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付你薪水!突破單一專案模式,訂閱集資建構長期共利多贏

by Lee Hsin

本文編譯自: 《Does Patreon Point the Way to a New Crowdfunding Economy?》,作者:MATTHEW ISMAEL RUIZ;《Crowdfunding as the future of journalism》,作者: Lauren Razavi 


群眾集資在近年發展下逐漸為人熟知,在國外像是 Kickstarter、Indiegogo,國內的 FlyingV、嘖嘖、群募貝果等集資平台也慢慢建立,提供提案者與群眾資訊交換。雖然各平台的專案類型、抽成比例以及使用規範有所不同,但共通之處皆在於「一次性集資」,也就是說,提案者在一定的時間內募集一定金額,以一個事件或產品為單位,在群眾募資平台號召曝光達成目的。

 

然而,在集資成功後,或許更多人的問題是:成功了,然後呢?

 

一次性的專案,雖然成功引起了話題、帶來了群眾,結案後往往無法帶來長期的效果,一次性的成功往往只是曇花一現。這對於需要長期群眾支持的類型而言,其實無法帶來實質的幫助。媒體即為一例,因為需要長期讀者的支持,縱使群眾集資提供營收新來源,若無法獲得一定期間的支持,便難以持續營運下去。〈延伸閱讀:群眾集資會成為「腦殘媒體」新出路嗎?一切還言之過早


Backer Level-Up:讀者升級為忠實訂戶

傳統的集資方式,對於定位需要「維持資訊強大、透明、可靠」的媒體而言不再管用。早在今年二月初,《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宣佈即將全面步向數位,以因應傳統印刷導致的銷售延岩。不久前《衛報》(The Guardian) 也公開未來三年將裁減 20%──也就是 5000 萬美元──的營運預算

 

乍看之下媒體業似乎無法活過 21世紀,過往的媒體公司似乎也相信,賺取點閱率的「內容農場」是媒體未來的唯一出路,堅持「沒有足夠的預算進行數位化」,僅僅刊登自由撰稿人的內容並提供欄位放付費廣告。

 

然而,從草根媒體正在發生的質變觀之,有一種破壞式創新的集資模式正在生成,證明有意義的報導內容仍足以吸引忠實讀者。這一批渴望新形式媒體創作的讀者早已蓄勢待發,準備好付費支持創作內容;媒體底下的作者,也找到得以償付其創作的模式──將「群資集資」與「訂閱」的概念相互結合,打造出媒體的新出路:

 

Positive News:2015 年夏天,PositiveNews 團隊改組其定位為「共同創作平台」,並推出群眾集資專案,將募得的 26 萬英鎊用於發行實體雜誌,讓每位讀者都能成為共同擁有者,一起為雜誌提供內容。在以下影片,總編輯 Sean Dagan Wood 便談及PositiveNews 採共同創作模式作為雜誌核心理念的重要性:

The Guardian 會員制:去年起,《衛報》推出了會員制,讓讀者透過支付月費訂閱,換取出版活動免費入場或者索取出版品等回饋。與前段提及的 Positive News 一樣,《衛報》也選擇直接尋求讀者的支持。不同於一般會員制常有的「付費牆」(paywall) 機制,《衛報》仍保有內容公開、透明的核心價值,目前正在檢驗像是每月 515 英鎊的小額訂閱,能否為品牌帶來長期效益。若想了解 The Guardian 如何推動其會員制,可以參考以下影片,如果已經是會員,可以到此頁面了解更多資訊。



Contributoria:原為 Google 投資,後於 2014 年由衛報媒體集團買下的新創公司 Contributoria,在歷經21 次的修改後,終於在 2015  9 月發佈確定版。Contributoria 讓任何人都能發表故事提案,讀者用免費或小額訂閱的方式取得點數,支持喜歡的提案,而達標的提案(註:以點數累積的費用計算)得以發佈在  Contributoria 並進行分潤。網站上除了讀者提案的故事以外,亦有一般的報導,像是經由 《新國際主義者》(Newinternationalist) 或是《衛報》授權的內容,目前亦有與《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合作的聲浪出現。Contributoria 採用類似群資集資平台的方式,展現出自由撰稿平台發展的可能性,團隊目前也正在開發名為「Publish.org」的新專案。


過往的網路媒體,多以置放廣告作為主要的收入來源,以上三個將「群眾集資」概念用於媒體界的「訂閱集資」案例,均是力求突破既有模式的新嘗試。不僅改寫讀者定位,使其以付費方式支持平台營運;讀者也藉由更多的投入,成為品牌或公司的忠實訂戶。

 

除了媒體推出「讀者訂閱」的新模式,群眾集資平台也開始突破以往的「一次性集資」,開始以「群眾訂閱」作為集資標的,於是有了「為內容創作者而生」的群眾集資平台──Patreon的誕生。


群眾集資平台2.0:訂閱式集資平台 Patreon

這個專為「內容創作者」而設計的群眾集資平台,在 2013  5 月由 Jack Conte 和他在史丹佛大學就讀時的室友 SamYam 所創立。 Patreon 企圖建立一個以粉絲為中心的平台,透過平台以像是每月美金 1 元的小額訂閱支持自己喜愛的創作者,成為他們持續創作的動力,甚至為此投入更多時間與心力。


創立緣由

JackConte 和他的妻子 Nataly Dawn 同屬於樂團 Pomplamoose,在 Youtube 頻道上有超過百樣的點閱率,Jack Conte 自創的混音 Daft Punk/Skrillex 也是熱播影片。然而熱門影音要靠 Youtube 賺對卻很難,縱使 Pomplamoose 在網路上享有這麼高的知名度,仍撐不起一場巡迴演唱。八人樂團要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巡迴演唱,雖然預算要壓在 15 萬以內不難,但 Jack Conte 與他的妻子兩人仍決定從 Patreon 的薪水每月各撥 2500 美元支應。「如果挨餓的藝術家們無法變得富有、出名,Patreon 就是要填起這道鴻溝。」Jack Conte 說道。

 

JackConte 的計畫非常順利,在 2013  8 月獲得天使資金 210 萬美元後,Patreon 又於隔年 6 月的 A 輪投資中募得 1500 萬美元、今年初獲得 B 輪資金 3000 萬美元。隨著過去年幾不斷支應自己的樂團,JackConte 終於開始賺取自己身為 CEO 的薪水。


Patreon有什麼不一樣?

與大部分的群眾集資平台像是 Kickstarter、IndieGoGo 類似,Patreon 頁面上會有影片、來自創作者的文案、進度的更新等等,唯一不同的是它的「訂閱模式」,不像其他集資專案一次募足所需目標金額,Patreon 尋求的是定期贊助,週期可以採取集數、每月、每週或是自訂,提案者從支持者身上獲得小額資金,藉以持續支持創作大業,而 Patreon 平台向提案者收取 5 % 的手續費。

 

美國演員 Amanda Palmer 喜歡用愛情來類比 Kickstarter 以及 Patreon 間的差異:「贊助 Kickstarter 的專案好比約一場會,而贊助 Patreon 則是投入一段感情。」兩者都建立於信任:相信提案者會按承諾,將成果帶給贊助者。但由於創作本身帶有的不確定性,「Patreon 模式」所需要的信任會深一些。以 Amanda Palmer 的專案為例,每當她完成一件「作品」,她的贊助者就會被收取費用。她的專案目前擁有約 35,000 元,她一點選「收費」就會調用大筆資金。「在權力背後,更多的是責任。」

 

AmandaPalmer 的最新「作品」是一首名為「Machete」的歌曲,若她預計花 15,000 元(遠少於目前金額的35,000 元)在該件作品上,在她前來平台收取目前的贊助金額,多領出來的金額就等同於流用至下一件「作品」。無論大眾對於她的音樂或是收費有任何意見,平台是完全開放,不會有「誘購」的情形發生。她的粉絲都相當死忠,在乎的不外乎是支持她完成她想要的任何一件作品。

 

「這些死忠贊助者相信你不會索費過高,不會騙他們的錢。」Palmer 表示,「這正是 Patreon 本色。」


誰會是Patreon 平台的使用者?

Patreon 最理想的使用者便是影片自製者以及 Youtube 的頻道擁有者。Youtube雖然累積觀眾的平台,但對於從中獲利卻是個不智的選擇。「2013 年(註:即Patreon 創立的那一年)全球財務機制套用在藝術上根本不管用,」JackConte 在一次的電話訪談中談道,「過去的十年,資源部分已經做到民主分配,免費且容易共享成果,再也不用雇用業務穿著西裝招攬顧客。然而,另一個部分──財務,我不希望明明失敗了卻還沒找到原因。」

 

另一個理想例子便是 John 和Hank Green,又名「The Vlogbrothers」。他們在 Youtube 建立「How ToAdult」、「SciShow」和「CrashCourse」等頻道製作教育影片,總共吸引了上百萬名訂閱者。然而,他們在建立了自己的群眾集資訂閱平台「Subbable」後,才真正維持財務穩定。


在此同時,Jack Conte 正在推出 Patreon,原先以「每一件作品」為訂閱單位,Subbable 則傾向採用每月訂閱模式而未合作。雙方各自努力一陣子後,直至 Subbable 原先使用的 Amazon 支付系統調整,使他們需要讓使用者重新註冊。此時的 Patreon 已經發展出類似 Subbable 的模式,TheVlogbrothers  Jack Conte 因而開始合作。


Patreon 不單只是「類Youtube」,在平台的許多成功專案都相當令人驚豔除了  Vlogbrothers 以外,還有 NeildeGrasse Tyson  StarTalk Radio Amanda Palmer 藝術專案;網頁漫畫則有 Zach Weinersmith  Saturday Morning Breakfast Cereal、Jeph Jaques   Questionable Content;名為 Sakimi Chan 的藝術家則在每次發佈作品時賺取25,000 美元的收入。

Patreon 不只支持藝術,同時也是社會運動的推手:Randi Harper 及她對抗網路性騷擾的專案,做研究並開發像是 Good Game Auto Blocker 的工具,或者是  Tara Burns 集資研究性交易、賣淫相關議題。Cara Ellison 則長年環遊世界從事遊戲專題寫作 WIRED featureTimUrban 和 Andrew Finn  4000 多位訂閱者付費超過 12,000 美元觀看他們的 Wait But Why 部落格。


Patreon 所面臨的問題

在自由開放的網路空間,很容易成為類似「玩家門事件」的戰場(註:GamerGate;從一個醜聞事件,轉變為一場網路駭客戰爭讓網路上的女權主義者與厭女主義者捲入一場史無前例的風暴。)贊助透明亦為陰謀論發展的溫床。若在 Reddit 論壇快速搜尋「Patreon」,很快就能找到反對「社會正義鬥士」的言論,並試圖讓集資中的專案關閉。〈延伸閱讀:【玩家門事件】女權鬥士用身體換報導與贊助?歐美遊戲界性醜聞爆發網路性別戰爭


由於數據資料外洩,創作者的個人資訊以及私人訊息都被公開,雖然駭客多半動機不明,但用於「玩家門事件」的資料卻有強烈針對性;也有人註冊 Patreon 帳號,假冒成贊助者領取身為創作者的事主的回饋,最後在創作者在月底「收費」之前撤出訂閱名單。


 Patreon 平台部分,Jack Conte 採取直接行動協助創作者抗拒騷擾,賦與其權限封鎖使用者。「這相當具有文化意義,」Jack Conte 表示,「會是建立符合人性社群管理工具的必要開端。」雖然從平台的社群守則中得以明顯看得出對於安全性的側重,平台反對色情立場卻使得「何謂攻擊性內容」形成模糊空間。加上未積極執行,只有在有人舉報的情形,平台才會採取行動。然而,一旦個資流出平台以外的空間,便難以保護使用者。


數據資料外洩隨時都可能發生任何人身上,大公司也不例外。一旦發生後,平台為了保護平台使用者及創作者,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防止事件再度發生。相信這也是許多平台努力做到的目標。 



亞洲第一個「專為內容創作者設計」的集資平台:PressPlay

除了國外的 Patreon,臺灣在 2016  2 月,第一個「專為內容創作者設計」的集資平台 PressPlay 也正式上線!

 

前身為 HereO 團隊,PressPlay 在過去致力於台灣音樂與藝文市場,協助每一位創作者掌握自身的資源、凝聚粉絲之間的連結;而現在,他們將打造一座為創作者帶來嶄新的舞台

 

以「創作內容」為中心,PressPlay 平台除了能夠進行以專案為單位、一次募足所需金額的「一次性集資」;也開設「訂閱式集資」,免去大型專案在門檻、時間上的限制,讓創作者從忠實支持者手上獲得穩定的長期贊助,不僅不必為了生計、擔負作品失去原創性的風險撰寫業配文,還更能專注於創作本身,直接對支持者負責。

 

如果你已經是一名擁有穩定死忠粉絲的創作者,想開始嘗試付費的方式,提供粉絲實際的回饋管道,讓自己的創作空間更自由;又或者你身為一名忠實粉絲,願意每個月掏出錢包,以小額方式訂閱喜歡的作品,以財務支持創作者持續推出新作,不妨藉由 PressPlay ,為臺灣文創盡一份心力!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