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來源:《拯救台灣石虎集資計畫 2.0》集資頁面)
石虎是臺灣最後僅存的原生貓科動物,同時也是淺山生態系的指標物種。數量稀少的牠們,面臨的「雞舍衝突」可說是族群走上滅絕之路的最後一根稻草,台灣石虎保育協會與動物媒體窩窩因而共同發起《拯救台灣石虎集資計畫 2.0》,力拼翻轉石虎的命運。
(石虎目前剩不到 1,000 隻。圖片來源: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臺灣瀕臨絕種國寶 慘背黑鍋而傷亡
2018 年以前,石虎不斷面臨中獸鋏、遭毒殺、被獵捕等威脅。研究學者在苗栗地區的深入追蹤、訪談與分析發現,石虎容易因闖入民眾雞舍、捕食其飼養的雞隻食用,導致與在地民眾產生衝突而傷亡!
但事實上,以淺山開放的環境來說,根據台灣石虎保育協會架設自動相機監測、訪談的資料分析皆顯示,除了石虎外,犬貓、食蟹獴、白鼻心、麝香貓等動物,都可能入侵雞舍造成雞隻損傷。
在民眾不了解的情況下,容易直覺反應「皆為石虎所為」,不僅造成對石虎的刻板、負面印象外,甚至因報復行為造成的族群傷亡,數量可能高達 20 至 50 隻,對僅存不到千隻的石虎而言,絕對是相當大的生存衝擊。
(自動相機記錄到的石虎捕食雞隻。圖片來源: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經費不足、缺乏長期計畫 動員民間之力解決根本
石虎面臨的「雞舍衝突」不僅鮮為人知,也相當難解。過去雖曾有補貼民眾雞隻損失的方式,也有提供獎金鼓勵民眾通報、響應友善生態農業,卻僅能治標,而無法完全地改善雞農與石虎的衝突。
與此同時,一群由專家學者、在地民眾、熱心志工組成的「石虎隊」,也默默為石虎展開保護行動,透過直擊雞舍衝突現場、有效溝通、做調查追蹤,並以科學防治的方式,陪同民眾搭建圍網、改善雞舍,阻隔石虎入侵雞舍,從根本上化解人與石虎間的衝突。
隨著雞舍改善計畫啟動後,亦推動群眾集資,希望集合力量,一起讓雞舍改善成為長期執行的計畫,盼讓民眾認識雞舍衝突議題後,能一同解決石虎面臨的生存困境,共守石虎最後的家園。
(人稱石虎媽媽的陳美汀博士,正協同志工在搭建雞舍圍網。圖片來源:窩窩)
100 間是第一小步 發起 2.0 集資盼大眾繼續鼎力相助
雞舍改善曾於 2019 年獲得 4,580 位民眾的支持,這兩年期間也完成 135 戶的雞舍改善,大多集中於石虎分布熱區的苗栗縣通霄鎮,其次為後龍鎮及西湖鄉,這過程中有將近 400 位的志工協力,甚至也有許多民間團體投入參與!
因為眾多人投入參與,不僅讓在地居民體會台灣各地許多人對石虎的關愛,也讓志工在協助搭建雞舍過程中認識在地、了解地方上的石虎保育困境,也能透過經驗分享,讓外地民眾能夠理解保育現況、雞舍議題。
但是,雞舍改善的範圍仍不夠全面和普及,而每改善一間雞舍,資材工具、專職人員與工班聘用,甚至經營在地社區關係,都需要耗費金錢資源⋯⋯,根據台灣石虎保育協會估算,苗栗淺山至少還有 500 戶左右的中小型雞舍待改善,因此今年再次攜手窩窩發起《拯救台灣石虎集資計畫 2.0》,希望深入更多石虎熱區、鄉鎮完成更多雞舍改善工作,期望將人虎衝突狀況降到最低!
(石虎不再入侵,民眾也不再採取報復性防治,而慢慢理解保育觀念。圖片來源:窩窩)
不只做雞舍改善 更是打造友善淺山動物家園
完成改善工作後,不僅解決了在地民眾的困擾,甚至農友都表示,若再發生野生動物入侵,願意通報石虎保育協會,讓其協助了解狀況並處理,大幅降低了潛在衝突!
石虎媽媽陳美汀博士曾説道:「唯有在地人的觀念改變了,願意成為保育的一份子,那麼石虎才會有未來。」為了能讓保育觀念有效深入在地鄉里,雞舍改善只是伸出友善之手的第一步,這次群眾集資行動也將透過計畫的追加,前往社區辦理保育活動,藉由活動讓更多的里民認識石虎、愛護石虎。
(深入在地社區,經營與民眾的關係,讓保育觀念深植每一位民眾心中。圖片來源:窩窩)
雞舍改善雖是希望石虎不要滅絕的計畫,但受惠的更是整個野生動物們,有了友善的棲地環境,才能創造永續的價值。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與窩窩 wuowuo 共同發起的《拯救台灣石虎集資計畫 2.0》打造友善石虎國家隊已於 7/26 (一) 啟動,計畫將為期兩個月至 9/26 (日) 為止,有興趣參與之民眾可上挖貝了解詳情。
延伸閱讀
本文為外部投稿,圖文由窩窩提供、群眾觀點整理編輯。