。「我在期待他們也許會留一個狹窄的空間,讓以前的 Lightbox 之友去回味也說不定。」子涵俏皮地說著。

曾經是 Lightbox 實習生的子涵,再度從她的觀點出發向我們分享她如何看待《Lightbox 攝影圖書室》集資計畫。「之前有辦過一個荷蘭的分享,阿定有說到荷蘭是很重視自由、開放的,然後很接地氣去討論很多事情。這些阿定從國外看到的,某種程度上跟 Lightbox 的精神、運作方式也很像。」

「就是帶有極高的理想性,想要彙整台灣所有的攝影作品在一個空間裡,並創造一個多元交流的平台。以非營利模式來說,勢必得用比較務實的角度,去討論每一個遇到的問題。」

打造一個人人都可以自由學習攝影的所在

倒數一個月多,預計於 5 月搬新家的 Lightbox,即使有近 300 多人捐款資助卻仍有著 300 多萬的資金缺口。身為一個全然的非營利藝文組織,能走到群眾集資這一步相當地不容易。要打造一處可容納 1 萬本攝影書、能舉辦 100 人規模講座的空間,還需要更多人用實際行動來支持!

問阿定究竟是什麼信念,讓他堅持這件事好長一段時間?他回答:

「想說如果有人可以因為這個地方開放出來,因這平坦的道路而受益。我們就盡量去讓它持續發生。」

(助 Lightbox 搬家一臂之力吧!圖片來源:Lightbox 攝影圖書室)

有時候確實也像子涵所觀察——Lightbox 本身蘊含著強大的理想性,阿定自己也不是沒察覺,只是他總會在和其他年輕人聊天時談到:

「在年輕時可能你沒有什麼資源但你來了 Lightbox,然後你知道那些書是來自台灣、世界各地的大家所捐贈的,你可能沒有什麼能力,但你會記住這些資源不是理所當然的。」

責任越大能力越大,用這句話替 Lightbox 裡的一磚一瓦,甚至是默默撐起 Lightbox 的團隊下註解一點也不為過。而如果說想要感謝這群人,替攝影社群努力了這麼久,最好的方式就是讓這樣子的「共享」方式,能夠永久延續下去吧!

「雖然它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但當你讓越來越多人可以接觸到攝影,甚至喜歡上它。看到一本攝影書可以連結到他自己的生命經驗時,他可能就會認為這樣子的閱讀經驗是對他有意義的,就有可能去支持那本書,同時也會覺得我們的平台有它的價值所在。」

Lightbox 這空間不僅僅只關乎阿定及團隊,它同時也是由許許多多曾來過 Lightbox,與它建立起長久關係的 Lightbox 之友,以及未曾來過卻十分認同共享理念的無名英雄所構成。

如果你也認同這理念,別猶豫趕緊分享、贊助。記得更要抽空逛逛 Lightbox,相信來了之後你也會跟我們一樣,衷心盼望台灣能存在更多如此美好的所在! 

>>> 點我前往《Lightbox 攝影圖書室》集資計畫

【延伸閱讀】書店找不到的絕版品這裡有:「Lightbox 攝影圖書室」集資擴建,攝影人尋寶去!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願意以最直接的行動支持群眾觀點,在文章右上角有個「媒體小農捐款灌溉」按鈕,按下它就能灌溉點數給我們滿滿的鼓勵,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群眾集資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