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回顧】專訪嘖嘖創辦人徐震:台灣獨有「日常力」,小地也能創大局

by jie

台北難得一個無雨放晴的下午,我們約了嘖嘖創辦人徐震,和他聊聊對 2017 年台灣群眾集資的觀察與想法。心裡正猶豫提及「嘖嘖杯」事件是否略顯失禮尷尬,徐震倒先開了話匣子。

回頭看嘖嘖杯:「我不覺得這是傷害」
「很多人會問我,嘖嘖杯是不是傷嘖嘖很重?我坦白說,我不覺得這是傷害。辛苦是一定有的,客服壓力、金流損失都是在所難免,可是對我來說,如果沒有這件事情,我就覺得我不是在做群眾集資。

「這樣講聽起來很弔詭、很矛盾⋯⋯」徐震苦笑了一下繼續。
「但我一直覺得,如果有一天我們再也不用煩惱出貨時程、不用擔憂提案團隊產品做不出來,到那一天來臨的時候,群眾集資就等於死了。沒了。

我邊聽邊點點頭,這話裡說的滅亡不難理解。

在徐震眼中,「風險」這回事,有時正是群眾集資的美麗迷人之處——即使有很多人看著它覺得醜惡,篤信總有一天群眾集資會被自己絆倒,或者更直俗一點的說法是:「被玩壞」。

「如果今天我告訴你,我們平台上的所有集資計畫早有 100% 成功的準備、產品其實都已經做出來了,那群眾集資就變成是一個套路、一種包裝——我沒有覺得不能這樣做,可是我就會開始想:我們需要這個機制做什麼?

群眾集資到底是什麼
「我必須說,任何一個機制只要是淪於包裝,就很容易被取代掉。」徐震提到,美國群眾集資平台 Kickstarter 成立是為了讓創作人能有自己的舞台實現創意,倘若群眾集資不會有任何風險、平台對提案團隊的合作要求是「要準備到已經可以進到一般通路」的程度,那麼,群眾集資便不再具備鼓勵創作人踏出第一步的精神,而這道門檻篩選留下來的,也不一定是平台原先想要鼓勵的、真正需要這個機制的人。

那不是我們期待這個機制能帶來的事情。

徐震在 2018 年給自己、也給嘖嘖團隊夥伴一道思考題:持續和贊助者溝通、定義出所謂的「群眾集資」是什麼——平台經營者當然會有自己的理想,但市場也終究會有難以消化的部分,若想生存下來在這條路走得長遠,和廣大贊助者建立共識是嘖嘖的必盡之責。

絕大多數的案例中,贊助者會覺得自己是消費者,權益應該要受到百分之百的保障、也不該承擔一絲一毫的出貨風險。

「但如果換個角度想,把每個群眾集資計畫定義成是真正的投資,只不過投下一筆錢換來的不是股份,而是“這件事/這項產品能在未來實現”;當提案人基於良善的出發點、能拿這筆錢去盡力而為,即使最後差強人意,身為群眾集資業界人士的我們,也應該要幫助這些人去跟市場溝通,去讓大家瞭解『這就是這個機制下可能會發生的結果』——投資一定會有風險。」


(圖片來源:嘖嘖官網)

以現況而言,台灣人參與到的群眾集資概略分屬兩大態樣:以推廣特定議題/公益關懷為主的「議題型」集資計畫,還有以產出實體產品為目標的「產品型」集資計畫;前者的回饋項目大多為象徵性的紀念小物,例如贊助 200 元收到一張感謝明信片,這種付出與得到顯然並不等價,贊助者也不太為此計較,重在純粹參與支持的心意。

產品型集資計畫就截然不同了,贊助動機來自對「物有所值」的期待,徐震笑稱那往往是「沒準時出貨,贊助者就會追你追到天涯海角!」。

我希望讓大家知道,以上這兩種都是群眾集資。

想進一步分析的贊助族群
那麼,身為一個綜合性群眾集資平台的嘖嘖,對各式各樣的贊助者又有什麼發現呢?徐震說,令嘖嘖團隊格外好奇、未來想持續觀察分析的,是以下這兩種贊助者:

一、跨類別贊助者

「每次都贊助同一類別的人你很好理解,可能他平常就喜歡看一些設計、科技產品,或者關心公共議題⋯⋯,這些都很容易想像,但是當平台開始出現一些 “雜食性生物”——什麼類別都贊助過的那種,你就會覺得很妙,會想知道是他真的興趣非常廣泛呢?或者他本質就像是 Kickstarter 的 “Super Backer”,是很熱愛、很關注群眾集資這個機制的人?

二、負評回流贊助者

有一些人贊助經驗不是那麼好,但仍然願意回流,這我覺得蠻特別的。」徐震舉例,包括出貨延遲、產品品質不佳等,原以為這類執行不如預期的集資計畫會影響大家對平台的好感,實際觀察發現,其中還是有不少贊助者會回到嘖嘖支持其他集資計畫,不覺得被壞了一鍋粥。

(圖文不符在嘖嘖的線上商城。圖片來源:嘖嘖)
新的一年裡,嘖嘖還想強化官網的線上商城功能,為已集資成功的團隊延續現有頁面價值、延伸產品長賣的可能,即使網友在集資結束後才偶然搜尋到某個集資頁面,也能直接透過頁面予以支持;而且這個功能適用範圍不限於產品型集資計畫,例如 2017 年初在嘖嘖啟動訂閱集資的「圖文不符」,也已經透過商城販售團隊設計的多款 IP 周邊,讓贊助者可以用定價 8 折左右的優惠選購。

(圖片來源:初心地球社-嘖嘖杯Pockeat口袋裡的便當盒Perfect Cut亟能美工刀HMM反正剪刀)
日常力是台灣人的超能力
「大家最擔心的是:群眾集資市場哪一天會飽和?」以一個平台經營者的角度,2017 年台灣群眾集資帶給徐震前所未有的震撼,這震撼讓他足以對 2018 年保持樂觀。

「以前在台灣幾個比較引人注目的專案輪廓都蠻明確,就是單價比較高、幾千元的產品。大家可能覺得群眾集資一定要做科技產品,要新穎、要有噱頭才能衝出很好的成績,我們在 2017 年看到所謂的『日常產品』,像文具、餐具、服飾這類很生活化的東西,只要透過適當的說故事方式,還是可以有非常驚人的散播力。

儘管爆湧 6,000 萬的嘖嘖杯最後以全數退款收場,在 2017 年也還有 Pockeat 口袋裡的便當盒、Perfect Cut 亟能美工刀、HMM 反正剪刀等多個生活化題材的成功例子,彰顯台灣獨有的「日常力」,在不到 2,400 萬人口的小市場裡,寫下破百萬、甚至破千萬的佳績。

放眼全球的群眾集資平台,也很難找到類似的事情!」徐震以 Pockeat 為例,集資期間產品平均單價也才 500 元左右,集資結束總金額卻突破 2,400 萬;在國外像是 Kickstarter、Indiegogo 等面向全球的集資平台,不容易看到有單價十幾塊美金的生活產品能集資達到百萬美金的高度,首頁裡火紅的集資計畫往往帶有幾分科技魂:無人機、全景攝影機、虛擬實境⋯⋯,相關應用產品是常態寵兒。

「我不敢說這在 2017 年是革命性的變化,但我能感覺這一年來,因為日常產品而接觸到群眾集資的台灣人,多了非常多。」徐震期待這些產品在更遠一點的未來,可以成為群眾集資的「楔子」——當越來越多人開始在生活中使用它們,隨著產品本身的曝光,也許就陸續會有人問:「這個是哪裡來的?」、「為什麼會這樣設計?」,而提案團隊賦予產品的理念與群眾集資的概念,這一連串故事就有機會被帶出來、有助於人們瞭解群眾集資。

目光放向 2018 年,徐震認為台灣群眾集資有潛力再開拓出全新的產品市場,而那些「以前從來沒看過」的產品,或許也會翻轉你我的習慣與行動。

你說群眾集資有沒有可能改變生活?我覺得是有可能的。徐震神氣清朗,跟這天的天氣一樣。

2017 台灣群眾集資年度報告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