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已經有2千多個創客空間,你可能以為創客空間是從深圳崛起,其實,創客空間這一詞發起自2011年成立的北京創客空間,它是第一個在中國把Maker名詞翻成「創客」的先驅,也是創客3.0概念的發起者,也率先在2012年舉辦自己的創客活動品牌「創客嘉年華」。
北京創客空間在短短四年多時間,從創客1.0演變到3.0,已是一個引進創投、加速器,有商業模式的創客空間,並在中國各地擁有12個授權的創客空間,孵化的項目估值超過45億元人民幣,累計融資4億元人民幣以上,銷售額超過6億元人民幣。
台灣有幾個以興趣為主動手做的自造者空間(Maker Space),但並沒有硬體孵化器或加速器,北京創客空間從純粹自造者空間進化到硬體孵化器的商業模式,很值得台灣參考。
延伸閱讀:[朱宜振] 是的!台灣需要硬體加速器
創客3.0:由產業命題,創客設計製造
北京創客空間過去兩年孵化出兩個估值達10億人民幣的硬體新創,包括蟻視科技、IKair,五個估值破億人民幣的硬體新創,包括EMIE、ROLI、邁迪加、Intartic、微蜜。近一年更引進大企業資源,長虹、奇瑞汽車、海爾、三一重工都找它幫忙,聯合孵化新創公司,並同時解決產業的問題,這也是北京創客空間與其他眾多創客空間的最大不同之處。
如今中國在談的創客,概念已經跟源自美國的自造者(Maker)精神有極大的不同,美國的自造者強調「少就是多」的極買。所謂的創客1.0,是指開放源碼精神所蘊育出的Maker,也就是台灣常稱的「自造者」,而創客2.0則是泛指製造智慧硬體。
至於北京創客空間所喊出的創客3.0,指的是產業創客,也就是由產業大公司來命題,告訴創客產業裡需要什麼,創客便把這些需求化成創業的點子、做出產品,解決產業問題的同時,自己也創立公司,所以,在中國,創客和創業者已經難以區分。
北京創客空間從創客1.0演變到創客3.0,並非早計畫好的。北京創客空間創始人王盛林一開始接觸北京的一群自造者,認識了自造者精神。鮮少接受媒體採訪的北京創客空間聯合創始人魏喬說,「其實一開始大家只是做好玩的,但開始有人想創業,所以我協助他們創業。」
(圖說:北京創客空間聯合創始人魏喬,目前獲得Indiegogo官方授權,在中國協助新創團隊了解美國市場,並到Indiegogo上募資。圖片來源:北京創客空間提供。)
一開始創客空間有政府的補貼,推動幾個硬體案子到群募平台募資成功之後,有更多創客找上他們。不過,從0到1做出原型和小量製造,數量越少成本就越高,產品也不好賣。為了解決產品數量和銷售的問題,後來北京創客空間組建孵化器團隊Makebator,協助硬體創業,一方面對接國外群眾募資平台Kickstarter、Indiegogo上的硬體新創,提供硬體供應鏈的一條龍服務,有點像台灣目前在推動的快速試製服務。
另一方面只要創客有想法,則提供設備、空間和資金,把產品原型做出來,每個團隊投注10至100萬人民幣,透過占團隊股分的方式營運。只是,團隊所做的項目如果不夠熱門,很難得到後續的資金。
有了前面兩階段的經驗,從0到1、從1到100成為北京創客空間的專長,跨入產業創客,要做的是100到1000,用產業的問題來驅動硬體創業的項目,幫創客做長尾。此外,也剛好迎上零售市場被電商衝擊的浪潮,現在大企業危機感強,企業投資部主動拿錢找上北京創客空間,由產業開出命題,向全球創客招募,為期六個月做出產品。
魏喬說,「創客空間沒有賺錢方式,所以創客空間商業化是必經之路,我們就像投資者加上創業保姆!」。她認為,雖然現在可以透過亞馬遜、京東等平台銷售產品,但消費者在購物時的衝動來源是曾用過產品,消費者沒有透過電商平台販售產品的需求。要讓創客與產業的需求接軌才能解決創客產品賣不出去的問題,因為產業才能提供最實際的魅力。
創客空間必須很清楚自己有什麼團隊成員,如果要發展商業化,團隊成員需要引入不同人才,具備行銷、商業營運經營的能力,不然就跟一般自造者空間一樣,只是做好玩而已。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數位時代,作者:郭芝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