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最早開始玩群眾集資?原來是女神!

by 早安

近年來,群眾集資在網路圈爆炸性的發展,從 2000 年開始,陸續席捲全世界,近兩年,也在台灣帶起群眾集資的風潮。

許多人認為,群眾集資(crowdfunding) 是 21 世紀正夯的概念,但其實早在 19 世紀,因為一位女神,開啟了群眾集資的開端。 到底是哪位這麼有魅力的女神呢?

絕對不會是宅男女神,也不是女神卡卡。 沒錯,是現在座落於美國曼哈頓自由島上的自由女神。 事實上,故事是這樣的。

(CC BY-NC 2.0)

許多人都知道,自由女神像是由法國於 1886 年時將這座自由女神像送給美國。但卻很少人知道,修建自由女神像站立的基座所需的資金非常龐大,高達 33 萬 4,000 美元的資金。

1873 年經濟恐慌導致的經濟衰退延續低迷的局勢,使法美聯盟美國委員會在為底座建設的募款計畫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委員會組織了大量的募款活動,包括拍賣知名藝術家的作品和邀請詩人捐贈詩作,以求可以募得足夠的金額。但籌款工作仍然滯後。 這時大家一定會想,

政府在做什麼?33 萬美元的預算怎麼會拿不出來?
是的,政府不是沒有足夠的錢,而是礙於政黨組織對於興建基座建設的必要性,因立場不同,而預算案幾乎都被否決。在 1885 年,美國國會提議撥款 10 萬美元,這筆款項將足以完成整個項目,但仍因民主黨議員拒絕接受而功敗垂成。 當時,《紐約世界報》的出版商瑟夫‧普立茲(Joseph Pulitzer) 站出來,發起了集資 10 萬美元的計畫,他邀請每位紐約市民都各捐出一點錢,並承諾會把每位捐款人的名字都印到報紙上,無論他們是誰、捐款金額是多少。

一提出,立刻引起大量紐約民眾的注意,特別是當普立茲開始在報紙上發表他從捐款者那裡收到的注釋說明文字的時候,例如「在這個世界上獨自一人的年輕女孩」、「出於自我否定而捐贈 60 美分」。一位「窮苦的辦公室男孩向底座基金奉獻 5 美分」,「省下看馬戲的錢的一群孩子」。 除此之外,捐款金額到一定數字以上,還可獲得迷你自由女神像的複製品以茲感謝。 這項 19 世紀的群眾集資計畫,在當時募得 10 萬美元,為已經岌岌可危的自由女神像基座建設計畫,重啟建造的工作。

(CC BY-NC 2.0)

嚴格說起來,不是女神發起的群眾集資,而是那位報社出版商。

但,重點是從這個事件,看到了什麼? 這在現在而言,已經算是一件足夠完整的集資計畫,包含了:

明確的目標:建造基座
明確的集資金額:10 萬美金
明確的集資對象:所有紐約市市民
明確的回饋承諾:每位捐款人的名字都印到報紙上及迷你自由女神像(依捐助金額分不同回饋項目)

與一般的純粹募款活動不同,而是讓贊助者的身分成為參與者,讓不論是獨居的老奶奶,或一同玩耍的小孩們,都有參與這項國家重大建設的機會。 而有趣的是,當時是透過各種傳統的募款活動後,最終沒有辦法,只好選擇這樣的集資方式。 但現在,過去的不得已手法,卻成為近期忽然大幅成長的群眾集資觀念的源頭,兩個世代的共通點在哪裡? 以我的觀點,我認為是在「環境」。

從經濟角度來看,當時因為經濟衰退,使得資金之間的流通緩慢,要以少數人贊助這項大筆的款項,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因此沒有人想這麼做。

而從政治的角度來看,握有資金來源者,因為黨派鬥爭,或是意見相佐,讓建設好不容易有機會開始動工,又戛然而止。

自社會角度切入,因為美國人對於自由女神像,成為美國抗戰勝利的象徵,存有疑慮,在國家意識的爭議中,更讓案子寸步難行,即便認同建設的群眾急得跳腳,也難以借力使力。

回到現在,整體大環境的快速變動,使得傳統的集資手段,會因為經濟、政治、社會等因素,沒有辦法以較有效率的方式募集到所需的資金,而當計劃具有時間的急迫性時,群眾集資就成了最有機會的解決方式。 就拿 318 學運的集資頭版廣告為例,今天要一個人拿出 600 萬買下紐約時報的頭版,誰願意出來做? 在社會敏感的時刻,即便民眾喊得再大聲,政府只想盡可能讓計畫失敗,而有錢有勢的企業則不發一語,這時,當每個人的出一點力時,除了讓原本困難重重的提案,在 3 小時內達到預期目標,每個贊助者也因此分散風險,不論是資金投入還是政治因素。

(photo from flyingV)

所以,從過去的歷史到現在,當回歸到群眾集資最根本的「人」,可以發現,少數人可以使一個事件停滯失敗,但一群人,卻可以降低風險,匯聚更大能量,使案件起死回生。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願意以最直接的行動支持群眾觀點,在文章右上角有個「媒體小農捐款灌溉」按鈕,按下它就能灌溉點數給我們滿滿的鼓勵,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群眾集資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